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059171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意象的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摘要:博物馆广场,是哈尔滨城市建设的源头,是展现哈尔滨形象的主要门户。随着广场片区环境的更替变化、人群行为活动的多样选择,该片区的城市意象越来越模糊。文章采用实态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特色演变、主体背景环境、第二街廓、视点与尺度、有效视廊、整体印象感知等多方面展开,通过实地调研、市民的“照片辨认”、“认知草图”表达等,研究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的主要环境特征,分析其城市意象缺失的主要原因。依据建立城市形象性的三个条件:识别性、结构、意义,从环境外形特征、空间关系、视觉条件、中心标志物、历史印记等方面入手,提出重塑该片区“城市意象”的主要设计对策,旨在提升

2、该片区的环境活力,建设哈尔滨的崭新门户形象和特色历史街区。关键词: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城市意象;重塑1 引言现代城市留给人们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莫过于城市的意象。而所谓城市意象, 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人们的影响而使人们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环境”。它所表现出的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是一个城市客观形象的缩影,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重要标志。图1 博物馆广场区位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各类活动的“发生器”和“容器”,同时也是人们精神体验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其品质直接决定着城市意象的展示。博物馆广场片

3、区作为哈尔滨最主要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之一,是人们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彰显城市个性、领略城市魅力的重要公共场所。同时博物馆广场作为城市传统十字轴线的交点(见图1),其丰富的文化积淀承载了哈尔滨的历史与记忆。因此,强化该片区的形态印记,提高该片区的空间品质,是塑造哈尔滨城市意象,展现哈尔滨特色形象的重要环节。2 博物馆广场简介哈尔滨博物馆广场原称喇嘛台广场,始建于 1900 年, 位于哈尔滨市的最高点,是连接市内六条道路呈不规则圆形的放射状广场。由于巧妙的规划和精心设计,广场具有优美独特的景观风貌,曾是哈尔滨的形象标志,“东方莫斯科”美誉的象征,也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现今以它

4、为核心形成了全市重要的历史保护街区,周边分布着具有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骨架,使其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结点。此外,博物馆广场与火车站遥相呼应,是展现哈尔滨特色的重要门户,是交通、商业和文化等多功能城市轴的重要交点。一个世纪以来, 博物馆广场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记,是一个具有强烈认同感、归属感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哈尔滨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的更替变化,功能的混合重组,一些有价值的老旧建筑逐渐被拆除,建起了一批现代建筑,使广场原本和谐统一的环境逐渐消失,造成了景观意向混乱、空间秩序失衡、文化气息匮乏、综合环境质量恶化的局面,该片区陷入一种

5、混沌的“热死”状态,近百年来沉淀而形成的“城市意象”越来越衰微、模糊,亟需形象的改造设计。3 博物馆广场“片区意象”城市的文明和魅力是历史积淀的成果。博物馆广场片区作为城市主要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人们对哈尔滨的印象与记忆,其片区意象历经三个主要的演变阶段:早期的圣尼古拉教堂时期,文革的革命纪念塔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的花坛、绿色金字塔时期。3.1 圣尼古拉教堂时期“东方莫斯科”的象征图2 圣尼古拉大教堂时期 该时期广场经历了形成、发展、完整三个阶段,并最终以圣尼古拉教堂为标志性景观,形成了“东方莫斯科”的城市意象(见图2)。建设初期,广场采用了“广场+放射形街道”的城市规划体系,在广场中心落成了

6、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圣尼古拉教堂。该建筑以坐落在“帐篷顶”式的八面体鼓座上的“洋葱头”穹顶为统帅,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新艺术运动风格的莫斯科商场、中东铁路理事住宅及折衷主义风格的秋林公司俱乐部等形成了广场早期的景观构成。1945 年在广场西北侧落成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碑”(又称苏联红军纪念碑)填补了广场西侧的空白,构成了围合广场的虚空间,使广场环境达到完整的状态。建国后,一直到“文革”开始的这段时期内,广场的景观风貌并没发生很大的变化,一直保持着优美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城市客厅,是哈尔滨“东方莫斯科”的城市象征。3.2 革命纪念塔时期特殊历史的印记该时期属于广场环境的突变阶

7、段,广场中心的圣尼古拉教堂在“文化大革命”之初被拆毁。这一突发事件极大地改变了广场的艺术形象,使广场失去了对全城的景观控制点和“通天”的视觉效图3 革命纪念塔时期 果。教堂与周围建筑的和谐关系及共同组成的优美轮廓线也不复存在。拆除教堂后不久,在原教堂遗址处修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塔”(见图3),成为当时集会、游行的重要场所,形成了特定背景下的历史印记。图4 花坛时期 3.3 花坛、绿色金字塔时期城市繁荣的代表图5 绿色金字塔时期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全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城市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大幅度增加,广场环境进入嬗变阶段,片区的环境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形象与前两个时期有

8、很大的不同。在广场中心先后建立了花坛(见图4)和标志采光塔(绿色金字塔),主要采用了玻璃、石材、金属等现代化材料等(见图5)。周边新建筑对广场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电力大厦、华融大厦、松雷商场、远大商场等大体量高层建筑,虽然是城市繁荣发展的象征,但对原有广场特有的空间形态、历史文脉、场所精神等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片区意象逐渐模糊。4 博物馆广场“片区意象”调研人是城市的主体, 研究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城市意象的差别,可以从主体入手考察影响城市意象的因素, 从而服务于城市特色形象的构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数据, 对博物馆广场片区意象进行调查与分析。4.1 调查方法

9、除了采用问卷、访谈的常规调查方法之外,本次调研还尝试采用了两种新方法来获取基础数据。第一种方法是照片法。将事先拍摄好的博物馆广场片区的主要风景、保护建筑、特色构筑物照片拿给受访者, 要求受访者说出照片中景物的名称或景物大体方位。第二种方法是认知草图的方法。受访者被要求勾勒出博物馆广场片区的主要景观略图。这种景观略图被称为“认知草图”,作为获取人们对于环境认知情况的数据。4.2 数据分析对照片辨认数据、认知草图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绿色金字塔”及转盘道、“华融大厦”等是人们最直觉、印象最深的,然而这种印象往往却是负面的。对于周边具有历史文脉价值、风格特色鲜明的保护建筑群体,人们的关注度却较

10、低。经过深入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历史印记的根深蒂固,人们追忆原来的圣尼古拉大教堂,而对于广场中心的“绿色金字塔”较为不满,因而对其反面印象较为深刻。而华融大厦、电力大厦等依靠其高耸的尺度、庞大的体量,遮挡了人们的视线,掩盖了周边保护建筑的光芒,成为了主要的视觉焦点。 通过对问卷访谈数据的分析,人们对该片区的印象模糊不定,难以形成主要的片区意向,人们的主要感受为:(1)很繁华,人多车多,交通太混乱,缺乏安全感。(2)建筑与景观太“复杂”,找不到最突出的景观特色。(3)中心标志物“绿色金字塔”不够美观,体现不出哈尔滨的城市特色,怀念原来的圣尼古拉大教堂。(4)电力大厦的存在,破坏了整个广场的向

11、心性(5)存在很多保护建筑,但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5 博物馆广场“片区意象”问题解析通过现场观察、“照片辨认”、“认知草图”表达等,研究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的人群行为活动和环境特征,总结了博物馆广场片区景观意象模糊的主要原因:5.1 个体特色鲜明,整体印象缺失(1)整体印象缺失:整个博物馆片区无法形成一个直观的综合印象,只是局部片段的一些零碎记忆,如只是记得苏联红军纪念碑,或只是记得博物馆,或只是记得华融大厦。(2)主题印象缺失:部分重要标志物的设计,其形象标志性不足,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 5.2 背景环境凌乱,主体无法突出(1)广场周边的背景环境凌乱,没有一个有机统一的界面,广场建设之初所

12、形成的向心性遭到破坏。(2)保护建筑与背景环境杂糅在一起,其在体量、色彩、形象等方面都无法从背景建筑中脱颖而出。5.3 第二街廓线混乱,无法形成有效视廊建筑的第二层次轮廓线较为复杂混乱,遮挡人的视线,无法形成完整的视觉印象:(1)底界面:路灯、标志牌、围栏、大型客货车辆、人流等的遮挡。(2)侧界面:广告牌、灯饰、商品陈列、空中挂布、框架等的遮挡。5.4 缺乏驻足空间,无法形成合理的视点、视距德国的建筑师梅尔坦斯用实验方法证明(见图6),当处于45角时是观赏任何建筑细部的最佳形象位置。同时,也是看清整个建筑的极限视角。处于27视角时,既能观察对象的优视整体,又能感觉到它的图6 视角关系示意图细部

13、效果。而能够看清建筑全貌的基本垂直视角是18。因而视角界于18到45之间是理想的观感区域。而博物馆广场片区在视觉观察方面存在一定问题:(1)观察广场同侧建筑,视角一般小于18,没有合适或足够的距离去观察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等,同时由于开敞空间的缺乏,人们无法停留,无法欣赏。(2)观察广场异侧建筑,视角一般大于45,由于中心广场、周边构筑物的遮挡,无法形成有效视域空间。6 博物馆广场“片区意象”重塑 图7 现状与模拟场景对比面对博物馆广场片区意向模糊等问题,以凯文林奇提出的建立城市形象性的三个条件:识别性、结构、意义为研究重点,从环境外形特征、底界面和侧界面、整体空间关系、视觉条件、中心标

14、志物、历史印记等方面入手,模拟规划设计后的场景,通过与现状照片的对比(见图7),最终提出塑造该片区“城市意象”的主要设计要点:6.1 识别性方面外形特征的突出(1)突出历史建筑图8 博物馆广场分区示意以中心广场的标志物为圆心,自内向外将博物馆广场片区划分为核心区、保护区、背景区三部分(见图8)。核心区以道路和中心广场为主要内容,突出其交通和景观功能。保护区内主要包括省博物馆、苏联红军纪念碑、国际饭店等重要保护性建筑,形成小体量、低密度、多层、古朴典雅的保护建筑群落。背景区主要包括华融大厦、松雷商厦等新建筑,形成大、中体量结合、高密度、高层、厚重简约的现代建筑群落。保护建筑以现代建筑为背景,从色

15、彩、体量、装饰、绿化等方面强化其差异性,塑造丰富的、多层次的城市景观轮廓,增强该区域的景观意象。(2)开放空间的突出拆除电力大厦,对外展现颐园街1号、2号保护建筑的本来面貌,结合周边建筑的围合限定,形成半封闭半开敞式的开放空间,将博物馆广场周边的保护建筑有效地渗透到其中。(3)圣尼古拉教堂的再现采用现代的技术和建筑材质,在广场中心重构圣.尼古拉大教堂外部轮廓,再现圣.尼古拉教堂清晰的建筑结构和完美的建筑形态,满足人们对历史的缅怀和追忆。新圣尼古拉教堂下部采用玻璃砖,上部应用不锈钢架,使得建筑既有一定的体量感,同时又不使几条主干道的视线受阻。新圣尼古拉教堂以其精确的比例、错落的形体、精美的装饰以及优雅的造型,昭示原圣尼古拉教堂神圣的特质,构成了该片区最具特色的形象标志。图9 空间轴线示意6.2 结构良好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