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公开课.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967169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山子传公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方山子传公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方山子传公开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方山子传公开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方山子传公开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山子传公开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山子传公开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山子传 苏 轼授课人:杨世亮 课时安排:1授课时间:2011年10月10日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2、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教学难点:深层理解打动作者的方山子的“异”的内涵。教学方法:诵读、自主合作学习、设问、交流讨论、点拨。一、导入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说“越是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一起“乌台诗案”,把苏轼贬到黄州。人生失意的时候,生命该如何取向和选择

2、?文中的方山子给出了一份答卷,而且这份答卷感动了大文豪苏东坡。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是怎样的一份答卷。二、作者与传主简介1、作者简价(略)2、方山子:课本注释宋代陈慥,号方山子,别号龙邱先生,晚年隐居于河南湖北的光州黄州一带。苏轼在陕西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方山子的妻子柳氏非常厉害并且爱吃醋,常常当着客人的面与方山子争吵,让他下不了台。苏轼曾写诗嘲笑方山子说: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积累文章基础知识1、齐读全文,梳理课文的基本内容。2、理解、积累有代表性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1)通假字(略)(2)

3、古今异义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流传下来的样子人死后留下的画像或照片 )(3)词类活用余既耸然异之( 意动用法 )见方山子从两骑( 使动用法 ) 岁得帛千匹( 名词作状语 )亦足以富乐( 使动用法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过岐亭,适见焉,(恰好、正巧,副词)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假使 )(5)解释“而”的用法和意义何为而在此( 转折连词,却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转折连词,然而 )使骑逐而射之( 并,接着,表承接连词 )(6)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然终不遇 ( 被动句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判断句,

4、宾语前置 )徒步往来山中( 省略句 ) 庵居蔬食( 宾语前置 )鹊起于前( 状语后置 )四、通读全文,挖掘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牵一发动全身,层层追问,从而解读文本)。师:“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1、由这句话我们知道方山子本来不应该生活在这穷山中,是什么原因使他来到穷山中?:他不得志,壮志未酬(“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与作者被贬、被迫无奈来到黄州不同)。2、这样一个少年习武壮年读书的文武全才,却壮志来酬,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这是生动传神的人物

5、细节描写。笑而不答是因为方山子与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方山子是过来人,他熟悉世道黑暗腐败,所以见怪不惊,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奸佞小人的蔑视。):朝廷腐败,社会黑暗。总结1 世道浑浊,人生不遇,壮志未酬,方山子不愿随其流而扬其波,于是舍弃世俗中熙熙攘攘的显闻、富乐,选择回归与世无争的大自然,回归能让心灵自由的穷山中,回归生命本身。这种人生选择和生命价值的取向惊世骇俗,与众不同。这是方山子“异”于常人的第一层含义。3、在文本中,作者在“异之”之前加了一个修饰词“耸然”。这是一个表达程度的修饰词,说明方山子之“异”还有更让作者感到惊讶的内容。方山子生活在穷山中的精神面貌如何呢?怡然自得,自

6、由自在,自我满足(侧面烘托: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总结2 做出舍弃富贵,甘守清贫的选择对于通俗意义上的人已经不容易,而能在清贫中活得怡然自乐,活得洒脱满足则更加难能可贵。这是方山子之“异”的第二层含义,他安贫乐道,活出了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4、为了突出方山子“异”于常人,文章在第四段交代了他家世背景,而对于这种“异于常人”,作者在第四段的最后一句“此岂无得而然哉”和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什么态度?:表达了对方山子及其志同道合的所谓的“异人”们的欣赏、赞美之情。五、文章主旨讨论与归纳1.文章通过对方山子“异”于常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淡泊自守、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7、2.结合作者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文章也隐约地折射出同为不遇的感慨。写方山子不被提拔重用,写方山子不遇,也是在诉说自己被贬的委屈,是借他人之酒怀浇自己胸中之块垒。方山子让作者感慨,让作者感动,让作者失落的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安慰,作者在托文言志。六、小结对照方山子,作者找到了人生失意时的生命抉择。人生应该向方山子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该坚守生命的清白与达观。七作业:1.熟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翻译指定的句子。 2.预习庖丁解牛。板书设计:方山子传一、苏轼:此文作于被贬黄州期间方山子:陈慥的号,别号龙邱先生 “河东狮吼”人生选择二、方山子之“异人生境界1、赞美方山子淡泊自守的品德。三、主旨: 2、托文言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