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小结多篇范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96414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小结多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美术史小结多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美术史小结多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美术史小结多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美术史小结多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小结多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小结多篇范文(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美术史小结目录第一篇:中国美术史小结第二篇:中国工艺美术史小结第三篇: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小结第四篇:外国美术史小结第五篇:外国美术史小结正文第一篇:中国美术史小结一、仰韶文化的分期:早期半坡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二、 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 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3、手法:线描 平涂 综合陶器 -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按用途分3: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4: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4: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装饰纹样分 3: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山大本课题第1页共26页拟形陶 -指将器外形做成

2、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彩陶 -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山大本科题陶塑的创作手法分为:模仿性、幻想性、抽象性 山大本科题三、 黑陶艺术黑陶 -史前陶器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类,器物表面光洁,整体器形线条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 ?rsquo;薄光亮棱鼻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四、 雕塑与绘画新石器时代绘画形式:彩陶上

3、的绘画 岩画 地画 壁画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造型方法及特点 山大本科题1、采用间接打击石片法。2、石器类型丰富,形状对称,加工精致。中国岩画的艺术风格山大本科题在制作手法上大体上可分为刻、绘两种。北方岩画大都是刻制的 , 其手法有 3 种: 磨刻,线条无明显的凹陷 ,画面平整光洁;敲凿 ,用坚硬器物在岩石上敲击出许多点窝;线刻,似用金属凿头勾勒出形第2页共26页象轮廓,然后掏深线条。作品风格具有粗犷、简洁、明快的特点。南方岩画的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为矿物质颜料。色彩稳定,经久不变。有用手指蘸着颜料绘制的,某些较大的图形也可能是使用羽毛或其他工具涂刷的。表现手法古拙独特,画人物大都不表现五官,

4、只通过四肢位置以表现动作、体态和感情 ;画动物亦仅重点刻画出角、尾、耳等特征部位 ,即可辨认出是何种动物 .中国岩画在构思上天真纯朴,反映出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想像和美好的愿望。在造型上采用平面的造型方法 ,许多岩画往往是一些相互不关联的个别图像 ,即使是组成一幅画面的,也经常是一个个图形的重叠,而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画面采用垂直投影画法,视线与对象最富特征的面保持垂直,追求物体的正面显示。岩画在塑造平面图形时,很善于抓住物象的基本形,物体的结构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没有细节刻画,大都不画五官,这些粗制的图形中,却能描绘出生活的真实,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其中以动物形象尤为生动。这种原始形

5、态的艺术的特征是,对于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上粗犷手法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这或许是许多岩画至今仍有其生命力的原因。先秦美术(一) 青铜器概述青铜器 类别“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器、车马器”功用及其文化内涵第3页共26页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 zu)等。(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

6、、锄、镰、铲、斧等。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二)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特点一、 纹样类型饕餮、夔龙、夔凤、云纹、雷纹、乳钉纹饕餮纹 -又称:兽面纹 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兽。饕餮纹是一种图案化了的兽面,是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龙纹,图案取传说中龙的形象。蟠虺纹,以蟠曲的小蛇 (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蟠螭纹,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 (螭),张口,卷尾,蟠曲。象纹图案表现象的形态,有长鼻构成明显的特征。涡纹特征是圆形的几何图案,这是一个圆凸面上饰有水涡状线条的纹样。弦纹,纹形为凸起的横线,一般一道至三道。乳丁纹,纹形为凸

7、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云雷纹,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第4页共26页(三)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帛画画中人物为一宽袖长裙,合掌侧立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其上方画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只张举双足,身姿劲健,尾部卷曲的龙。所表现的是此女子的“灵魂”在被想像为具有神异力量的龙、凤引导下,升往仙境的情景。画面上墨笔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结合,使形象既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又生意盎然。理想化的凤鸟形象,是综合了自然界的雉、孔雀等羽毛华丽的鸟类特点创造而成,并赋予作为神灵的凤鸟形象以雄健奔放,轩昂非凡的气势。人物御龙帛画画中是一位头戴高冠,身穿长袍,一手握剑,一手拉缰,驾龙升天的中年男子形

8、象内容与上一人物龙凤帛画相仿,形式也近似,帛画,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战国时期帛画:都表达了,死者生前立场景或死后生者对死者的美好寄托,女的景物的为雉、孔雀等华丽的鸟类,男的舞剑、龙升天)。西汉马王堆帛画:天地人神混杂的图象山大本科题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而其中最令人动魄惊心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t 字形“非衣”,系驮侯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画面分天朝、人间、地府三段。天上为横幅,其余为直幅。分别以太一神、驮侯妻、祭祀者、合欢鳌为各段的中心。天界有扶桑树、第5页共26页九个太阳、嫦娥、新月,以及象征长寿的蟾蜍、白兔;

9、日月同辉,令人神往;天门有司命守卫。气界为驮侯妻缓行升天,吏前婢后,迎护隆重。人间双龙穿璧,象征幸福吉祥;家属聚集祭祀,祈求死者灵魂早归仙境。最底部合欢鳌背上大力神,双手、托着大地,孔武有力。全图内容丰富,想象瑰丽。(四)书法艺术甲骨文是殷代的古人在占卜时,写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可说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文字。山大本课题金文是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金文就像是装饰体。金文亦无大变化,跟前期比较起来,字势相近,但不如其雄健的风格。字体紧密而又疏落,字形方阔,极为优美。山大本课题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顾恺之 东晋最伟大的

10、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画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女史箴图共九段,内容是讲解诫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游丝描。洛神赋图是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而画的。创造了人神相恋的梦幻境界,用以抒发作者失恋的感伤。南朝人物画:第6页共26页陆探微的“秀骨清象”、“密体”,张家样(僧繇凹凸法 疏体)。谢赫“六法”谢赫的“六法”有什么意义?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1、气韵生动 2、骨法用笔 3、应物象形 4、随类赋彩 5、经营位置 6、传移模写“六法”。六法原先是绘画优劣的批评准则,后来成为中国画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a、气韵生动:原指

11、表现出对象的精神面貌,使作品具有生动的感染力。骨法用笔:指物象的结构和表现这种结构的线条笔法;应物象形:应对描绘对象的外形再现形象;随类赋彩:依据不同的对象色彩类别表现色彩;经营位置:构思和构图的谋篇布局;传移模写:临摹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b、谢的“六法”是在总结前人及当时的绘画创作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将之前散乱、模糊的思想系统化、明确化,确定为批评的准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画品专著。c、 “六法”本是人物画的品评和创作准则,由于这些准则的包容性、概括性,后来成为所有题材绘画的普遍指导原则,也成为整个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宗炳的画山水序有何意义?宗炳画山水序出现于公元 4

12、40年之前的南朝刘宋。他除了提出的近大远小透视原理之外,力倡山水画要体现圣人之道,而非消第7页共26页遣。画山水序既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最早将老庄道家思想贯彻到画论。后世山水画家、山水画论者几乎都以道家精神为宗旨,皆可归功于宗炳的影响。“山水以形媚道”、“卧以游之”、透视法。王微叙画有何意义?a、王微( 415453)在叙画中首先排除山水画的地图实用价值,认为山水画独立成科,且与易象同体,把山水画提高到圣人经典般的高度。b、提出书法笔势点划可用于山水画描写,这是后世书画相通论之始。c、提出“拟太虚之体”的“写心论”,与宗炳的“以形写形”相得益彰,影响至今。d、最后涉及山水画欣赏问

13、题。要求山水画“怡悦情性”,可称为文人画论之滥觞。魏晋绘画理论有哪些 ?(1)顾恺之提出了”传神”的理论,开始是指肖像而言,即图绘人物。要求能生动的传达其神情意态,后来传神一词被运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中,表现出事物的自然生机。(2)宗炳提出了”畅神”的绘画理论。(3)谢赫提出了绘画品评标准”六法”:1 。气韵2生。动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 4。随类赋彩。 5。经营位置。 6。传移摹写。第8页共26页“六朝三杰”指谁?六朝三杰是指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大家,若加上三国吴曹不兴并称六朝四杰;加上唐吴道子并称“画家四祖”。画史上把陆探微和顾恺之并称为“顾陆”属于“密体”画风。张僧繇、吴道子属于“笔才一二,象已成焉”的“疏体”画法。隋唐的绘画艺术(一) 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线描细劲坚实,设色浓重妍丽,造型中的观念性与“以神写形”的强化与夸张。阎立本的人物画有什么特色?阎立本乃世家弟子,承家学而在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