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赏析品之有法.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03593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赏析品之有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言赏析品之有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言赏析品之有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赏析品之有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赏析品之有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赏析,“品”之有法攸县教育局 周志刚内容摘要“品”读语言,增加语言积累;养成“品”读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方法有三种:1、语言填补法;2、关键点拨法;3、类比赏析法关 键 词品读 填补 点拨 类比“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不然,我认为如果没有“品”的参与,那“书读百遍”与“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没有区别的,一味地强调多读,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误导。况且,实际学习当中,课堂上是不会有太多的时间让你“书读百遍”的,没有思维的学习,是无意义的学习。君不见每年中考的理解性默写和句子赏析一类题,好多学生无法动笔,一片空白。品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激活思维,“品”而有道,学生如鱼得水,兴趣盎然;“

2、品”无定法,教则有法,语言赏析中的“品”可根据内容不同采取不同方法。一、语言填补,增其趣味这种方法适用于人物对话赏析,汉语言博大精深、言简间深,读懂内涵,才能真正品出精髓。对话最经典的课文是背影,父亲只有五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比山高比海深的拳拳父爱,不去细心感品是无法体会其丰富的情感内涵。这类语言的赏析最好方法就是语言补充法,引导学生将语言的弦外之音,完整补充,直观具体地让学生感受人物语言的丰富多彩,更能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乐趣和成就。下面就在背影父亲五句话为例,谈谈补充法在语言赏析中的具体运用。1、“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祸不单行”的父亲还能有什么路?学生很快从“父亲要

3、到南京谋事”一句中读出“我身体还行,我还可以到外面找点事做,你可以放心地去读书吧!”原句添上这句话,学生马上想到的是父亲的冷静和坚强,细一思索,父亲的“话中话”也很明显:父亲是在安慰我,让我安心在北京读书,不要为他担心。面对家庭变故时首先想到的是儿子,我们感受的是如山般沉重的父爱。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怎么不要紧?他们去有什么不好?有学生补充说:“不要紧(我的事放放),他们去不好(我不放心)”加上“我的事先放放”本来事忙的父亲,放弃手头事务来送儿子,可见儿子在他心里比一切都重要,“我不放心”道出的是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对别人的不放心就是对儿子的最大关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4、不要走动。”“买橘子干什么?”“你就在此地做什么?”“不要走动为什么?”学生略一思索,将这句话补充:“我买几个橘子去(你路上带着吃),你就地此地(照看好行李),不要走动(小心来往的车辆)”一心为儿子着想,一切顺理成章,一切理所当然。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走了,他要我怎么样?”“到那边来信,告诉他什么?”学生补充“我走了(你不要挂念)”或“我走了(你要好好保重)”“到那边来信(别让我担心)。”父亲对我的嘱托,对我的牵挂溢于言表。 5、“进去吧,里边没人。”“我为什么不愿进去?里边没人要去干什么?”补充之后学生朗读:“进去吧(不要担心我),里边没人(照看好行李)”。一个时刻为儿子着想的父

5、亲形象跃然纸上。语言填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可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关键点拨,拓其思路写景句子的赏析近年来逐渐成为中考语言赏析的热点,可学生对这类题是“心中有万语千言,却不知从何说起”,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何将学生这种“意会”化为“言传”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就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迅速确定关键词。拟人化的动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恰如其分的夸张均为描写中的关键词;2、细品关键词所表现景物的特点。关键词就在于能画龙点睛地刻画出对象的某一方面的特点。3、体会作者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是景物的生命。把握作者情感,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笔下之景。下面以紫藤萝瀑布一

6、文中景物描写谈谈关键点拨的妙用。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仿佛看到花儿的生命在蓬勃的生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感?教师适时点拨“花会动吗?”学生细细一读便可读出这就是“流动”的效果了。”原来这里运用以动写静的方法,把抽象的生命写得具体可感,只有流动的生命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机。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对于这句话的赏析大多数学生会写成“这句话写出了紫藤萝花的茂盛”。一看就就知道学生并未抓住关键词“挨、接、推、挤”四个词进行分析,稍加点拨,学生马上会明白这四个词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花多和花密,只有理解“花多”和

7、“花密”才会体会花的茂盛和生机!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问题引导:最能表现紫藤萝特点的是哪个词语?(“盛”)这里把紫藤萝比作什么?(瀑布),把花比瀑布除写出其茂盛的特点外还给人什么感觉?解决这两个问题后,再留下一个问题:读完全文后思考作者把花比作瀑布还有没有其他作用?4、“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句子,首先要让学生找到句子的特别之处:“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香气能看到吗?不能,那怎么叫紫色呢?在这里紫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仅有颜色会有梦幻的感

8、觉吗?这么一点拨,学生才会明白,原来这里写香气的颜色重在强调的是感觉而不是视觉。抓关键赏词语,能让学生迅速抓住句子的主旨,掌握赏析的方法。三、类比赏析,扩其宽度除景物描写和语言描写之外,还有比如谐音,反语、抑扬,谐音、双关等语言的赏析,一般可采用类比赏析法,将典型的生活语言或原有的知识积累与课文语言进行类比,有效迁移,化难为易,在类比中积累语言,学会赏析。比如在分析蝉中的“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和“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中的两个“烦”字时恰好下课铃响了,我灵机一动说“这节课你们表现太优秀了,但我爱你们不会太久的”稍作停顿,学生感觉有点莫名

9、其妙,等学生的注意力都吸收过来了,我然后加上一句“只比永远多一天”话一停,学生发出了恍然大品的笑声,很快就明白了我的用意,两个“烦”字的抑扬作用一点就通。又如在理解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中“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的“丰功伟绩”时,那天我班的班旗旗杆被蔡勇折断,我半开玩笑地说:“我们班的蔡勇同学真有本事,一下子就把班旗的旗杆折断,这就是他今天为我班创建的丰功伟绩。”学生一下子听出了我的讽刺意味,明白了反语这种手法的特点。再如:品析“当我一次又一次登上诱惑我的山顶”中“诱惑”一词的妙处时,我先让学生查阅字典得到“诱惑”的解释:使用手段,使人

10、意识模糊而做坏事 吸引,招引 倾向于达到某些贬义的目的和方式方法不够光彩 。然后我又举了另一个例子“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中“狡猾”让学生分析,狡猾的含义非常明显,学生很快就看出贬词褒用的效果,而且能依此类推“诱惑”也用了一个贬词褒用法来表达“我”对大海的强烈渴望。类比赏析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语言储备、灵活运用语言的意识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其优越性在于能把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转化,达到润语无声的效果。“品”读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难点,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多一点课堂智慧,多一点教学策略,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才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其实在语言赏析中也可通用,即初能望文生义,却无从说起; 进能变通运用,有章可循,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运用自如,方大就。品读也,读为基础,品乃关键,品得有道,灵而通矣。参考文献:叶圣陶与语文教育 徐龙年著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法 朱绍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李杏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感论 王尚文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