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046215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考试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B饱和溶液升温,一定 变成不饱和溶液C改变温度,析出溶质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

2、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3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D空气中的氧气和海水中的氧气都能供给呼吸,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5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牛奶变酸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西瓜榨汁6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A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

3、气处理B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C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C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不含有氢分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9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

4、类和数目均没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10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入适量硫酸进行中和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铜C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D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金和9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11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B核内有115个质子C元素符号是 MC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12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13饮

5、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14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将滴管横放在桌面C洗净后放入洁净的烧杯D用完后洗净放入滴瓶15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浓盐酸 浓硫酸 烧碱 食盐 生石灰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b是_。(2)小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发生装置C,小燕认为此装置还有一处错误需要改进,改进是_;连接好装置后,要先_,才能装入药品。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收集氧气不能用D、E、F中的_装置,理由是_;若要收集到纯度高的氧气最好用这三种收集装

6、置中的_装置;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c、d中的_端进;G的集气瓶内装满水后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此时,氧气应该从c、d中的_端进。(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反应较剧烈,为控制反应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已知,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完成下列问题:(1)计算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2)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3)20g的硝酸铵含氮元素质量为多少?_18(8分)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2)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

7、钙元素质量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并完成下面题目:(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b_。(2)实验室若用AD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实验结束时先熄灭撤酒精灯火焰,发现导管中有水开始倒吸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补救: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方法是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C装置代替B装置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若在装置F内装一些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则气体应从_端通入(填c或d),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4)已知: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8、有毒,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某同学用如图F装置来收集氨气,气体从_端进(选c或d)。(5)在查阅资料时,某小组的同学们得知氧化铁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他们联想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铁和二氧化锰这两种物质哪一种更适合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完成下列问题。(分析与讨论)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A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B 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C 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 D 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实验验证)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

9、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用足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30%双氧水15%双氧水5%双氧水加入agMnO20.20.82.0加入agFe2O37.09.016.0(实验结论)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结论?(写出一点即可)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答案解析】A、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照样能溶解其它物质,故A错误;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例如氢氧化钙),升温后会析出晶体,仍然饱和,故B错误;C、改变温度,析出溶质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

10、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D错语。故选C。2、C【答案解析】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C错误;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C。3、A【答案解析】A.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相等,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因为反应生成氧气,此时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再减少,此选项符合题意;B. 当反应开始后氧气的质量从0逐渐增多,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多,

1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反应中,作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相等,反应后生成的氧气中不含有钾元素,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点睛】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4、B【答案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判断,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题目详解】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此说法正确。B、水沸腾时能掀起

12、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的体积不变。此说法错误。C、分子在是不断运动的,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温度高,分子运动的快。所以湿衣服晾干的快。此说法正确。D、空气中的氧气和海水中的氧气都是由同种的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所以,都能供给呼吸。此说法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A【答案解析】A、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正确;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13、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6、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A、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此项正确。B、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酸、碱、盐、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使农作物被污染,不能用于浇灌农田。此项不正确。C、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此项正确。D、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可将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离,从而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此项正确。所以应选B项。考点:空气污染、水污染、节约意识、铁制品的防锈7、D【答案解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原子的质量比有的分子的质量大,有的分子的质量比有的原子的质量大,故A错误;B、原子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

14、核外电子,故B错误;C、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离子可以构成物质,故C错误;D、原子得失电子后变为离子,故D正确。故选D。8、A【答案解析】A. H2O2中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氢分子,此选项正确;B.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故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此选项错误;C.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选项错误。故选A。9、C【答案解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O2CO2+H2O。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其中不含水分子,故错误;B物质乙是氧气,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故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肯定发生改变,故错误。故选:C。10、A【答案解析】A、氢氧化钠用于印染,印染厂的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