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964853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2 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3 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太阳.地球的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教学难点】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教学课时】1课时【探究学习】引入新课教师活动:上节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有关知识,现在请同学们

2、回忆一下,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公式是什么?公式中的G又是什么?G的测定有何重要意义?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公式:F=G.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它在大小上等于质量为1 kg的两个物体相距1 m时所产生的引力大小,经测定其值为6.671011 Nm2/kg2。教师活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它对物理学、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对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

3、,人们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新课讲解一、“科学真实迷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科学真实迷人”部分的内容,思考问题1、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说明卡文迪许为什么能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2、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半径R =6.4106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在练习本上进行定量计算。教师活动:学生的推导、计算过程,一起点评。kg点评:引导学生定量计算,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二、计算天体

4、的质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天体质量的计算”部分的内容,同时考虑下列问题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求解天体质量的方程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其向心加速度,然后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进而列方程求解.2、从前面的学习知道,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而行星(或卫星)都在绕恒星(或行星)做近似圆周的运动,而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合力充当向心力,故对于天体所做的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只能是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这也是求解中心天体质量时列方程的根源所在.教

5、师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知识以及前面所学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加以讨论、综合,然后思考下列问题。学生代表发言。1.天体实际做何运动?而我们通常可认为做什么运动?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3.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其向心加速度有几种求法?4.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求出的天体质量有几种表达式?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5.应用此方法能否求出环绕天体的质量?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学生代表发言。1.天体实际运动是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而我们通常情况下可以把它的运动近似处理为圆形轨道,即认为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2.在研究匀速圆周运动时,为了描述其运动特

6、征,我们引进了线速度v,角速度,周期T三个物理量.3.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状况,求解向心加速度有三种求法.即:(1)a心=(2)a心=2r(3)a心=42r/T24.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结合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三种表述方式可得三种形式的方程,即(1)F引=G=F心=ma心=m.即:G(2)F引=G=F心=ma心=m2r即:G=m2r(3)F引=G=F心=ma心=m即:G=m 从上述动力学方程的三种表述中,可得到相应的天体质量的三种表达形式:(1)M=v2r/G.(2)M=2r3/G.(3)M=42r3/GT2.上述三种表达式分别对应在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角速度,周期T

7、时求解中心天体质量的方法.以上各式中M表示中心天体质量,m表示环绕天体质量,r表示两天体间距离,G表示引力常量.5.从以上各式的推导过程可知,利用此法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能求环绕天体的质量,因为环绕天体的质量同时出现在方程的两边,已被约掉。师生互动:听取学生代表发言,一起点评。从上面的学习可知,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时,只能求解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能求解环绕天体的质量。而在求解中心天体质量的三种表达式中,最常用的是已知周期求质量的方程。因为环绕天体运动的周期比较容易测量。教师活动:投影例题: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平均半径为1.51011 m,已知引力常量为:G=6

8、.6710-11 Nm2/kg2,则可估算出太阳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千克?(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分析计算,写出规范解答分析:题干给出了轨道的半径,虽然没有给出地球运转的周期,但日常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5天。故:T=365243600 s=3.15107 s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得:G=m故:M=代入数据解得M=kg=21030 kg教师活动:求解过程,点评。三、发现未知天体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发现未知天体”部分的内容,考虑以下问题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除可估算天体质量外,还可以在天文学上有何应用?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哪些行星?学生活动:阅读课文,从

9、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还可以用来发现未知的天体。2、海王星、冥王星就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人们是怎样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发现未知天体的?发表你的看法。学生活动:讨论并发表见解。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运动轨道与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轨道总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怀疑在天王星周围还可能存在有行星,然后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结合对天王星的观测资料,便计算出了另一颗行星的轨道,进而在计算的位置观察新的行星。教师点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用它可以来计算天体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来发现未知天体.【课堂训练】很多天体运动都可以

10、近似地看成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例1 已知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时间500s,地球公转轨道可近似看成圆轨道,地球半径为6400km,试计算太阳质量M与地球质量m之比? 跟踪练习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转其轨道半径的立方和运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即r3/T2=k,那么k的大小决定于( )A.只与行星质量有关 B.只与恒星质量有关C.与行星及恒星的质量都有关 D.与恒星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例2 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N,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a=1/2 g随火箭向上加速度上升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的相互挤压力为90N时,求此时卫星

11、距地球表面有多远? (地球半径R=6.4103km,g=10m/s2)估算天体的密度例3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个不知名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宇航员进行预定的考察工作,宇航员能不能仅用一只表通过测定时间来测定该行星的密度? 说明理由及推导过程.双星问题例4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例1 3105 B 例2 1.92km 例3 =3/GT2 例4 42r3/GT2 【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成就,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是(1)G(2)G=m2r(3)G=m 2. 很多天体运动都可以近似地看成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