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行业行动计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95812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机器人行业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业机器人行业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业机器人行业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业机器人行业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业机器人行业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机器人行业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行业行动计划(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 年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推进和制造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工 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在中国制造 2025规划中提出,要 把智能制造最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 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 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产业和优势产业,提 质增效,由资本驱动型产业向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变。参与国家“一带 一路”战略,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 xx 省产业发展 规划,结合区域产业 xx 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 真贯彻执行。第一条 指导思路深入贯

2、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 求,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兼并重组、淘 汰落后和技术进步,着力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 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二条 坚持原则1、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 ,鼓励产学 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 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并推广关键共性 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应用进程,完善标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品牌 建设能力。3、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 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

3、作新模式,在全球范 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 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第三条 背景分析 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推进和制造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工 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在中国制造 2025规划中提出,要 把智能制造最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 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我国人力成本上升、工业机器人成本回收期的缩短、工业机器人 密度的差距都将维持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景气度,中国还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工业机器人国家。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机器人产能将成倍上升,但 竞争将进一步加剧。2016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 72426 台,

4、同比增长 34.3%。继 2014 年、2015 年的高增长后,2017 年全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依旧保持 高速增长。2017 年前 7 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 71631 台,同比增长 57%,预计 2017 年产量很快将突破 8 万台大关。随着机器人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 大的消费国。201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 5.7 万台,同比增长 56.2%,占全球总销量的 1/4。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机 器人应用人才的引进,预计 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也将突破 8 万 台。目前,我国高校和可研机构具备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转化成功、 产业发展、探索创新

5、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工业机器人市 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内相关机器人厂商竞争力,盈利能力正逐步加强。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 下降,未来“十三五”期间,机器人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国内机器 人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相对于服务机器人和商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还处于探索期,工业机器人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正进入全 面普及阶段。第四条 区位背景分析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投资、消费、进出口额分别增长XX%、XX%和XX%。登记失业率为XX%。居民消费价格上涨XX%。落实大规模减 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下降XX% (剔除政策性 减收影响,可比

6、增长XX%)。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 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进一 步解放思想、整顿作风、优化环境,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确保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 生产总值增长xx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当前时期,发展环境和形势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处于后 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贸易进入恢复性增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 新一轮产业革命,世界多

7、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 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档、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的新 常态,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 型,发展动力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同时,国家宏观调控由传统 强化需求端作用转向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在继续扩大投资、消费、出 口有效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土地、资 源、资本、创新等全要素的优化配置,以高质量的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或引导有效需求,建立供需匹配、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结构,推动经 济提质增效。总体判断,当前时期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地区建 设的机遇。未来五年,地区伴随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入驻企业的投产, 产

8、业集聚效益逐步发挥,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将逐步形成全市经济发 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政策平台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当地争取到 的国家级新区和众多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将在当前时期发挥 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三是创新驱动的机遇。创新驱 动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科技创新改革 试验区建设的扎实推进,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必将高效转化为 发展的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 企业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带来新的 发展动力和活力。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地区的发

9、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 产业布局不均衡。二是一产、二产、三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中 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能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 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规模小;服务业以传 统业态为主,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农业规 模小,加工转化水平低,增值链条短。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 体系不完善,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四是城市建 管水平较低。城市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支撑发展的综合承载力不强 尤其是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欠账大,畅交通、治污染任务艰巨,实现城 市科学高效管理任重道远。五是民生保障能力有待于提高。教育、卫 生、文化旅游

10、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较低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些问题和矛 盾必须在当前下大力气加以解决。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 引领作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推进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强劲动力。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产学研结合的 中试基地和共性研发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培育 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以企业为主承担重大 科技专项

11、等创新项目,鼓励大企业设立创投基金、创业创新平台、科 技创新中心等。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落实和 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 优惠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 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 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服务 业集群。鼓励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创新利益共同体。推 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 城市,努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五条 规划目标全行业实现主营业

12、务收入 xx 亿元左右,比 xx 年(下同)增长 xx% 年均增长XX%;完成增加值XX亿元,增长XX%,年均增长XX%;实现利 税XX亿元,增长XX%,年均增长XX%。第六条 主要任务规划(一)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产业行业去产能、供给侧改 革、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 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具体推进方案。(二)加强区域品牌整体推介发挥引导作用,聚集国内外优势企业,开展产品展示、专题推介 会、信息发布会,维护区域品牌,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商贸及会展活 动,通过专业策划,集中区域产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三)实施创新驱动,加强技术

13、创新加快实施产业创新驱动战略,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围 绕市场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大力进行引进技 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鼓励企 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或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共同组织攻关,提 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开发中心的投入,加快技术中 心人才的选拔培养,促进技术开发中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四)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 合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等于 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

14、第七条 实施保障(一)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国内外优秀产业人才从事 产业研究教学和创业工作。加强高校产业学科建设,支持与国内外知 名院校合作开展产业基础研究,培养产业领军人才。鼓励产业园区、 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开展产业从业人员在职培训。(二)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针对民营企业在载体建设、 创建品牌、引进人才、挂牌上市、设立研发机构、进口自用设备、融 资等方面需求,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执行和落实力度,健 全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组织力量开展 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坚决纠正政策执行和落实环节中的突出问题, 全

15、力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位。(三)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行业协会自主运行、有序竞争、优化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商 会参与制定相关规划、公共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业数据统计等事务。 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依规对行业协会加强 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四)加强技术指导各地应建立产业现代化专家委员会和关键技术人才库,负责对本 地区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方案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证把关。分层次培养 产业现代化领军人才、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产 业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各种类型的产教联盟,建设大批量的高 技能产业技术人才队伍。(五)开展宣传推广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产业现代化的

16、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广 泛宣传产业相关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认可度,营造各方共同关注、 支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产业现代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六)强化规划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和目标,合理布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强化规划指 导,加强协调配合,规范管理。加强产业市场监管,净化产业市场。(七)优化投资环境优化服务机制。完善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优化政策引导、市场 监管、质量监督服务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发展模式。根据规划产业布局,结合园区发展规划等相关规 划的实施,积极引导产业关联项目或企业向重点园区聚集,集群发展 加快编制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优化投资布局,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促成产业发展高地、成本洼地。优化配套建设。落实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相关配套建设,利用多 种合作模式,合作共建,推进项目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