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058751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集气瓶中的水:更快地吸收白烟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

2、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ABCDAABBCCDD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 B金刚石 C水 D氢氧化钠3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表示CO含量的变化B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有利于CO生成C两条曲线交点,即达到蜡烛燃烧总量的一半D蜡烛熄灭时, 容器内氧气未耗尽4实验室制取O2、CO2气体都可以用的装置组合是( )ABCD5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 )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点燃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6如图中所示的示

3、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稀释B向足量的不同金属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相同稀盐酸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7下列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化合反应B点燃酒精灯: 氧化反应C高炉炼铁. 置换反应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过多 复分解反应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延长水产品的保质期,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B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C高速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两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火车为参照物的D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减少惯性带来的危害9关于下图理

4、解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10我们在生活中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 。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要多使用一次性方便袋,少使用纸袋,减少树木砍伐;B上学往返途中,要父母驾汽车送,以保证安全;C利用过期的酸奶浇灌花卉,不能随意丢弃D为减少垃圾处理费用,无回收价值的垃圾自己家焚烧处理11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2物质性质和用途关联正确的是()选项A 石墨B 一氧化碳C 水D 金刚石性质导电可燃性无色无味坚硬用途电线燃料溶剂

5、首饰AABBCCDD13河南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生产离不开化肥,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是常用的氮肥B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C磷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D农家肥和化肥不能同时施用1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42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是一种氧化物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15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现察区分黄铜和黄金,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研磨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煤矿

6、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C对现象的认识D对生活的认识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分子受热体积变大喝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汽车修理厂工人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霉变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缺铁会引起贫血自行车的支架喷油器防锈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请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否定例证。错误观点否定例证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_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_某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_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

7、共25分)17(8分)石灰石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份,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 CaO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B 实验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C 由图可知,800煅烧所得CaO活性最高D 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的时间相同工业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制取石膏(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简易流程如下图,主要的反应为:2CaCO3+2SO2+O2=2CaS

8、O4+2X。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为_。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为了_(填序号)。A 减缓温室效应 B 减少酸雨形成 C 防止破坏臭氧层请你列式计算:按上述方法处理2000吨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至少需要含5吨碳酸钙的石灰石浆参加反应。求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_18(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完全反应后,测定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A中固体的质量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反应前13.6g102.5g反应后11.2g108.0g请计算:实

9、验中先通CO的目的是_。从上表中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克。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请写出完整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市场上出售一种洗涤剂(标签如图),能瞬间清除衣服上汗渍、果汁渍等多种顽固污渍。某探究小组带着浓厚兴趣对这种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进行探究。过氧碳酸钠(Na2CO4)是白色晶体颗粒,常温下性质稳定,温度高于50时会分解,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与水反应会产生碳酸钠及其他化合物。碳酸钠具有去污能力,但不能清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实验一:“溶解”

10、样品取适量该洗涤剂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充分振荡,有气泡冒出,最终形成无色溶液a。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不变浑浊,打开橡皮塞,_(填操作),出现_现象,说明资料中的“其他化合物”会产生氧气。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产生的“其它化合物”是什么?猜想1:H2O2猜想2:NaOH猜想3:H2O2、NaOH实验二:验证产物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1)取适量溶液 a 于烧杯中,迅速加入稍过量的硝酸钡溶液,静置得清液 b。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稍过量硝酸钡溶液,目的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_。(2)取少量清液 b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证

11、明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有H2O2 产生。(3)再取少量清液 b 于试管中,滴加 2 3 滴氯化镁溶液。无明显现象_(4)往含有酚酞的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入 2 3 滴清液b。有气泡产生,_过氧化氢在强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且具有漂白性。(实验结论)猜想_正确,写出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洗涤剂应_保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因此,该选项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集气瓶

12、内的水是吸收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D、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故选A。2、C【解析】A、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3、C【解析】A、审图时,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从0

13、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可表示为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A正确;B、空气中氧气含量充足时,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正确;C、图中的数据并不能说明蜡烛燃烧了一半,两条曲线交点,只能说明剩余氧气的质量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相等,C错误;D、从图中观察,实验结束后仍然有氧气剩余,D正确。故选C。4、A【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择,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O2、CO2气体都可以用的装置组合是。故选:A。5、C【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常见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