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03358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董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别董大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别董大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别董大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别董大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董大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董大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董大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在国学课上已经学了十几首古诗了。今天好多老师想来听听你们背诵得怎样,你们能不能好好的把你们学的古诗展示给他们?(能)那好,一起来赠汪伦,这首诗写谁送谁啊? 女同学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又写谁送谁啊?男同学,该你们显身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是谁送谁啊?下面一首一大组背一句,送元二使安西,谁送谁?2、小朋友背得真好,老师们都暗暗夸你们呢。你们发现没有,刚才我们背的诗都有一个共同点,谁最聪明,发现了?(都是送别的诗)3、咱2.1班的小朋友就是聪明,一下就发现了。对,刚才我们背的几首诗都是送别的诗。板书:别送别这种情感自古就有

2、。现在科技发达,朋友分别了,可以打电话,网上视频聊天,或者坐汽车、飞机回来相聚。但是在古代,因为通讯、交通的不方便,离别容易相见就难了,于是,古人就把这种别离的愁思化作了一句句真情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他的好友叫(补板书:董大)二、了解相关背景,出示古诗1、董大?这个名字很奇怪吧?到底是个什么人呢?想知道吗?他是唐朝著名的琴手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所以又叫董大。董大虽然是个著名的琴手,可他生不逢时,因为当时唐朝全国上下流行胡乐,没有几个人去欣赏他的琴声。因此他倍受冷落,感到心灰意冷,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便决

3、定离开。也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好朋友高适赶来为他送行。(板书:高适)2、高适是唐代诗人。因为当官最大当到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真实而有气魄。3、高适又是如何为失意落魄的好友董大送行的呢?出示小黑板上的古诗。小朋友自己去看看吧。qinlhungynbirxn千里黄 云 白日曛,bifngchuynxufnfn北风吹雁雪纷纷。mchu qinlwzhj莫愁 前路无知己,tinxishurn bshjn天下 谁人 不识君。三、读古诗,学生字。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2、指名读(2生),评议(声音字音、流利、停顿、感情)3、齐读,女生

4、读,男生读4、看看这几个生字,能认识了吗。出示生字卡片“醺”“愁”:指名教读,齐读,大组开火车读四、理解诗意1、请大家再次回到古诗,借助注释,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同桌可以讨论讨论。2、好,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齐读)这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令人遗憾的,而此时天空也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看看描写了哪些景物?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生答师画横线(黄云、白日、北风、雁、雪。)(1)、黄云? 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点拔:当时他们是在塞外分别,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2

5、)“千里黄云”说明什么?天上一大片都是黄云。这千里黄云把“白日”也就是太阳都遮住了,太阳看起来都是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3)第二句“北风吹”,“雪纷纷”能理解吧?谁来说?(北风呼呼地吹,大雪纷纷地下)。(4)在这昏黄一片的天地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同学们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红笔圈出)它正迎着漫天的黄沙,迎着呼呼的北风,迎着纷纷的大雪勇敢的飞翔。(5)咱们把这两句诗再读读,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吧。再读一次,把这幅画面留在脑袋里。谁愿意一个人来试试。(这黄云好象没有千里/这雪不够大/提示生读出感情)(6)这恶劣的环境,就好像是董大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在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这只被北风和大雪包围

6、着的孤独的大雁。我们再来读读这两行,体会董大的心情。3、诗人高适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又是如何安慰他,鼓励他的呢?一起读后两句。(1)高适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他这两句话里还含着什么意思?(只要有能力,有信心,总能找到欣赏你才华的人,找到发挥你才能的地方)准备(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不会)(3)同学们,你们不知道,其实。诗人高适这时也是怀才不遇的时候啊!他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这时的高适也是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别董大共有两首,他在第一首中写道:“丈夫贫贱

7、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一个穷困潦倒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依然是那么自信,那么乐观!他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鼓励好友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4)感受着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此时此刻,董大又会对诗人高适说些什么呢?(你也要保重,继续努力不放弃,希望你有一天也会找到赏识你的人,)准备(5)是啊,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所以: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我们可以对他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也可以对自己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依然会对自己说:莫愁前路无知己

8、,天下谁人不识君。五、背诵古诗1、多么情深意重的一对好友啊,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们相互安慰,相互鼓励。(板书,鼓励)咱们一起把这首诗连起来读读,好好体会体会他们的深情厚谊。齐读2、和你的同桌一起背背这首诗。看哪些同学背得快。咱们来个比赛3、指名抽背。齐背。大组赛背。六、总结拓展今天我们复习了四首,学了一首诗。同是送别之诗,赠汪伦是以歌相送,是一曲李白、汪伦友谊的赞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相送,则更显深情;送元二使安西是以酒相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犹如一幅清新淡雅的画;今天学的别董大则是以话相送,它一改离别诗的悲伤情调,体现出好友豪放洒脱的情怀。他们同是送别诗,却各具特色。(一边板书:歌

9、目 酒 话)说到底,诗人是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板书:以心相送 以情相送)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 ,带着这份情来吟诵这五首送别古诗吧!起立背诵,每组背一行,李老师给你们读题目,你们接着背内容。生背诵同学们,古诗词是一个巨大的,丰富的宝库,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离别诗在古代诗词里占有很重的比例,比如李白的送别诗就大约有160首左右,约占李诗总数的六分之一。送别,已经不仅作为一种仪式,一个话题,它已经衍生成为一种“送别文化”。这里在给大家推荐两首送别诗,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把别董大抄下来后,再抄它们,课外去读读背背。出示小黑板上的诗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七、把别董大抄在国学本上板书设计; 话 别董大 高适 赠汪伦 歌 鼓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目 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送元二使安西 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