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题.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03245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章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复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缆第三、四章复习题1、通常,油浸纸绝缘电缆的寿命为(C)年以上。A. 30 B .40 C. 502、XLPE绝缘电缆具有热屏障作用,因为半导电屏蔽层具有(A)。A.一定的热阻 B.一定的电抗 C.一定的电导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缆不宜采用(A)。A.品字形配置 B.水平迭置 C.分层垂直迭置4、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电树枝现象的特点是( B)。A.树枝少且较粗 B.树枝连续清晰 C. 树枝密集且不连续5、增大电缆间距主要是为了减小(C )。A .边缘效应 B. 集肤效应 C. 邻近效应 6、一般地,随着含水率增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体积电阻率( B )。A

2、.下降 B.不变 C .上升7、说明工程中电缆走向的地理位置的图纸,称为( B )。A.电气接线图 B.电缆路径示意图 C .电缆接地示意图8、钢带铠装电缆适合采用( C )敷设方式。A. 排管 B .高落差竖井 C. 直埋地下9、 单芯电缆绝缘层中最小电场强度位于( B )上。A .线芯中心 B .绝缘层外表面 C.线芯表面10、气体的击穿电场强度比浸渍纸( C )。A. 差不多 B. 低很多 C. 高很多11、电缆线芯采用紧压形的目的是( C )。A.减小绝缘厚度 B.减小电缆线芯外径 C.绝缘内部电场分布均匀12、油浸纸绝缘分相铅包电力电缆的结构特点是( )。A. 各导体屏蔽层外加了铅护

3、套 B.各导体绝缘层内加了铅护套 C.各导体绝缘层外加了铅护套13、电缆的优点之一是( )。A. 运行安全、可靠 B. 利于导体散热 C .电容比架空线小14、XLPE绝缘电缆能抑制树枝生长,因为半导电屏蔽层中加入( B )。A.阻燃物质 B.捕捉水分物质 C.抗腐蚀物质15、塑料电缆绝缘外无防水金属护套时,常采用(B )材料进行附件密封。A.金属密封 B.防水带及防水密封胶 C. 普通塑料16、电缆线路的缺点之一是( A )。A. 不易分支 B. 供电不可靠 C. 维护工作复杂17、电缆外护层的铠装类型、外被层和其他特征在型号中的表示次序是( A )。A .铠装类型、外被层、其他特征 B.其

4、他特征、铠装类型、外被层 C. 外被层、铠装类型、其他特征18、耐火电力电缆主要用于( C )。A .380V B. 1000V C. 10kV19、应用最广泛、结构最简单的电缆线芯绞合形式是( A )。A.简单规则圆形绞合 B.简单规则扇形绞合 C.简单规则椭圆形绞合20、对于( C )电压等级单芯电缆,不论其导体截面大小,采用相同的绝缘厚度。A . 3kV B. 10kV C .110kV21、油浸纸绝缘的导体屏蔽材料一般可以用( C )。A.半导电塑料 B.半导电橡胶 C.半导电纸带22、集肤效应系数的大小主要与( B )有关。A .线芯结构 B.线芯间距 C.线芯长度23、110 kV

5、交联聚乙烯电缆金属护套的短路容量不满足要求时,可增加( C )屏蔽层。A. 钢丝 B. 铝丝 C.铜丝24、6-35kV三芯交联聚乙烯电缆共用( )。A.中性导体 B.内护套 C.地线25、电缆铠装的作用是( B )。A.防潮 B.防机械外力损伤内护套 C. 防腐蚀26、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优点是( C )。A.价格低 B.具有高弹性 C. 耐热性好27、长期在直流电压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内( C ),影响绝缘性能。A. 积累空间电荷 B.存在集肤效应 C. 产生树枝老化28、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型号为( B )。A . YV22 B . YJV22 C.

6、VV2229、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电树枝现象的特点是( B )。A.树枝少且较粗 B.树枝连续清晰 C. 树枝密集且不连续30、铝芯电缆截面不宜小于( C )。A. 2mm2 B. 3mm2 C. 4mm231、电力电缆按导体芯数不同分为( C )种。A .3 B. 4 C. 532、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的设计范围包含( A )所涵盖的电缆工程总体内容。A.从电源站到受电站 B.从电源站到中间站 C. 从中间站到受电站33、敷设于配电装置内的控制和信号电缆应尽量远离( A )。A.继电器 B.机械机构 C. 避雷器34、在交流电压下,绝缘层电压分配与绝缘的介电常数( )。A.成正比 B.成反比 C

7、 .无关35、油浸纸绝缘电缆浸渍剂的体积膨胀系数比金属护套大,易引起金属护套( A)。A.塑性形变 B.弹性形变 C.其他形变36、我国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标称截面系列有(B )种。A .9 B. 10 C .11 37、电缆线芯常采用铜和铝,是因为它们的( A )比较高。A.导电率 B.导磁率 C.导热率38、目前,投入使用的直流电缆主要有( A )。A.充油电缆 B.橡胶绝缘电缆 C.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39、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水树枝现象的特点是( B )。A.树枝少且较粗 B.树枝连续清晰 C .树枝密集且大多不连续40、1kV四芯(等截面)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结构含有( A )。

8、A.钢带铠装 B .圆形中性导体 C. 加强层41、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外护套采用( A )材料。A. 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B. 沥青或油漆 C .铅或铝42、油浸纸绝缘统包型电力电缆的绝缘线芯连同填料扭绞成( A )。A.圆形 B.椭圆形 C. 扇形43、一般地,选择电缆截面需要考虑( B )等因素。A.额定电压、持续允许电流、允许压降 B.持续允许电流、短路热稳定、允许压C.额定电压、短路热稳定、允许压降44、用于输送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称为( A )。A .电力电缆 B.控制电缆 C. 通信电缆45、充油电缆加强层的材料通常是( A )。A.钢带或不锈钢带 B. 聚氯乙烯或聚乙烯

9、C.铝带或铅带46、当单芯电缆线芯外径与绝缘层外径之比为( B )时,导体表面最大电场强度最小。A. 0.25 B. 0.37 C. 0.4647、为了保证电缆有较大的载流量,要求其( )。A.耐低温性能好 B.耐压性能好 C.耐热性能好48、由于集肤效应的存在,导体的内电感( B )。A .不受影响 B.减小 C.增大49、铜护套适用于( )电缆。A.短路容量要求小的小截面B.短路容量要求大的小截面C. 短路容量要求大的大截面50、油浸纸绝缘统包型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为( B )。A .单芯独立使用 B. 多芯共用 C.两芯共用51、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优点是( C )。A.耐电晕 B.耐低温 C

10、.不易燃52、在直流电压下,电缆绝缘层击穿场强随温度上升而( B )。A.不变 B.下降 C .上升53、XHF型电缆不具有( A )能力。A. 承受机械外力 B. 防燃 C. 防腐蚀54、油浸纸绝缘分相铅包电力电缆的结构特点是( )。A. 各导体屏蔽层外加了铅护套 B.各导体绝缘层内加了铅护套 C.各导体绝缘层外加了铅护套55、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的金属护套常用( C )材料。A .钢或铝 B .铝或铜 C.铝或铅56、电缆型号YJV22-8.7/10-3240-600-GB12706.3中,240表示( B )。A. 额定电流 B .标称截面 C. 长度57、我国380V35kV电力

11、电缆标称截面系列有( B )种。A .11 B. 19 C. 4358、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电气性能受( C )影响很大。A.电缆结构 B.导体形状 C. 工艺过程59、一般地,随着温度升高,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绝缘材料的击穿场强( A )。A.下降 B.不变 C .上升60、橡胶绝缘电缆的优点是( C )。A .耐电晕性能好 B.具有高弹性 C. 90以下具有热稳定性61、有些使用场合对电缆外护层的抗拉强度要求较高,如( A )。A. 电缆竖井 B.电缆沟 C. 直埋地下62、对于绞合线芯电缆,为了减小集肤效应的影响,需要线芯采用( A )结构。A .分裂导体 B.大导体 C.合金导体63、ZQ

12、02和ZLQ02型电缆能敷设于( B )环境。A .土壤 B. 严重腐蚀 C. 水下64、为减小电缆金属护套边缘的电场强度,可减小( C )。A.绝缘层材料相对介电常数 B.半径 C .周围媒质相对介电常数65、油浸纸绝缘电缆的优点是( C )。A .价格低 B.弹性好 C.耐热性好66、某检修工在制作电缆中间接头时未将绝缘表面打磨光滑,则运行中电缆将存在( ABD )隐患。A.绝缘击穿 B.局部放电 C .机械强度不足 D.电晕放电67、邻近效应系数的大小主要与( B )有关。A .线芯的绝缘 B.线芯的直径和间距 C.线芯长度68、6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绝缘屏蔽层外的金属带屏蔽层的作用是(A )。A.电磁屏蔽 B .使导体与绝缘层良好接触 C. 承受短路电流69、电缆绝缘层的利用系数是指绝缘层中( A )之比。A .平均电场强度与最大电场强度 B.平均电场强度与最小电场强度 C .最小电场强度与最大电场强度70、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