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子午线轮胎教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97142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钢子午线轮胎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钢子午线轮胎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钢子午线轮胎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钢子午线轮胎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钢子午线轮胎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钢子午线轮胎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钢子午线轮胎教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钢子午线轮胎培训教材目录 第一章概论2 第一节轮胎发展简述2 第二节轮胎的分类2 第三节轮胎的构成2 第四节轮胎的标志3 第五节汽车轮胎的作用和基本要求4 第六节部分常见的轮胎术语定义4 第二章子午线轮胎发展史及现状5 第一节子午线轮胎发展简史及现状5 第二节子午线轮胎的优越性5 第三节怎样发挥子午线轮胎的优越性6 第三章全钢子午线轮胎6 第一节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基本结构6 第二节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标志介绍8 第四章全钢子午线轮胎制造工艺特点及工艺流程9 第一节全钢子午线轮胎制造工艺特点9 第二节全钢子午线轮胎制造工艺流程9 第五章全钢子午线轮胎制造工艺11 第一节配料和混炼胶制造工艺11 第

2、一节胎面等部件压出制造工艺14 第一节钢丝帘布压延制造工艺15 第一节纤维帘布覆胶压延制造工艺16 第一节0带束层压出制造工艺17 第一节型胶压延制造工艺17 第一节窄的覆胶纤维帘布和窄胶片的制造工艺18 第一节钢丝胎圈制造工艺18 第一节钢丝帘布裁断工艺18 第一节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工艺20 第一节全钢子午线轮胎外胎硫化工艺22 第一节外胎成品的外观、X光透视作检查和修补24 由于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设备精度高,生产加工工艺要求高,所以必须需要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轮胎发展简史 轮胎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是汽车的腿。 橡胶的空心轮胎在110

3、年前,人们还以为不过是个空想的笑语,而现在,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上,轮胎起到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设计理论与方法、原材料应用、工艺设备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开发。 1845年美国人发明了用橡胶和皮革制成的简易充气轮胎,并装在马车上,制成这条胎的重大意义是向人们提示。 压缩空气充入弹性胶囊可减轻车轮在转动过程中震动和冲击,这个原理至今仍被广泛地利用。 1888年英国人邓录普制造了第一批充气轮胎,不久又制造出带有气门嘴的充气轮胎。 1890年巴特莱先后解决了内胎、钢丝圈,使轮胎可箍紧在轮辋上。 1892年,帘线的出现(骨架材料),这是轮胎发展史上重大的突破。轮胎使用帘线作为骨架材料的发明

4、。 1、大大地改变和提高了轮胎的质量。 2、扩大了轮胎的品种。 3、使外胎具备了模制的可能性。 1895年出现了汽车,由于汽车的出现,开辟了充气轮胎的使用范围。 1895年制造出汽车用样品轮胎,1899年生产出小型汽车轮胎,但只能在好路面上行驶。1908年1912年这个时期轮胎开始有了几个显著的变化: 1、胎面/胎冠区域采用花纹,开始了轮胎花纹的历史。 2、增加了轮胎断面宽,允许采用较低的气压,以获得较好的缓冲性能。 在1913年以后的十多年中,又发明了帘线、瓦斯炭黑和无机、有机等配合剂,并相继用于轮胎生产,轮胎制造工艺日趋完善,产量与日俱增,这一时期可称为轮胎工业发展的初期。 后来,又出现了

5、人造丝,新型轮胎骨架材料的出现,使轮胎的强度增加,负荷能力提高,使用寿命长。 1938年,又研制了钢丝帘线并用于生产轮胎,称为“钢丝胎”。 1942年,又发现了尼龙纤维帘线,由于高强力的帘线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轮胎结构的重大改进。 1913年,英国的格雷和斯洛伯发现了子午胎并申请了专利。 1948年,法国米西林首先生产制造出子午胎,关于子午胎发展历史在第二章中讲。 第二节轮胎的分类 轮胎的分类有多种,现只介绍按轮胎的用途和按结构两种分类。 一、按轮胎的用途分类: 1、机动车:(1)载重汽车轮胎(2)轿车轮胎(3)农业轮胎(4)工程机械轮胎(5)工业车辆轮胎(6)摩托车轮胎 2、非机动车:(1)

6、搬运车辆轮胎(2)力车轮胎 3、特殊用途:(1)航空轮胎(2)炮车车辆轮胎(3)坦克车辆轮胎 二、按轮胎的结构分类: 1、斜交结构2、斜交带束层结构3、子午线结构 第三节轮胎的构成 轮胎装配在金属轮辋上,一套由3件组成A、外胎B、内胎C、垫带。 一、外胎(斜交胎) 1、胎面定义:即行驶面,有一定的断面形状,有花纹。 作用:(1)保护胎体冠部的胎体帘布层、缓冲层免受损伤。 (2)使轮胎与地面之间有很好的抓着力,避免轮胎的纵横滑移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 2、胎侧定义:轮胎胎肩到胎圈之间的部分覆盖在侧面的胎体帘布上。 作用:(1)保护胎侧帘布不受机械损伤和潮湿的侵蚀。 (2)防止帘布层的老化。 3、缓

7、冲层定义:胎体帘布与胎面之间的中间层,由胶帘布层与胶或仅由胶层构成。 作用:(1)部分吸收轮胎行驶作用的冲击。 (2)加强胎面与帘布层的结合。 (3)承受由于轮胎滚动、牵引、制动、侧滑所产生胎面与胎体间的剪切应力,并保护帘布层不因应力集中而早期损坏。 4、胎体:两边固定在钢丝圈上,外胎承受内压和负荷的一层或多层帘布层相互交叉重迭而成的结构,其帘线排列方向与胎冠中心线呈小于90的结构,此称为斜交胎胎体。 作用:(1)保证外胎有必要的强度和承受一定的气压和负荷。(2)承受外部的冲击。(3)固定外胎的外缘尺寸。 5、胎圈:由钢丝圈和挂胶帘布等组成,将胎圈固定在轮辋上的部分。 作用:稳固地把轮胎固定在

8、轮辋上,防止由于充气压力和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使汽车在行驶时不发生摇晃。 第四节轮胎的标志 轮胎规格标志有三种:A公制(m)B公英制混合C英制 轮胎的规格标志: 如:9.00-20-14PR “”为斜交胎的符号。 “9.00”轮胎的名义断面宽(单位英寸)。 “20”轮辋的名义直径(单位英寸)。 “14PR”-14层级(数字越大,表示负荷越大)。 如:11R22.5(表示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R”为子午胎的符号。 “11”轮胎的名义断面宽(单位英寸)。 “22.5”无内胎轮辋名义直径(单位英寸)。 如:275/80R22.5 “R”为子午胎的符号。 “275”轮胎的名义断面宽(单位mm)。 “8

9、0”“H/B”(高宽比)0.8(属于80系列)。 “22.5”无内胎轮辋名义直径(单位英寸)。 第五节汽车轮胎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一、轮胎的定义:轮胎为汽车与道路之间的圆形弹性连接体,是汽车的行走结构。 二、轮胎安装在汽车的作用: 1、承受汽车和它所载重量,此行为称承载能力。 2、向地面传递汽车驶动、牵引、加速、转向和刹车的作用力,如:驱动力、牵引力、制动力和转向力等功能。此称为适应汽车动力性能要求,使汽车运行的能力。 3、能使汽车在各种气候、路面和速度条件下驾驶自如、操纵稳定和高速安全的功能,此称为安全性。 4、缓冲震动,减少噪音,乘座舒适的功能,此称舒适性。 三、汽车和高速公路的发展对轮胎的

10、质量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基本要求: 1、高负荷能力和很好的缓冲性能力。 2、大的牵引力和很好的刹车能力。 3、良好的转弯能力和方向稳定性能力。 4、好的耐磨性能及耐久性能。 5、安全性及低滚动阻力。 第六节部分常见的轮胎术语定义 一、外胎:承受各种作用力的轮胎外壳体。 二、内胎:用于保持轮胎的内压,带有轮胎气门嘴的圆环形弹性体。 三、垫带:用于保护内胎着合面不受轮辋磨损的环形带。 四、斜交轮胎:帘布层和缓冲层各相邻帘布交叉且与轮胎胎冠中心线呈小于90排列的充气轮胎。 五、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层帘线和胎冠中心线呈90排列,并以带束层箍紧胎体的充气轮胎。 六、轮胎规格:由轮胎的名义断面宽、名义高宽比

11、、结构代号和轮辋名义直径负荷所表示的轮胎标志。 七、轮胎各部件名称定义: 1、胎冠:外胎两胎肩之间整个部分,包括胎面带束层或缓冲层和帘布层。 2、胎面:外胎胎冠部位,即带束层或缓冲层上的外胎胶层。 3、胎肩:胎冠与胎侧最上面一条防擦线之间的过渡区。 4、胎侧:胎肩到胎圈部位的轮辋装配线(防水线)之间的部分。 5、胎圈:是轮胎安装在轮辋上与轮辋接触的部分。 6、胎趾:胎圈内侧尖端部位。 7、胎踵:胎圈外侧与轮辋胎圈座圆角接触部分。 8、胎里:外胎两胎趾之间的内表面。 9、密封层;外胎两胎趾之间的耐透气胶层。(内衬层) 10、胎圈补强层:起加强胎圈的作用而贴在胎圈部位的纤维或钢丝帘布层。(钢丝子口

12、包布第二章子午线轮胎发展史及现状 第一节子午线轮胎发展简史及现状 1、子午线轮胎有:(1)全钢子午线轮胎(载重胎) (2)半钢子午线轮胎(轿车胎) (3)全纤维子午线轮胎(部分低速或拖拉机胎) 子午线轮胎:胎体帘线排列方向象地球子午线一样,以轮轴为中心,从一个胎圈到另一个胎圈径向排列,带束层帘线虽然是斜向交叉排列,但与胎冠中心线呈很小的角度。 子午线轮胎自1913年两位英国人提出结构设想至今其发展历史也有90年了。 子午线轮胎尽管在1913年就有了发明专利权,但直到1948年才由法国米西林公司首先研制成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一经问世,由于它具有比传统的斜交胎滚动阻力小,生热低,高速耐磨寿命长

13、,安全舒适等无比的优越性,很快受到了各汽车公司和用户的欢迎,故子午线轮胎发展很快,并成为斜交胎更新换代的产品。 现在,先进国家的轮胎子午胎,轿车胎达到100%,载重胎达到80%以上。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全钢子午线轮胎,并试产出全钢子午线轮胎,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未形成生产高质量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远不如美国和日本,直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的轮胎公司开始陆续从国外引进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其间,经过10多年的消化吸收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技术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产量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2年国内已有十多家轮胎公司生产全钢子午线轮胎,其产量超过了600万条/年。 第二节子午线轮胎的优越性 子午线轮胎有九个方面的优越性: 1、子午线轮胎的耐磨性好。 2、子午线轮胎的滚动阻力小、节油。 3、子午线轮胎的牵引力和刹车性能好。 4、子午线轮胎的转弯能力大。 5、子午线轮胎的噪音小。 6、子午线轮胎乘坐舒适性能好。 7、子午线轮胎使用寿命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