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03319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励志学习,达成目标。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备考复习体会(提纲)乌鲁木齐励志达教育考试研究中心各位老师大家好:受省教科所委托,在这里就中考备考复习的体会和经验与诸位老师和专家交流。不足之处请指正。 中考复习的目的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学会两种本领:一是对初中阶段学过的零星、分散的化学知识归纳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便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寻找解题思路,掌握思维。一、复习备考常备常新备考复习是一潭活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年年备考,年年新!为什么这样讲呢?1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深入,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提高。2。学生生源基础在变。3。我

2、省中考命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稳”字主要体现在重要知识点几乎每年都要考到,随之形成了稳定的题型、题量,使试卷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变”字主要体现在,逐渐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紧跟中考方向。总复习的整体构思 1、简明梳理基础知识,系统训练基本技能 2、科学训练思维方法,跨学科知识穿插渗透 3、熟练掌握解题规律,稳步提高迁移能力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拓展视野有机融合二、具体的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加强记忆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第一轮分章复习,夯实基础。时间大概是从4月1日到5月10日,计划用6周时间。各章课时安排:第一章、第二章 2课时;第三章

3、2课时;第四章3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1课时,有关方程式的计算2课时) ;第五章2课时;第六章2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材料的有关知识1课时,混合物计算1课时) ;第七章4课时(溶液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2课时,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课时) ;第八章4课时(构建知识网络1课时,练习与应用3课时);第九章2课时;第十章2课时学生虽然对书本知识经过一遍细致学习,但随学随忘或间断遗忘普遍存在,所以分单元、按章节的复习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中考复习中花费时间最长的。初三化学教材知识分为十章,其中第八章酸碱盐是本书的重点,第七章溶液是难点。在分层教学班的教学中,对于程度较好的

4、,新课上完后我安排直接复习第八章,然后紧接着复习第七章。内容由浅入深,知识由点到面,逐步提高其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对这两章知识理解透彻,避免因放得时间长而对这部分知识生疏。前六章知识的复习按顺序安排。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上完第十章后就按顺序从第一章开始复习,加强这些学生的基础,使这些学生在后续的复习中能跟上。将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具体要求是必须夯实基础、全面系统的让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网络、整理,而不是老师对知识点过一遍。教师注意章内知识网络,知识点与上下两册其他知识的联系。过课本为了节省复习时间和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章节复习时, 都要课前先留总结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看书和笔记归纳总结

5、本章节内容, 形式不限可以绘网络图。老师批阅、在课堂上展示, 老师点出关键及其考点不全的地方,学生补充、完善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 多让学生归纳 ,会促使他继续看书、看笔记, 得到知识的提升。 然后老师找出一些有关这类知识的练习题来检验学生掌握的结果。这种复习方法看似费时间, 实际事半功倍。知识网络要繁简适当,简单了概括不全,遗漏知识点;太繁太细了,提炼不够,学生记不住,笔记本都画不下。举例:碳知识网络(见投影)章节复习要点:每个章节先按教材顺序复习要点和考点, 突出“全”、“联”、“活”三个字,“全”就是复习时要细致准确, 知识点覆盖要全;“联”就是要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 分散的要联系到

6、一起; 如:第五章焦炭-第六章 炼铁原料;第六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第八章盐与金属反应。“活”就是通过专题训练使知识运用灵活化。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放在突出解决中考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上,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收集问题,为第二轮专题复习做好准备。在复习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反思和创新, 突出解题思路和思想方法, 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 过程和方法兼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合。为了上好复习课, 力求做到“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四必”, 即有发必收,有批必评, 有差必补。第二轮复习,分专题

7、复习。时间大概是从5月10日到6月5日,计划用4周时间。知识块有 考试说明中的五个版块, 身边的化学物质3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3课时、物质的化学变化2课时、化学与社会的发展2课时、科学探究2 3课时。化学计算2 3课时;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和时限性(复习时间短) ,按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将课本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编,以专题形式帮助学生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叠加、联系。通过对不同概念的糅合和不同类型知识的对比,从结构到性质、推论,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应用以及触类旁通的目的。专题划分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体现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可将初中化学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

8、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的发展、科学探究;每个大专题下又可分出若干小专题,如物质构成的奥秘又分为: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等。第二部分是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难点和常考点进行专题编排与设计。如:除杂专题、标签性试题专题、金属活动性属顺序专题、物质与离子共存问题、推断与鉴别。 。 。通过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此阶段练习的习题,要求形式多样、综合性强。同时,精心设计阶梯性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中自我解惑。化学基本计算专题1有关化学式的计

9、算: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综合计算可细分为基本计算含杂计算溶液配制分析表格数据计算用质量守恒找纯量计算有关标签计算分析图线计算举例重点讲解(见投影及附页化学计算专题二)实验探究专题教学中发现, 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中考质检反馈学生得分率低。初中热点探究问题清点1探究氧气的制法和性质问题探究催化剂的特征 探究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探究CO2气体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程度的探究 4金属性质的探究问题 5

10、探究溶液的有关问题 6碳与氧化铜、氧化铁反应后,对残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7探究生石灰、熟石灰变质问题8.酸、碱使指示剂变色问题 (1) 探究酸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指示剂变色?(2) 探究碱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指示剂变色?9.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有关问题:反应前忘了使用酸碱指示剂,探究反应进行的程度:(1)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2)酸过量(溶液呈酸性)(3)碱过量(溶液呈碱性)10探究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产物是什么?如何鉴别?命题重点科学探究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问题之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对科学探究计划的拟定;提出假设并用实验验证方案;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或改进;运用科学思路,总结方法和规律。命题

11、趋势主要有三种形式: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的结论;给出实验方案,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并改进实验方案;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根据不同内容提出不同问题。如: 根据实验现象怎样提问, 从实验操作中怎样提问, 从图象上怎样提问, 从条件上怎样提问。对于探究问题的猜想假设,教给学生猜想的方法, 不论他是怎样的猜想, 都要让学生说出猜想的依据。如: 根据粒子的种类猜想,( 盐酸中那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 , 根据元素的种类猜想(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什么气体) , 根据物质的成分猜想, 根据提示猜想等等。如复习金属性质时, 我

12、们设计了:“铁丝在纯氧中可以燃烧, 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就这一描述,你能想到什么? 有什么是值得你去探究的? 这道题,从现象上学生提出了“燃烧是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金属在氧气中燃烧是否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 ”、“什么样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火焰, 什么样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有规律吗? ”; 反应条件上提出了“铁生锈的条件有哪些?”、并联想到铜生锈的条件; 从实验操作上提出了“物质燃烧的着火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 提出问题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做出合理的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以往经验分析得出结论。值得注意的是: 课堂上设置的探究题题目不易太大, 教学中既要展

13、得开、也要收得拢; 在做完一个探究题后要让学生回想1 分钟; 老师还要点透这种类型题的解题方法以及其中的化学思想,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这样才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同一专题或知识点,应多出几种类型的习题,点出思路,让学生练习,是拓宽学生思维面,帮助学生提高应变能力的有效方法。如,复习空气成分室验: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初中化学重点学习了16种物质:四种单质(O2、H2、C、Fe) 四种氧化物(CO2、CO、H2O、CaO)、三种酸(HCl、H2SO4、HNO3)两种碱NaOH、Ca(OH)2三种盐( NaCl、Na2CO3、CaCO3 )其他专题因时间关系,在此不作多的介绍第三轮:综

14、合模拟练习、查漏补缺加强学生的应考能力 时间大概是5月31日到6月中旬,计划用3周时间。查缺补漏,反思基础知识;关注热点,强化规律技巧;调节情绪,提高应考能力。按三个步骤实施:1。模拟卷强化训练约十套(包括理化合卷练习)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如何答题,练习答题的技巧。2。收集学生普遍问题,编针对性习题训练。3。回归课本再一次的熟悉教材,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准备。三次模拟:(1)4月1日-5日,一模之前结束新课开始单元复习(2)5月10-11日,二模之前搞完单元复习开始专题复习(3)6月7日-8日,三模前后搞强化训练通过精选习题切实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1)化学用语的书写错

15、误(2)描述现象语言叙述不规范、错别字多(3)说理题题语言叙述不完整,表述不清。(4)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对某些新题中问题的指向不清楚(5)计算题格式不正确(6)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易错符号和汉字(见下图)常见的反应方程式错误收集3Fe+2O2点燃Fe2O3 K2MnO4 2KMnO4+MnO2+O22Fe+6HCl=2FeCl3+3H2 Fe2O3+4HCl=2FeCl2+2H2OFe +AgNO3=AgCl+ Fe NO3 Fe2O3+3CO高温Fe2+3CO2NaOH+CO2=Na CO3+H2O Cu+2HCl= CuCl2+H2NaCl+KNO3=KCl+NaNO3 CaCl2+H2CO3= CaCO3+HCl 在上面几个阶段的复习过程中,结合所用资料,精选一些练习题,一般都选08年各省市中考试题,或者将其改编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每依次训练是都要求学生像做考试题一样,规定时间内完成。做题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