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简阳华西九义校周艳.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04619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课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简阳华西九义校周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九课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简阳华西九义校周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九课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简阳华西九义校周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九课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简阳华西九义校周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课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简阳华西九义校周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课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简阳华西九义校周艳.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简阳华西九义校 周艳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下第九课。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的时,如何利用已知工具灵活、创造性的绘制图画;利用多窗口“复制图块”的技巧,组合新图画。尽管在第六课中体验过“复制图块”的操作,但第六课中“复制图块”的操作仅涉及了图块的移动,并未涉及到对图块进行缩放的操作。学生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工具栏,颜色处理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画图过程中,大部分孩子仅会利用已知工具进行绘画,也缺乏对画图创作的综合处理能力。不善于开动脑筋,缺乏探索精神。本课所涉及的 “打开”文件和 “复制图块”分别在第四课和第六课中学生已经初步

2、体验过,大部份孩子操作较熟练,但是以上操作均在限制在单窗口中进行,而本课的两个知识点均要求在双窗口中进行,预知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在不同窗口中打开文件;熟练掌握“图块”的选定、复制、移动、缩放、删除等操作;掌握在不同窗口中进行画面合成的技巧。根据已知工具灵活地处理、创作图画。【过程与方法】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置疑问:如何画出半圆?如何让瓢虫飞在树叶上?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孩子们观察、讨论、探索,实践,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迁移和灵活运用,创新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孩子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3、熟练掌握在不同窗口中打开文件;熟练掌握“图块”的选定、复制、移动、缩放、删除等操作;利用不同窗口中进行“图块的复制”的技巧组合新图画。【教学难点】根据已知工具灵活地处理、创作图画;利用“图块复制”技巧合成画面。【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 相关的课件资源、素材资源、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孩子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掌握了许多画图的本领,请孩子们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孩子们回答:电脑简笔画、喷枪、刷子、拼装图形、复制图块、给画图涂颜色【启发孩子对旧的知识进行回顾,养成积累知识和技能的好习惯】。2、孩子们掌握的本领可真不少,这跟孩子们上课认真是分不开的。利用画图工具,可

4、以画出许多漂亮的图画。3、小明、小华跟咱们一样,也在学习画图,他们想画一个西瓜和蘑茹,在工具栏却找不到画半圆的工具,你们能帮助他吗?【为孩子们提出一个疑问,质疑工具栏上的工具,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根据疑问去寻求解决的方法】二、新课学习(一)探索半圆的画法1、老师出示课件,展示“西瓜和蘑菇”,并给予启发和建议:(1)观察“西瓜和蘑菇”形状,跟工具栏上的什么工具画出的图案有相似的地方?(2)可以用多种工具来组合绘制图画;(3)可以看书38页的讲解。 (4)同桌的同学可以讨论。2、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画半圆的方法并完成“西瓜和蘑菇”。请完成的学生讨论演示。【此环节的任务相对简单,孩子们通过看书和

5、相互讨论均能完成,因此,老师鼓励孩子们自己完成,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孩子们真能干,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工具栏上的工具,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的时候,我们还要开动脑筋,利用这些工具,想出其它的方法画出来。4、作品交流。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漂亮的作品吧。老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点评,老师适当提出建议。(二)探索组合图形的方法。1、孩子们,只要我们善于开动脑筋,相互帮助,就能解决困难。今天 ,我们就顺利地帮助了小明、小华同学,完成了第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还想挑战新的任务吗?2、教师出示任务二。小明同学画了一片树叶;小华同学画了一只瓢虫。3、他们想:如果这只瓢虫飞在

6、树叶上,该是多么生动的一幅图画啊!孩子们,让我们来帮小明和小华完成这个愿望,帮助他们把两幅图组合在一起,好吗?【树叶和瓢虫的文件老师已经发在了同学们的桌面上】。 4、学生活动:孩子们看书探索完成任务二。【三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如果老师先抛出操作过程,许多孩子最后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此环节让孩子自己先去探索,去实践,发现自己会遇到哪些问题,在接下来老师讲解的时候才会针对自己的问题集中注意力去学习】。5、老师巡视了一周,孩子们的确遇到许多困难,没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1)老师先请一位孩子,用我们第四课学习的“打开”文件的方法,在两个画图窗口中分别打开“树叶”和“瓢虫”。【在不同

7、窗口中打开文件的操作,老师要重点提示“打开两次画图程序”。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许多孩子会在同一窗口中打开两个文件,造成操作失败】(2)现在,我们要把这只漂亮的“瓢虫”放到树叶上去。还记得第六课“复制图块”的方法吗?我们可以用“复制图块”的方法把“瓢虫”复制到“树上”上。请一位孩子上来示范。(孩子边操作,老师边讲解)第一步:在“瓢虫”窗口选取“选定”工具,把“瓢虫”选定,再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第二步,切换到“树叶”窗口,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粘贴”命令(为什么瓢虫后面有白色的区域呢,因为没有选择透明背景);第三步,移动“瓢虫”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大小。【此环节的任务对三年级的孩子

8、来说,看书理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完成,学生一边操作,老师一边引导启发孩子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操作加以讲解,及时更正。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操作技能,也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得到启发,知道利用知识的迁移可以产生新方法,解决许多新问题。调整图块大小之前的选定区域的保持一定要重点提醒。】(3)学生通过示范后继续完成任务二。(三)巩固提升1、孩子们,刚才我们已经帮助小明、小华完成了任务。现在,请孩子们打开桌面的文件夹“资料”包,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漂亮的图画?孩子们回答:有草地、蝴蝶、荷叶、青蛙、蜻蜓、花草2、孩子们,你们可以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组合出哪些丰富多彩的作品?学生回答:草

9、地上飞舞的蝴蝶;荷叶上跳跃的青蛙;花草上的蜻蜓3、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请孩子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画面合成”的方法来描绘这些美丽、丰富的图画吧。3、学生活动:学生完成活动三。4、作品交流。老师展示学生面画合成后的作品,学生进行点评,老师适当给出建议。【本环节可以根据课堂节奏,为能力强的孩子提供一个分层次学习的空间,需要老师精心准备素材。】三、课堂小结1、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哪些启发?孩子们讨论汇报。2、老师小结:(1)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时,我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工具栏上的基本工具,想出其它的方法画出来。(2)如果在一张纸上画出所有的图形就不便于修改和调整,这时,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画图窗口先绘制出单个的图画,然后采用画面合成的方法,不仅修改容易,也可以组合出丰富有层次的作品。【本节除了学生进行汇报,老师在小结中一定要给予学生启发,让孩子们知道:不同窗口“复制图块”的操作不仅仅局限于成品画图,在今后自己绘画复杂作品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