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041559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详细知识要点第七章 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 牛,用 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7、力的表示A.力的图示法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表示出来的方法。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具体作图方法:明确图示对象。所要作的是哪个力,这个力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如果题中没有给出实物图,一般还要用示意图或小方框来表示受力物体。确定标度,一般画在受力图示的左上角。用实心小圆点标出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重心上。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根据力的大小和标度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

3、的方向,明确标注力的符号和大小值。注意:若图示中力的方向与水平或竖直方向有夹角时,还要用虚线表示水平面或竖直面,并标出角度的大小。 B.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就是力的示意图。具体作图方法:确定受力物体,一般用小方框表示。确定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字母标注力的符号。如果条件中告知了力的大小,还应在箭头处标明。8、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4、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判断是否产生弹力的依据: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的物体产生形变。(凡是相互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弹力的相互作用。)9、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此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注意:区分弹簧的“原长”、“长度”与 “伸长”:“原长” L0是指不受力时弹簧的长度;“伸长” L是指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与不受力时的弹簧长度L0之差,即LL-L0 。B.使用方法: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便于读数;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否则要调零;轻轻来回拉几次

5、挂钩,防止弹簧卡壳;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读”:读数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如: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10、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11、重力:重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大小

6、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g在不同的星体上的数值不同:g月g地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质量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质 量重 力区别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mG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竖直向下单位kgN大小与位置的关系在任何位置质量的大小都不变重力的大小随位置的变化

7、而变化计算公式mVGmg测量工具天平、各种秤弹簧测力计联系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式为 G mg (g9.8N/kg)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12、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分类:摩擦力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两物体接触面不光滑。(缺一不可)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

8、用,有时起动力作用。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13、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14、摩擦力的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

9、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装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第八章 力与运动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

10、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等效替代法)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3、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

11、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4、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的物体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科学推理法或理想实验法)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

12、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5、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无关。6、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

13、: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7、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8、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9、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10、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11、力和运动

14、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0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时,要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哪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九章 压强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理解压力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压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压力实质上是一种弹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3、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压 力重 力施力物物体地球受力物支持物体大小决定于相互挤压所发生的形变情况,不一定等于重力G mg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支持面上。在物体的重心上力的性质由于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力,压力实质上是一种弹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受力图FG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自身重力,且两个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作用点不同。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FFFF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