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手册.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053863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知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心理健康知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心理健康知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心理健康知识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心理健康知识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知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手册.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对于心理健康,历来有许多的看法,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怎样才能叫做心理健康。我们的看法是,心理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健康的基础上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应将心理健康纳入到总体健康的定义中去。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

2、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 保持心

3、理健康 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正视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的,常常是当局者迷。不少朋友对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气质、性格缺乏准确的了解。因而有的人不自量力,想入非非;有的过分自卑怯懦、丧失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做出恰如其分的、客观的估价,既不狂妄也不妄自菲薄。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要勇于承认,并努力弥补。防止过高或过低地错估自己。 正视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宜从自己的喜怒哀乐出发去看待社会。如果逃避现实,终日沉溺在空想和白日梦之中,就容易产生困扰、冲突和挫折。 增强心理承受。这是指面对挫折,能够驾驭,

4、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当然,适量的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这里的心理承受力是指在遇到不顺心的事,遭受较大挫折时,可以制止、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经受住来自环境的各种打击,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些人耐挫折力不强,心理承受力太差,一遇到刺激和打击,就很容易造成心理苦恼,感到无法接受。如有些人自幼娇生惯养,受到过分保护,有求即应,一帆风顺,以致挫折经验不足。以后在生活中一遇到风风雨雨和磕磕碰碰,就表现出逃避或抗拒、攻击等反常行为,这就难以适应社会。因此,我们青少年应有意识地去经风雨、见世面。可以有意给自己出些难题,再自己去设法克服解决,从而积累战胜挫折的经验。 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艺

5、术。著名心理健康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总结出十一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可供朋友们参考: (1)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忧闷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遇到较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状态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上的创伤填平。 (3)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5)多替

6、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焦躁,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都按你的想法去办事,能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 (11)制订一份既能使你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休养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盼头。 谈青年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控机构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学生个体心理不适长期存在,内心冲突持久而深

7、刻,整个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异常状态。建立控制心理障碍机制,对预防和减少青年学生的心理障碍有重要作用。 一、心理障碍调控的一般模式 心理障碍的调控是一个十分艰难而复杂的社会问题,青年学生的心理障碍尽管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事关未来,因此,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力量完全象自然力量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的时候,起到了盲目的、强制的破坏作用,但是我们一旦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影响,要使它愈来愈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 青年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既然是社会因素与个体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心理障碍的控制,显然也必须从社会和个

8、体两个方面做起,即实施所谓宏观控制、微观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是两个相互契合同时作用的子系统,它们组合而成整个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心理障碍一出现,就应该在宏观调控下,受到社会力量的制约,同时微观调控发生作用。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也是相互作用的、相互配合的。调控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循环系统,它将调控结果不断反馈回来,系统对调控对象反复加工,达到前述调控总目标。 二、心理障碍调控的宏观机制 社会控制。导致青年学生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的控制,是防止和消除青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前提。要实行心理障碍的社会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优化社会环境,改变青年学生社会心理失衡状态。 青年学生心理障碍产生

9、和发展的客观原因在于各种社会因素。优化社会环境首先要迅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机制,尤其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平等的竞争机制,为青年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求职择业阶段,这是对青年学生心理障碍进行社会调适的最有力的措施。其次要彻底纠正不正之风,严厉惩治腐败现象,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确立社会主导文化体系,尽快扭转文化失范带来的心理问题。 社会主导文化体系的确立,当前文化失范状态的根本扭转,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防范和消除心理障碍发生的基本策略,也是心理障碍社会控制的重要途

10、径。由于西方某些哲学思潮和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在青年文化、校园文化中出现的某些与我国社会发展极不适应的东西,不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左右并改变了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丰富发展和完善我国主导文化体系,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一个社会和国家主导文化体系迟迟不能形成,或形成了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腐朽的文化便会乘虚而入,造成文化的失控状态,从而成为导致青年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我国主导文化体系建立过程中,必须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影响,对此不能熟视无睹,束手无策。 3.要加强理想教育,培养积极进取精

11、神,强化宏观控制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培养积极进取精神,强化宏观控制,对防止和消除青年学生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远大的理想和乐观奋发的精神状态可以激发人的行为力量,有效地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处于高效和愉快的生活之中,使学生个体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同时在奋发进取中,培养各种能力,磨炼意志品质。 教育控制。青年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控,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职责,高等学校的教育是心理障碍社会宏观控制与微观自我控制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它是心理障碍的系统控制与协同控制的主体,并起主导作用。由高校实施的教育控制,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正确方向,努力促进青年学生

12、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遵守社会主义行为准则,具有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格品质。用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去审视社会,认识自己,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因此教育控制目的实现,世界观、人生观的导向至关重要。 2.充分发挥健康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防止不健康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充实生活,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可以通过积极的文化氛围,文化心态的影响,防止和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不健康的校园

13、文化,不仅对学校的正面教育起着干扰破坏作用,也往往是导致心理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建设并充分发挥健康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本身就是对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一种抵制,一种斗争。校园这一思想文化阵地,最终由谁占领,起正向作用,还是起反向作用,这自然取决于校园文化的性质。是谁决定校园文化的性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领导者的决定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3.全面深入开展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某些青年学生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心理健康的状况所引起的。高等学校应十分重视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心理矛盾、心理困惑,通过心理卫生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和帮助学生解

14、决心理矛盾,排除心理障碍,从心理的困惑中解脱出来。要培养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队伍,健全相关的机构和制度, 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定和心理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对于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则应视作重点对象,多方协作,共同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应通过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讨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训练等形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能力。总之,学校领导、教师和政工人员,要把做好学生心理保健工作,视作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一种特殊手段,一种有效途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切实地做好。 三、心理障碍调控的微观机制 青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微观控制,主要是指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自我调控。这是

15、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根本所在。其自我控制的基本条件是: 1.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学知识在我国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普及,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也相应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一些青年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对健康定义的片面理解,认为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只有患精神病的人,心理才有病。因此,要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上的偏差,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多听听有关心理健康讲座,多阅读一些有关的心理学书籍,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这样就会预防和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2.强化自我意识、不断提高自我意识能力,是有效地自我控制的基本条件。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结果的评判。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如何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认识和评价自己中所产生的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强烈的还是微弱的,这些都是影响自我控制的相关因素。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对积极的心理活动动机具有强化作用,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而不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对心理活动动机起着干扰和破坏作用,并可导致心理困惑,心理矛盾以致心理障碍发生。所以,要有效地实施心理问题的自我控制,就必须增强自我意识,不断地提高调控自我意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心理活动中,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