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04523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对本单元课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输盘是鲁国人,能造奇巧的器械。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B.墨子、孟子都是属于儒家学派。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D.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2、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3、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

2、,失道寡助孟子儒家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4、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出下列成语的出处。一鼓作气 出处: 愚公移山 出处: 2、根据提示,写出上句或下句。 ,未能远谋。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三、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3、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按论证的顺序,将文段分为三层并写出层意。第一层(开头至 ):层意: 第二层(“ ”至“ ” ):层意: 第三层(“ ”至“ ” ):层意: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 )池非不深也 ( 池: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兵革: )委而去之 (去: )亲

4、戚畔之 ( 亲戚: )5、翻译下面句子。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 6、本文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所谓“人和”就是文中所说的 和 ,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 ”的政治思想。7、本文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观点?答: 。8、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的观点是: (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

5、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9、翻译下面句子。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 河曲智叟亡以应。译: 。10、愚公和智叟两个人对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两个人物?答11、结合人物性格,说说作者在人物命名上的艺术效果。答: 12、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表现愚公有什么作用?答: 13、怎样理解文章的结尾?答: (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6、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4、本文选自 ,作者 (姓名),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家, 家。他与 合称为 思想代表。15、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2)万钟则不辩礼义 (万钟: ) (3)与我何加焉 ( 加: ) (4)得我与? (得: )16、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舍生取义的人物,其中“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又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哪个人物?该人物冒杀头危险义释了谁?答: 。 17、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答: 18、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文天祥的哪句名言?其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答 19、

8、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认为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20、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答: 21、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 22、文章阐述“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此文后你有何见解?答: (四) 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君子好逑(逑: )左右流之( 流: )琴瑟友之(友: )钟鼓乐之(乐: )24、诗中男子的“窈窕淑女,

9、君子好逑”的感情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什么写法?答: 25、诗中想象情景很美妙,找出这些句子并概括这一情节的意思。答: 。26、关雎一诗,文、义、声、情俱佳,被誉为“ ”之始, 之冠;孔子评说:“关雎 、 ”。(2分) 答案:一1、B 2、C 3、C 4、B 二、1、左传 庄公十年或曹刿论战 列子 汤问2、肉食者鄙;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 白露为霜;在水一方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列子等 三、3、 “天时不如不如人和”:提出人和事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的论点“三

10、里之城不如人和也”:用战争中的典型例子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故曰结束”: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4、包围 这 护城河 武器装备 离开 内外亲属5、所以说,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些连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作为君主要么不打仗,要战就一定胜利。6、多助,天下顺之;民贵君轻7、设喻论证。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凭你残余的岁月和余下的力气,还不能损坏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10、愚公志向宏大,对人力怀有

11、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运用对比手法。11、愚公大智若愚,智叟大愚若智,这样命名加重了对比的色调,增强了讽刺的效果12、从侧面衬托出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13、结尾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14、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政治,散文;孔子15、通“避”,躲避。 比喻优厚的俸禄。 增益,指所获得的益处 通“德”,感激。16、信人生最重要;利益辈辈永相争。17、关羽;曹操 18、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19、证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典故: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20、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21、“义”的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