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找小鱼》.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96177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活动《找小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术活动《找小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术活动《找小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活动《找小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活动《找小鱼》.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活动找小鱼执教者:林双双设计意图: 设计中班美术活动找小鱼时,整个思路就是以两点为依据。鱼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我能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不见了”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好奇,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并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工具及载体,通过用蜡笔和水粉间的常用又独特的组合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鱼,从而培养

2、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直观教学和幼儿操作法相结合。活动目标: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感受用美术工具涂刷颜色的快乐。2、能大胆、快乐、轻松的作画,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活动准备:1、毛巾、颜料盘、水粉笔、白色蜡笔。2、PPT、轻音乐。3、人手一张白纸。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林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礼物。你们瞧,是什么呀? 2、师出示范图片:大海。 师:对了,大海。咦?大海里有小鱼吗?哪儿去了呢?师:我想它们一定藏起来了吧。 3、出示蜡笔、水粉笔:现在林老师要用两支神奇的笔把这些小鱼都请出来。请你们睁大眼睛一起来看看吧。一定要仔细看哦。二、观

3、察老师示范,学习“找”鱼儿。 1、先拿白色的蜡笔,在白纸上画好漂亮的小鱼和水草或泡泡。画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各种线条或图案来装饰这些小鱼。比如:直线、波浪线、小圆圈、小三角形等等。 2、蜡笔画好之后拿出水粉笔,蘸颜料,边上舔一舔,然后左手按住纸从左往右一层层刷,小鱼就出来了 师:刚才,老师把蘸了颜料的笔,往颜料盘边上舔了一舔。请你想想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请个别幼儿说说)”。(蘸太多,颜料水就会流下来弄脏我们的画)。 3、强调涂刷的方法: 师:颜料不要蘸的太多,我们从上面开始,左边滑到右边。画完第一层,再画第二层。 4、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指出有问题的地方和特别要注意的地方。5、师:大海里的水满

4、了,小鱼都来了吗? 6、总结: 师:其实啊,很简单。因为老师先用白色的蜡笔,重重的在白纸上画上水草和鱼儿。画好之后,拿起水粉笔,蘸上一点颜料,涂满整个白纸,这样,就把它们给变出来啦。白色的蜡笔画出来小鱼在白纸上看不见,因为颜色是一样的,后来刷上了颜料白色就看见了,小鱼也就出现了三、实际操作,学习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作画: 1、提出操作要求: 在涂色时,要填满整个鱼缸,但水分不能太多,以免颜料流出来。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在毛巾上擦掉。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四、欣赏作品,结束活动。 师:哇,小朋友们请来了那么多的鱼儿,真漂亮。现在林老师请你们回教室,把这个有趣的本领分享给更多的小

5、伙伴,好吗?活动反思:这是一节有趣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下面我为谈谈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缺点:一、优点: 1、改变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创造,教师不包办、不代替,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如: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我都非常注重幼儿的独立创作及对他们的作品赞扬。 2、能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兴趣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始部分,我采用了蜡笔和水粉的奇妙组合,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热情,从幼

6、儿专注的神情中我看到幼儿特别感兴趣,觉得很好奇,而“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活动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没有兴趣的活动不能使其目的落实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教学载体”而非幼儿内心真正的需求没有内驱力。 3、目标落实比较好,在各环节的设计上较注重其相接的紧凑性,环环相扣注重时间上的分配。 二、缺点: 本次教学活动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如我在幼儿操作部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而忽视了对幼儿作品相学的破坏,对作品的内容提升不够。 2、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指导语言不精炼,评析没抓住。3、在教具准备时稍有疏忽,颜料调制的太稀,使上色不够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