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59068621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复习讲义(精华版)第一课 政党的起源与本质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就不能不了解政党。一般来说,政 党是现代国家中有着特定政治理念的社会团体。因此,政党 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 各自的主张。第一节 政党的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作为封建君主专制的对立物而出 现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民主潮流的激荡而 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由于资本主 义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政党也产生于 这两个地区。因此,政党这种政治组织形式,对于 20世纪 之初的中国而言,算是一个“舶来品”。自 1603年起,斯图亚特王朝开

2、始统治英国。这一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也 不断随之加强。但是,统治者仍然宣扬“君权神授”,宣称 国王居于法律之上,认为“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 责”。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可以实行 部分商品的专卖,可以任意控制大部分国内贸易和几乎整个 对外贸易。宗教上,统治者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 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 “清教徒”。这使得新型的资产阶级和传统的王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在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立反对派,积极和王权 展开斗争。他们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进行指

3、责,不 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双方之间一度爆 发了战争。由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由克伦威尔组织的 议会最终打败了王军。克伦威尔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措 施,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 17世纪 70年代, 英国议会在讨论王权继承问题上发生争执, 英国政 坛发生分化,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和代表旧 封建势力的托利党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这正是英国近代 政党的起源。1832年,英国通过了选举改革法,托利党的部分成 员组成了保守派团体。 1833年,托利党改名为保守党。 1839年,辉格党更名为自由党。到此,具有近代意义上的政党正 式形成。 1988,自由党与

4、社会民主党合并,成为现在的自由 民主党。18世纪 70年代,美国独立后,在议会中也曾出现联邦 主义者(或称联邦党和反联邦主义者(或称反联邦党两 个不同的政治派别。到 19世纪 60年代,分别演变成今天的 民主党和共和党。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工人阶级的政党开始登上历史舞 台。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多个工人阶级政治组织成 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并明确了自己的纲领、路线和组 织原则,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此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在欧美各国纷纷成立。俄国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社会民主工党成为政党,标志着工 人阶级政党走上执政地位。不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更名为 俄国

5、共产党。在俄国共产党的支持下,更多国家建立了共产 党,特别是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由共产党领导 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目前,全世界共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二十几个 国家不允许政党存在,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运作都是通过政 党来实施的,政党政治成为现代政治的普遍形式。第二节 政党的本质与特征关于政党, 不同人依据不同的视角, 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政党是“表达民意的组织”,是“持共同政见的 一部分人的团体”;也有人认为,政党是“社会与政府之间 的中间媒介和仲裁人的组织”;还有人认为,政党是“由个 人基于自愿而组成的政治团体, 为政府提供一般措施、 建议, 或者制定政策,选举与支

6、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以作为 实现其主义与政策最有效之办法”等等。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政 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 长期参与工作运动,对世界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进行分析、 总结,从历史的、辩证的和唯物主义的角度,对政党作出了 科学的概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党的根本属性是阶 级性,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并为 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政党的本质:-政党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 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而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政党又是一个阶级的组织,

7、“在多数情况下,至少在 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它代表 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并领导一定阶级或阶层为夺取 或维持国家政权而奋斗。-政党是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组织。政党就是“政之 党”,和政治关系密切。政党的政治纲领、组织成员、章程 和机构以及一批有权威的政治领袖,是政党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政党以取得维护政权为目的。政党要实现自己的政治 纲领,就必须参与政治过程,控制国家政权,通过和平的议 会斗争或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并在夺取政权后致力于民主性 政党的建设。从政党的本质出发,我们可以得出政党的几个显著特 征:-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纲;-政党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政党都

8、组织统统和领导机构;-政党都必须有自己的组织纪律;-政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及所代表的群众; -政党都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1920年初, 李大钊、 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4月,俄共 (布 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 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 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 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 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 党的问题。 8月,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

9、 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 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 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 1920年 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 (从八卷一号开始 改为 党的公开刊物;同年 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 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 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 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 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 的通俗刊物, 在上海有 劳动界 , 北京有 劳动音 和 工 人月刊,济南

10、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 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 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 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1921年 3月, 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 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 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 和工作计划, 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 工会、 行会、 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 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 1921年 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 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

11、会,正式成立中国 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 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 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 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 7月 23日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 7月 23日 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 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 周佛海十二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 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

12、目标是“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达到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 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 1927年和 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 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方 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 1949年取得了革命 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1922年 1月到 1923年 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 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

13、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 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迅速地掀起了 1925年至 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 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 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 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 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 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 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 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 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共

14、产 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仅 1927年到 1928年上 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33.7万多人。但是, 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 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1927年 8月 1日, 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 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 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9月,毛泽 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 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 后爆发。自 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 1928年,党在全国各地领 导武装起义 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

15、动土地革命的 新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 连上。 1927年 10月, 秋收起义的部队转入井冈山。 1928年, 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 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 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 33万 人,共产党员也从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 1万人发展到 30多万人。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倾错误,几乎使 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殆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 脚, 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 1934年 1

16、0月退 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 1月,长 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 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 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失败,使全国红军由 30万人减 少到 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 30万人减少到 4万人左右。 1937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 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 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 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 训, 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 建立了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