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梁板设计.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033634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2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梁板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结构梁板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结构梁板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结构梁板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结构梁板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梁板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梁板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确定板梁的截面尺寸22、板的设计2(1)荷载计算2恒荷载标准值2活荷载设计值2(2)内力计算2(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4) 板的配筋图(见附图)43次梁的设计4(1)荷载计算4恒荷载设计值4活荷载设计值4(2)内力计算4(3)截面承载力计算5判断T形截面类型5(4)次梁配筋详图如附图示74、主梁的设计7(1)荷载计算7恒荷载设计值7活荷载设计值7(2)内力计算7(3)截面承载力计算9判断T形截面类型9(4)附加横向钢筋11(5)其它构造钢筋11解:查表得,强度等级C20混凝土, ,梁纵向的受力钢筋级钢筋,其余钢筋级钢筋。1、确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板、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主梁按弹

2、性理论计算。考虑刚度要求,板厚,且,故取板厚,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下图所示:次梁截面高度,考虑楼面活荷载较大,取。主梁截面高度,考虑楼面活荷载较大,取。2、板的设计板的长短边之比为,大于2 ,小于3 ,乃按单向板肋形楼盖计算配筋,沿板的边长方向配置一定数量受力钢筋即可。(1) 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厚水泥砂浆面层 厚水泥砂浆打底 厚钢筋混泥土板 厚石灰砂浆抹灰 故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合计: (2) 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中间跨: 跨度差: 因此,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计算。 板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下表2.1截面边跨中支 座 B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

3、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下表2.2截面1B2C板带板带板带板带弯矩10.1410.146.595.207.615.99463.54463.54301.26237.71347.89273.83选用钢筋板带板带注:板带指板的边带,板带指板的中带; 板带的中间跨度及中间支座,由于板四周与梁整体连接,因此该处弯矩可减少20%(即乘以0.8)。(4) 板的配筋图(见附图)在板的配筋图中,除按计算配置受力钢筋外,尚应设计下列构造钢筋:按规定选用的分布筋,沿板长跨方向均布;按规定选用的板边构造钢筋,设计于板周边的上部,并双向配置于板四角的上部;按规定选用的垂直于主梁的板面构造钢筋。3次

4、梁的设计次梁有关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 恒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梁自重 梁侧抹灰 梁底抹灰 活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合计: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取两者中较小值, 中间跨: 跨度差: 因此,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计算。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次梁内力计算见表3.1和3.2截面边跨中支 座 B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 次梁弯矩计算表2.1截面边跨中支 座 B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 0.45 0.6 0.55 0.55次梁剪力计算表2.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边跨: ,故取中间跨: 梁高: ,翼缘厚:判断T形截面类

5、型(边跨中) (中间跨中)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第一内支座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其它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下表2.3和2.4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3截面1B2、3C弯矩(跨中) (支座)10.667.1161.69(跨中)(支座)496582.08322395选用钢筋414414212+114314实配钢筋截面面积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2.4截面边支座支座 B (左)支座 B (右)中间支座66.5788.7681.3781.37选用箍筋28282828100.6100.6100.6100.63120(按构

6、造设计)358484593实配箍筋间距300300300300选配弯筋实配钢筋面积(4)次梁配筋详图如附图示:4、主梁的设计(1)荷载计算 恒荷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梁侧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 梁底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 活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合计: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取两者中较小值,故 中间跨: 跨度差: 因此,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计算。 主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跨中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的系数K由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查表得(见附录3),具体计算结果及最不利内力组合见下表:主

7、梁弯矩计算表4.1序号荷载简图及弯矩图边跨中弯矩支座B弯矩中间跨中弯矩支座C弯矩最不利内力组合 + 238.83-261.3461.62261.34 + 270.2117.5817.7217.58 + 68.68-167.90148.76167.90 + 228.37-292.03129.1013.10 + 259.7548.9617.72105.84主梁剪力计算表4.2序号荷载简图及弯矩图边支座A中间支座B中间支座C边支座D 最不利内力组合 + 120.38-208.08164.23-164.23208.08-120.38 + 135.94-192.5247.23-47.23192.52-1

8、35.94 + 19.06-75.40164.23-164.2375.40-19.06 + 115.23-213.23190.20-138.2670.25-24.21 + 130.79-197.6773.20-21.2654.69-39.77(3)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故取 ,并取 ,判断T形截面类型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考虑布置两排主筋,取,主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3截面边跨中弯矩支座B弯矩中间跨中弯矩支座C弯矩弯矩207.21-292.03148.74261.3432.8532.85-259.18294.19(跨中) (支座)需设计受压钢筋需设计受压钢筋 选用钢筋222 + 225222和325+322222 + 225222和3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