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弹力》导学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96146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弹力》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弹力》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弹力》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弹力》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弹力》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弹力导学案高一课题课时2.3 弹力课程类型新授课课程导学目标目标解读1.知道形变的含义及产生弹力的原因和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3.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理解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并能利用胡克定律解决相关问题。4.会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学法指导弹力的表现形式多样,但我们从本质上去分析它们却是一样的。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探究性实验的实施。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安排2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2025分钟,安排在课

2、内则只用15分钟左右。通过教材中“图2-3-1”让学生联想到许多物体有形变,可提出物体为什么会发生形变,让学生将列举的形变进行分类,指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图2-3-3”让学生了解产生弹力的条件、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关系等。课前准备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导 学 过 程 设 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联想“开运动会时有同学进行撑竿跳”的场景,设想如果不用撑竿还能跳那么高吗? “弹弓能将小石子弹出去”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受到了弹力

3、的作用,那么你们知道弹力的产生、大小、方向是怎样的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进一步的了解弹力,理解这些问题。图片展示第一层级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 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 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第二层级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1:形变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全面,总结问题。(1)分析冷轧钢板和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2)

4、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若给弓一个很大的作用力,会出现什么现象,根据生活经验,分析物体的形变的类型。(3)结合生活实例分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一定有弹力。口头表述主题2: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是对作图,及认图能力的考查,注意学生在解答时遇到的困难。(1)分析为什么成年人反而显得吃力,从而总结弹簧的弹力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2)根据数据作图,根据图像写出函数表达式,根据函数表达式分析常数的物理意义。口头表述、板书主题3:接触与弹力总结判断两者间是否存在弹力的方法。判断两小球与下面的斜面间是否有弹力作用,可用假设法。口头表述第三层级基本技能检测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特别

5、是各小组组长)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全,小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PPT课件拓展技能检测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主完成PPT课件记录要点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作笔记。PPT课件第四层级知识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PPT课件呈现感悟收获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案课外拓展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杆中的弹力可能不沿杆的方向PPT课件板书设计弹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