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练习题一.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038924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练习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练习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练习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练习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练习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练习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练习题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辽宁鞍山)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

2、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少;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答案:(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2)2Cu+O2加热2CuO (3) (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 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2(2010浙江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

3、一根镁条。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3(2010遵义)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 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

4、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 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 “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 可能原因是 ;(只答一条)(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 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 假设和验证方法有:a.假设1: ,验证方法是 b.假设

5、2: ,验证方法是 2(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2)小于 (3)2Mg+O2=2MgO 3Mg+N2=Mg3N23、(1)没等到火柴快要熄灭的时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或者集气瓶中氧气不足),(2)3Fe + 2O2Fe3O4 (3)假设1: 铁丝中含碳引起的 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假设2: 所有金属丝在纯氧中燃烧都会火星四射 同时取上述几种金属丝用砂子将表面打磨后分别在纯氧中燃烧观察现象4. (2010莱芜)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某小组针对

6、这一现状,提出问题并在实验室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_【实验用品】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如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向大试管加入510m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收集到很少液体,试管口有大量白雾。 该小组同学建议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措施为:_。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为:_。【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_。【反思交流】对海水淡化后剩余资源,请提出一种合理利用的措施:_。“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思路是想办法将水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请列举一种与上述原理

7、相同的混合物分离的例子:_。5.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 。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4)许多地方以液氮或干冰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液氮或干冰增雨的原理是 。 (5)身处旱区之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举一做

8、法)6.前年,韶关市遭遇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在洪水面前,小敏同学利用课堂上学会的污水处理知识,对所取的洪水进行了净化处理,解决了家中的暂时用水问题。(1)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泥沙,她采用的是混合物分离中的_操作。(2)若经过操作(1)后的水显弱碱性,小敏可利用家中的(填序号)_将该水调至中性。A 白糖 B食盐 C食醋 D白酒(3)发现问题:小敏发现经过操作(1)后的水仍然浑浊,便在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通过搅拌、静置后,发现水变得澄清了。查阅资料:明矾化学式:KA1(SO4)212H2O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它在水中离解出的离子主要有K+、A13+、SO42- 。提出猜想:明矾中哪一种离子有

9、净水作用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KCl,静置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K+和Cl-都没有净水作用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l2(SO4)3,静置烧杯中的水变澄清(4)小敏实验方案不完善,需要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请你把补充方案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使用的试剂填入下表。实验目的使用的试剂 A13+是否有净水作用4【提出问题】怎样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实验过程】将小试管内的长导管加长;使用冷凝管;将小试管放在盛有冰水的烧杯中 (答对一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 无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将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反思交流】晒盐;制纯碱;从海水中提取

10、氯化镁制备镁(答对一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 石油的分离;分离液态空气(答对一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5(1)肥皂水 pH试纸(或pH计) (2)过滤 不可以,降低净水效率(或过滤速度减慢等) (3)加热煮沸 (4)它们在云层中变成气态时(或液氮气化、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水蒸气凝结成小雨滴 (5)节约用水(或为灾区捐款、捐水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6(1)过滤 (2)C (3)Al3+具有净水作用 (4)AlCl3 SO42-是否有净水作用 K2SO42-7(10娄底)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1、: A B C D E F(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8.(10本溪) (1)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 。(2)小伟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伟观察到乙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请写出所有 可能使其变红的原因。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