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971115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洛克艺术大师伯尼尼雕塑作品浅析摘要:伯尼尼是世纪巴洛克雕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的雕塑作品热情奔放而富于戏剧性,强烈的动态具有旋风般的力量,在雕塑上发展出一种奇特的空间关系和幻觉效果。本文结合巴洛克艺术的时代背景,希望通过分析鉴赏伯尼尼的代表性雕塑作品而使人领略到艺术大师饱满的创造热情和艺术追求,并总结出其雕塑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关键词:伯尼尼,巴洛克艺术,雕塑,心醉神迷的圣特瑞萨引言:在动荡的十七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两个最著名的艺术家,一个是命运悲惨的卡拉瓦乔;一个是“一生显贵”的伯尼尼。在这一时期内,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建筑、音乐和雕塑等等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景象,

2、以及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在涌现的大批艺术家中,伯尼尼便是当仁不让的最著名的巴洛克雕塑大师。1.伯尼尼与巴洛克艺术文艺复兴艺术是优美而雅静的艺术,欣赏它,我们能感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美。比如哀悼基督超脱沉重的主题,给人以宁和静雅的美感,静谧的形象中表现出真实的情感,让人心如止水。而巴洛克是变化的艺术,从中感觉到的是矛盾的力量。它刺激我们的感情,引诱我们进入恍惚、陶醉的境地。而巴洛克艺术中最令人感到它的力量的就是雕塑家伯尼尼。乔凡尼洛伦茨伯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他生于1598年,在82岁生日的几天后去世。伯尼尼和文

3、艺复兴时期的那些全能型的天才类似,也是一位多面手,除了雕塑以外,他还精通建筑、绘画、制图、舞美和烟火,甚至还是剧作家。他的雕塑手法除了造型准确并充满力度和动感之外,尤其擅长表现完美的质感,从皮肤的柔软到衣料的顺滑无不纤毫毕至、栩栩如生。2.伯尼尼的雕塑作品伯尼尼有一句关于艺术的格言:一个不偶尔破坏规则的,就永远不能超越他。伯尼尼并不盲从于前辈的脚步,他创造力饱满,在雕塑和建筑上成就辉煌,他继承了文艺复兴富于创造力的、勇于进取的传统并将创造艺术史上的又一个辉煌。有人曾形容伯尼尼切割大理石就像切割奶酪一样,这位17世纪最具盛名的雕刻家是米开朗基罗真正的后继者。在他灵巧的刻刀下,石头表现成为世界上最

4、柔软的材料,它像众生一样具有了脉搏和生命,像丝绸一样流动,并且似乎轻易就能飞走。他的雕塑作品看起来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仿佛他们会在你的耳边低语。2.1大卫(1623)【图1】大卫是伯尼尼早期的代表作品。描述的是大卫将要向巨人歌利亚投掷石头的一刻。雕塑的表情十分激动,它的动作关系,以及视线关系,令空间向外申延。在大卫像的雕塑过程中,伯尼尼对其赋予了感情,与米开朗基罗的同名作品不同;前者的作品是动感的,而后者似乎是准备采取行动的姿态。其扭曲的躯干和紧皱的双眉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积淀下的巴洛克艺术特点。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大卫的英雄本质,而伯尼尼抓住了大卫的英雄气质的瞬间。他嘴唇紧咬,全身充满了愤怒的力

5、量,给人以一触即发的感觉。这种姿势使人本能地感觉到大卫对面存在的敌人,而且会产生错觉,仿佛石弹很快就会脱弦飞出。雕塑的动感使人感到情景的紧迫性,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置身于雕塑的世界之中。作品在形式上抛弃了古典主义均衡、冷静的旋律,在强烈的动作中呈现出生命力的激发和张扬。【图1】2.2阿波罗与达芙妮(16221624)【图2】这是伯尼尼另一件体现出运动与激情完美结合的作品。它取材于希腊神话,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爱神丘比特为了向阿波罗复仇,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射向了他,使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同时,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姑娘对阿波罗冷若冰霜。当

6、达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罗在追她时,急忙向父亲呼救。河神听到了女儿的声音,在【图2】阿波罗即将追上她时,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这部作品具有曲折的故事性,伯尼尼采用绘画的造型手法塑造了一个具有戏剧性效果的群雕,这是雕坛的空前创举。雕塑采用对角线构图【图3】,抓住了阿波罗刚要触摸到女神身体时,女神变成月桂树的瞬间,极具动态和故事性。作品人物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传递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达芙妮的身体已开始变成月桂树,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但达芙妮的整个身体仍具有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成了优美的s形。她侧着头

7、,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具有使人怜悯的感觉。阿波罗眼睁睁地看到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直线,使整个雕像有一种动荡的感觉,充满了表现力。【图3】2.3心醉神迷的圣特瑞萨(16471652)【图4】【图4】这是一座祭坛雕塑作品,此祭坛中心雕塑高3.6米,雕塑的主体是一个小爱神和修女圣特瑞萨。特瑞萨是世纪时西班牙的一个修女,少年时因患了癫痫,就潜心修炼,事奉上帝。每当病发时,人就失神落魄,脑际幻觉丛生,出现很多奇迹,清醒时就回忆记录下来,一直流传于民间。教会便利用她的病态回忆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

8、,并把这位修女封为圣徒。伯尼尼运用他那熟练的大理石雕凿艺术,把特瑞萨作成在昏迷中祈求爱欲的神姿:她的手脚松垂,身子横卧在云中。她脸色苍白,嘴角微启,两眼轻合,在朦胧状态中似乎梦见了一个小爱神模样的少年天使在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图5】这是特瑞萨在她的笔记中的自述。笔记中还写道:“我感到这支箭头已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好象在抽我的心那样这时我感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我很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特瑞萨在雕塑家手下成了一个象征性形象。他刻画出了笔记里所写的那种少女复杂的内心感情。把神秘的病态变为一个在朦胧意识下女性对爱与欲的痴迷状态。她的昏迷与神智失控,是少女思春的典型体现。雕塑

9、家用坚硬的石块表达出女人心灵底蕴,但这一切是在神秘的宗教外衣下伪装了。这确是一件独特的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的作品。在意大利,当时禁欲主义的痛苦折磨着无数渴求幸福的少女。伯尼尼洞察到这个“圣女”心灵深处的欲望。那个象征幸福的小天使以一种优美的舞蹈动作,把箭刺向特瑞萨,他与特瑞萨的仰卧姿态构成了和谐的节奏,即痛苦与幸福即将碰撞、两种感情就要交融前的节奏。观者如了解这一点,鉴赏时便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伯尼尼领悟到特瑞萨的笔记中的“刺透了心”的内涵乃是少女渴求爱情的秘密,而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秘主义。【图5】伯尼尼那圆熟的雕刻技巧尤其表现在与真人等比例大小的圣女雕像复杂的衣褶上。大面积的皱襞与下面表现云朵的

10、细节,大大减轻了大理石的沉重感,一切似乎都在飘浮着。巴洛克雕刻的装饰特点,人体动作的复杂曲线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在此得到完美的体现。当这尊组雕被安置在祭坛上时,上部还加了一束镀金的金属条。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金属条的反光正洒落在雕塑上,增强了雕像的戏剧性效果。心醉神迷的圣特瑞萨可以说是伯尼尼雕塑艺术的一大里程碑,作品中融入了生动的内心写照,人性的渴望超越了宗教的题材而流露出理想和情感的追求。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标志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极盛阶段。2.4四河喷泉(1651)【图6】【图6】伯尼尼在园林雕刻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他设计的具有宏伟风格和宗教幻觉气氛的四河喷泉就是一例,他把水的喷射带

11、到了城市广场,将岩石和异国的棕榈树组合在一起,象征水的源头来自远方。岩石中有一方尖碑,水从中间流出,显得十分壮观, 喷泉雕塑的底部是四座由伯尼尼的学生完成的巨人雕像,分别象征着当时西方所了解的世界上四大洲的四条主要河流:多瑙河、恒河、尼罗河和拉普拉塔河。巨人身边伴随着来自各洲的代表性猛兽,多瑙河表示欧洲;恒河与盘绕在舵轮上的蛇代表亚洲;代表尼罗河的人物造型遮住了头部,暗喻当时还不清楚尼罗河源自何处;手部举起来的人像代表拉普拉塔河,象征美洲。而中央簇拥的假山和方尖碑则寓意着天主教在全世界的胜利。【图7】多瑙河伸出她的双臂迎向一面盾牌,盾牌上刻有圣彼得的钥匙和三重王冠,还有象征英诺森十世的徽章,三

12、朵百合和一只代表圣灵的鸽子。恒河是个身材魁梧的老人,手持长长的船浆,斜身侧坐,目视远方,象征恒河之水渊远流长。尼罗河的头上罩了一块面纱,暗示当时的欧洲人还不清楚尼罗河的源头,认为她充满了神秘。拉普拉塔河的身边有一些钱币,象征新大陆充满了巨大的财富,他的眼睛注视着方塔塔尖上的鸽子,似乎表明天主教必将统治美洲。四个巨人像是随便坐在假山上,神态自然,水柱从各个假山缝隙和泉眼中不规则地流出,有的急剧,有的舒缓,在日光照射下,色彩璀璨夺目,使整个喷泉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图7】3.结语伯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和

13、不安的感觉。伯尼尼刻划的人体的数量上不亚于米开朗基罗,而他更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和人体在激烈的运动之中。从其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古典主义传统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希腊化时期的风格,很明显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响。当组雕阿波罗与达芙妮完成后,伯尼尼赢得了整个罗马的赞美,连一些宗教界的高级人士都为之感动,其中包括不久后成为教皇的乌尔班八世也对伯尼尼大加赏识。后来,他进入教廷,受教皇之托,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尤以雕塑和建筑为最。在其作品中普遍显示出巴洛克艺术的综合性、豪华性、装饰性、戏剧性等特点。祭坛雕塑心醉神迷的圣特瑞萨的成功,标志着伯尼尼雕塑的顶峰的到来。在这件作品中,伯尼尼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它

14、反映了人的尊严、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是伯尼尼创作中的积极成分,也是与一般的巴洛克艺术的不同的地方。参考文献:【1】王端廷 著:西方美术史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宇文鸿吟,何崴 著:欧罗巴的苍穹下:西方古建筑文化艺术之旅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3】陈志华 著: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4】王瑞芸 主编:巴洛克艺术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5】廖建平 湖南城市学院:西方美术史课件 。【6】蒋铁骊 编著:贝尼尼1598-1680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7】海蓝 等 著:图说西方雕塑艺术 ,上海:上海三联书社书店,2009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