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04015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京沈客专辽宁段tj-4标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中铁九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4标项目经理部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类型 (1)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故;(2)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3)氧气、乙炔瓶及空压机储气罐爆炸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1.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主要原因(1)超压超温; ()压力容器有先天性缺陷; ()未按规定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和报废;(4)压力容器内腐蚀和容器外腐蚀; (5)安全阀卡涩,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排气量不够;(6)操作人员违章操作; ()压力容器同时进入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而引发爆炸。 13危害程度 压力容

2、器爆炸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被毁、施工中断、危害环境或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 )压力容器的爆炸其碎片可能伤人;2)压力容器的爆炸其发生的冲击波可能伤人; 3)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可能引起厂房及周边建筑的倒塌而伤人;4)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泄漏引起人员中毒、烫伤、冻伤及火灾;)二次爆炸及燃烧:当容器所盛装的介质为可燃液化气体时,容器破裂爆炸在现场形成大量可燃蒸气,并迅即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爆性混合气,在扩散中遇明火即形成二次爆炸,常使现场附近变成一片火海,造成重大危害。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开展。 (2)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事

3、故单位应按照本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撤离遇险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3)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迅速切断燃烧系统、供水以及与外界连接系统;应做好紧急疏散,现场隔离,防止人员中毒,并切断电源。 (4)安全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 ()通讯畅通原则。现场应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通讯畅通。 3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 参见京沈客专j-4标安全应急预案3指挥机构及职责 参见京沈客专tj-4标安全应急预案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 )正确、合理地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压力容器的特点出发,在操作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平

4、稳操作。主要指要缓慢地加载和卸载,并保持运行期间载荷的相对稳定。 (2)防止压力容器的超压。(3)紧急刹车。运行过程中,如遇到严重威胁压力容器的安全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2)经常检查。容器运行期间应定时、定点进行检查并如实做好记录。检查的内容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和安全附件等。 3)做好维护保养,使压力容器处于完好状态。运行期间的维护主要是经常检查腐蚀和“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妥善措施。4)定期检验,必须根据国家法规和有关标准,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检验中若发现缺陷,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加强压力容器的原始技术资料和使用、检验记录应妥善保管。设专职或兼职

5、技术人员负责容器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定,负责新增压力容器的验收、试运行及压力容器的日常管理等,还应负责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要求。 6)建立健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7)安装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4.预警行动 )发现压力容器有缺陷,及时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及时消除缺陷。)对检验机构定期检验中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必须立即整改,无法整改的必须停用压力容器。 3)当工作面监控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时,当班人员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报告现场安全员、值班员。 4)当某一工作面发生容器爆炸事故时,当班人员应立即采取

6、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报告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当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启动公司总体预案。5信息报告程序5.报警系统及程序 参见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必要时可先行向外部救援机构寻求支援。 5现场报警方式 报警主要采取移动电话、对讲机、口头等方式报警。当事人或知情人应首先向现场负责人报警,同时向周边人员呼喊,请求支援;现场负责人接到报警必须组织人员开展施救工作。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各班组、施工作业队、工区、项目部职能部门、项目部、分局等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定期在本单位内部发放或公布,告知于各参建人员。 .3通讯、联络方式 为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各单位、部门等负责人电话

7、必须保持4小时开通,随时接收应急救援报告和发布相关信息,充分利用电话、对讲机、网络进行联络;有条件的单位至少安排一部值班应急车,在电话、对讲机、网络中断的情况下,利用车辆进行内外、上下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5.4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为了救援单位及人员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事故情况,及时开展救援,报警内容必须简练、准确。 5.5向外求援方式 在内部救援能力不足时,主要向邻近请求协调其他单位救援。必要时,向社会救援组织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如1(医疗救护)、119(消防)、11(公安)、22(交通)等。 6应急处置.1响应分级.1.1事故分级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标准进行事故分级,并分为三级应急响应。 6

8、.2响应分级(1)级应急响应 发生级、级事故时,由项目部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级应急响应 发生级事故时,由项目部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处理。 (3)级应急响应 发生级事故时,发生单位(部门)启动本单位(部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处置。 2响应程序6.1级响应程序 当事故达到级应急响应标准时,项目部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同时按照如下内容响应: a、事故单位立即上报项目部,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组成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就有关应急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 b、项目部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赶赴现

9、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c、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及时向X省安监局、股份公司等上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并及时续报事故发展态势。 6.22级应急响应 当达到级应急响应标准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a、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各救援小组成员到位,先期开展现场应急救援。 b、项目部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位,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向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性意见。 、应急领导小组按照程序向项目部报告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并及时续报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 6.级应急响应 当事故达到级应急响应标准时,事故发生单位(部门)应急指挥机构立即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

10、序进行响应: a、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事故发生单位的应急指挥机构接到报告后,该机构成员必须立即到位。 b、由事故发生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研究制定决策救援方案,统一指挥和调配本单位(部门)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的应急处理;必要时请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门采取应急行动,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应急办公室进入预备状态,做好如下应急准备。应急办公室立即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报告事故情况,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到位,并按照应急指令下达程序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意见;应急办公室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6.3处置措施 1)发生爆炸事故时,全体人员应按照应

11、急疏散路线有序地撤离。2)现场负责人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方案。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抢险救灾,防止势态恶化,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遇有人员受伤,立即采取消毒、止血等临时急救措施,迅速向120求救,说明事故严重程度,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爆炸引起火灾时,立即向“19”求救。切忌盲目进入现场,防止有毒气体伤害,可进行必要的通风,降低毒气浓度,方可进入火场抢险,待消防人员赶到后,积极配合消防部门抢险救灾。 5)现场应急指挥小组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判断正确,防止二次爆炸,在确保安全情况下指挥抢险救灾,降低损失。 6)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积极配合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遵循“

12、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各单位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为主,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内部联动机制,做到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在应急状态下,服从项目部应急指挥办公室的统一指挥、调配。管理责任人经常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设施完好有效,数量合理。 内容总结()力容器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京沈客专辽宁段tj4标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中铁九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4标项目经理部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类型 (1)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故(2)应做好紧急疏散,现场隔离,防止人员中毒,并切断电源(3)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抢险救灾,防止势态恶化,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