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昌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06795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昌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昌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昌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昌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昌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昌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昌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室许昌玉名师工优秀论文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许 昌 玉【摘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重点。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哪些地方?模式的构建如何体现有效性?【关键词】: 有效 课堂教学七环节 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重点。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哪些地方?模式的构建如何体现有效性?在学校“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七环节”的课题实验研究中,进行尝试与实验。首先对“有效课堂教学”这一概念的界定。“有效”: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2、,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课堂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己的所为,规范行为。“有效的课堂”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含其中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波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课堂要具有有效性,如何来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从课堂教学环节来进行构建:激趣-目标-导读-质疑-运用-自悟-作业。这七个环节成既可以依顺序运用,也可以根据文本、课堂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在课时安排上既可以一课时完成,也可以两课时完成。其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学生在课堂

3、中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巧设的“激趣”,激起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之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在古代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语文七环节中“激趣”一环节,就是让教师或学生在1-2分钟左右,简洁、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开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激趣可以从:设疑激趣、故事激趣、音乐、视频激趣、实物演示激趣等方面进行。1、设疑激趣:从文章的题目出发,让学生通过对课题的思考引发学习文章的兴趣,如:三年级上册13、会“呼吸”的公路,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质疑:1、从内容方面:会呼吸的公路是什么样的?2、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这里“呼吸”为什么要要用上引号?3、从写作的题材

4、方面:这是些事还是写物的?(或这是一篇说明文吗?);从文本的内容出发巧设疑问:如:五年级下册16、与时间赛跑文中的我怎样和时间赛跑的?还可以从作者巧设疑问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感知,去与文本对话,从而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2、故事激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童话和游戏一样是儿童童年不可缺少。特别是在低年级孩子中,故事的魅力往往是无限的,用故事激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级下册28、岳飞练字,教师自己浅显的语言,精彩地讲述了“岳母刺字”的故事,让学生对岳飞有了初步的认识,感受到“精忠报国”这位爱国英雄的情怀,从而激发孩子们还想了解岳飞的故事,水到渠成地回归到本课的文章中,3、多

5、媒体课件运用激趣孩子的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最直接的是从直观到抽象,声、光、色的多媒体课件对孩子的兴趣的激发是一触就发,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更是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二年级上册22、三个和尚,三个和尚的故事孩子们很多都知道,三个上鲜明的形象再次被教师用课件请进课堂矛盾是课堂想炸开了锅,孩子们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表达三个和尚的看法,视频看到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净瓶里的水枯萎是,画面定格在三个和尚面对眼前的水桶各自抱着手不理时,教师相机导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孩子们到书中的重点段去自己读一读,找一找,再

6、说一说,这样的导入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图文相容,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提升了课堂效率。二、明确“目标”,指引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之向确立教学目标对于任何一节课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及教学的深广度,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时间在1分钟左右。目标的定位可分为:年段目标、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七环节”中,重点落实在课时目标的定位上,目标的确立根据不同的年段,由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那么,怎样才能确立好学习目标呢?主要是: 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备课之前,教师应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从

7、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角度去分析教材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普遍掌握的东西,将其确定为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假如我是学生,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学习目标,我会对教师讲授这一节课有什么样的希望和要求。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学才会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希望和要求。这样所确定的“导学指要”就会成为实施“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如:三年级下册28、花是种给别人看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我要了解“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这句话的含义,懂得“给予是幸福的”;这样明确的目标,是孩子们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粗浅的理解所确立的,本堂课学生重点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来感悟,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这样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8、学生的学习效率能不高吗?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呈现体现螺旋式的上升,低段通过文字呈现,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记忆,从而培养学生的速记能力;中段通过口头与文字的交替呈现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目标的定位,学会前后文章联系来定位目标;高段重点在让学生懂得明标在心入脑,在目标的定位上还能结合整个单元的来确立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正如在海上航上的船帆,有了灯塔的引领,更能更快、更安全地驶向彼岸。 三、精选“导读” 引领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之旅导读”顾明思义:give guidance to reading;tutor to reading 辅导阅读 或引领指导阅读;这一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七环节”中的精髓部分,时间

9、在2025分钟左右,这也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研读教材,把握主教材中学生读不懂、学生感受不到的,在于对学法的指导,而非在于对纯文本的剖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在学法与教法上可尝试以下几种方式:设问式导读,朗读式导读、图示式导读、比较式导读、质疑式导读、归纳式导读等。只有把握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本质,积极创造条件,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敢问敢发言,充当课堂主任,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阅读水平。第一,设问导读。导读的方式之一是以问促读。要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必须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需要教

10、师精心设计问题来指引思维方向,引导解决问题的途径,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学会怎样读书。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读书,读而后思,思而后问,问而后读,读而后悟,悟而后答,在提高阅读能力上下功夫。这样,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自动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第二,程序导读。遵循阅读教学“整体部分整体”的程序,从整体着眼,把学生阅读过程划分成一个个小小的部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的深刻的理解,达到对整篇文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如四年级下册19课、高山流水,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内容分文为:遇知音-悼知音两个部分,在这两个部分中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伯牙遇知音中的两次弹琴和掉知音部分的摔琴,从而

11、感受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情感。第三,图示导读。所谓图示导读,就是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运用图画、图表、板书、地图等媒体指示思考方向,揭示文章思路,认识文章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借助直观、形象、艺术的图示读书学习、认识事物的一种导读方法。图示导读按其媒体特点,可分为图画导读、图表导读、板书导读、地图导读四种类型。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我们可灵活采用其中任一方法。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燕子一文,在导读环节采用了“图画导读”法,让学生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口头描述自己看到的景物;再引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感受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又领略了春景的色

12、彩明丽。第四,比较导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教师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导读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在比较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第五,质疑导读。学贵有思,思起于疑。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要从培育问题意识入手,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学会释疑,怀揣“问号”步入语文殿堂。第六,赏析导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感情丰富、语言优美生动的诗歌、散文及记叙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将课文所表达的美的思想、美的意境和美的感情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赏析的能力。在

13、低段的教学中,对于出现的儿歌、散文等,多运用此方法,学生能有滋有味的读出就可,不需要逐词逐句的讲解。四、学会“质疑”,开启有语文效课堂之智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科学家的创作发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在设立此环节,重点在于突破原有课堂教学以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学生可以课前预习质疑,在带着问题学习后反思自己的疑问是否得以解决,如没有可在这一环节提出,也可在次对还没了解的方面进行质疑,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质疑的从时间分:课前质疑、课中质疑、课后质疑;

14、质疑的内容:从汉字的识记、写作的方法、文章表达的思想、自我的认识等方面进行,目的在于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我们将一节课中的质疑分为课前质疑、课中质疑、课后质疑。如:课前对题目的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认为作者会写些什么?”等等,学生为接下来的学习注入学习的动力。课中对文本的质疑,“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课后对学习情况的质疑,“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结束了

15、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通过质疑学生积极参与进学习当中,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权利,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五、善于“运用”,提升有效课堂教学之效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写作、语言表达的能力。重点落脚到了能力的训练上,在“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七环节中”如何结合好所教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在备课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知识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会运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训练,如:读写结合的片段小练笔、读说结合的复述课文内容、读议结合的辩论赛等等。让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练习,巩固课堂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

16、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四年级下册18我们爱祖国对文中的“小时候,它是我画的一幅画,长大了,它是我献给土地的花朵”这一句诗在后面设计了读写结合:“小时候,它是我画的一幅画,还是_;长大了,它是我献给土地的花朵,还是_。” 六、懂得“自悟”,落实有效课堂教学之思 自悟,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进行反思,感悟,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教师将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而是需要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消化知识。“一课一得”在这堂课中,孩子们学到了什么,不仅仅是教师进行评价,而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在这堂课中有所感悟。这一环节2分钟左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改进自己的学习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