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957256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陕西省镇巴县渔渡镇中心小学 马文铸一、 教材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第一节认识圆二、 设计思想教学指导思想:(1)以问题作为教学主线,在趣味性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中,展开探索,在实践应用性问题中感悟数学的思维与方法,培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2)以课堂作为教学的辐射源,通过教师、学生、多媒体多点辐射,带动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设计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

2、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乐于思考、尝试、质疑及应用整理知识、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彰显个性的空间,唤醒团队精神,互相协作,学有所得。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的基础。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本课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标准圆,并一步认识深刻体会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

3、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用网上搜索下载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圆形图片和用钉绳或圆规画圆的的动画录像等相关资料,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教学之前用网上搜索有关圆的认识的教案和课件作参考,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三、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己发现、探索知识过程中,

4、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关键,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也很重要。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一是体会圆的本质特征;二是会用圆规画圆。而理解同圆(等圆)中直径、半径的关系四、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五、 教学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六、 教学准备互联网上收集的多组图片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圆规、钉绳等。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

5、演示,初步感知。(1)同学们,老师手里藏着一样东西,想看看吗?(想)看,是一根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如果绳子的一端固定不动,把小球甩起来。猜想一下,你们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成什么图形?(圆形)老师甩一圈,看,成什么图形?(圆形)哦!小球运动的轨迹确实是一个圆形。(2)那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圆?(学生举例)2、欣赏图片,情境导入。(1)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课件出示):看,常见的钟面,光盘,水纹,还有硬币和车轮。这些物体上同样有圆,看一看,这些物体美不美?(美)是呀!正如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2)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最大的不同

6、是什么?你说,(边是弯曲的,没有角等)圆的这条边在数学上称之为“曲线”,因此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设计意图:复习旧知,通过生活中的圆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人文的思想,初步感知圆跟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1感悟画圆的方法要认识圆,我们先来画圆。好不好?(1)借助实物画圆。如果老师只给你一支笔,你能迅速地画出一个圆吗?那我们怎么画圆呢?(借助圆形物体来画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工具来画一个圆。开始!(找同学展示作品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2)用圆规画圆。a、第一次画圆。如果老师只给你一支笔,你

7、能迅速地画出一个圆吗?那我们怎么画圆呢?刚才有的同学说用圆规画圆。对了,圆规是画圆的工具,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用圆规画圆?(想)画完以后思考下面问题:用圆规画圆分哪几步?圆画在纸上的位置与什么有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好!开始!指名回答后老师示范操作。b、第二次画圆。如果掌握了画圆的技巧,你一定能画一个标准的圆。下面想不想再次用圆规画一个圆?(想)这次肯定比上次画得又快又好了,是吗?开始!(老师巡视)现在很多同学都能很快地画出一个圆。画好了吗?那就请同学们收起圆规放好。(3)用钉绳画圆。同学们,现在你们的体育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圆,他还会用圆规画圆吗?(不会)他是怎样画的呢?有没有看见过?(指

8、名回答)有没有听明白?听不明白,没关系,请看(出示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的录像)。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工具,钉绳工具,用这套工具能画出一个圆吗?这里也有一套这样的工具。(放在黑板上)下面师生来个画圆比赛,其他同学做裁判,你们说开始就开始。(开始)老师画好了,你怎么画不圆呢?怎么回事?有什么想说?要画好一个圆,绳子要怎样?(绳子要始终保持一样长。)(4)小结。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用钉绳画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回答)(都要定一个点,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等)10分钟(板书圆的画法:定点 定长 旋转一周)【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上的材料,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画圆,在让学生用圆规画

9、任意圆和固定的圆,为了让学生自己总结画圆的方法和一些注意点,我觉得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印象会特别的深刻,通过老师在黑板上画圆让学生感知圆心确定圆的位置。】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1)认识圆心和半径及特征。这个固定的一点和这绳子的长在数学上还有专门的名称呢!这个固定的一点称为圆心,(板书)通常用大写字母o表示,那么你们用圆规画圆的时候,圆心就是什么?(圆心就是针头)这条绳子的长是一条线段,我把它画出来,称为半径,(板书)用小写字母r表示。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一点,这条线段我们可以用直尺画出来,你能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出圆心和半径?(会)画一画:在圆中画出半径。说一说:a、半径是怎样的线段?b、半

10、径有什么特征?(条数、长度)老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后,指名回答边板书。同桌的画的半径比比看,看看你们画的圆的半径是否相等?怎么你画的半径和他画的半径不相等呢?【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圆心、半径的概念,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圆的特征,通过折、量、比等方法,认识半径有无数条。】(2)认识直径和特征。老师在黑板上的圆上画一条线段,这条是半径吗?(不是)这条是直径,通常用小写字母d表示。画一画:在圆中画出直径。同桌交流:说一说:a、直径是怎样的线段?b、直径有什么特征?(条数、长度)c、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3)小结:学到这里,我们对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些问题,好不

11、好?【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我能说。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课件出示)2、我能填。(在同一个圆里)半径r 0.2米 1.03厘米 2.6米 直径d 0.8分米 1.4厘米 3、我能判。对的打“”,错的打“”。(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2)圆的直径都相等。( )(3)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

12、的大小。( )4、我能画。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同学们,刚才老师是不是要求你们用圆规画圆呀!这一次画圆可有要求了。看,练习纸上的第4题,谁来读题?(指名读题)好!开始!(找出两份不同的作业比较)如果老师要你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指名回答)5、我能找。拿出一个圆形纸片,你能找出这个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吗?6、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吗?(机动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为什么都装在圆心上?(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1、感受圆的文化。师: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就精确地描述了

13、圆的特性。他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学习了今天这节课,你怎么了解这句话?师:墨子只短短几个字,就概括出了圆的特性。更骄傲的是,他的这一发现要比四方国家整整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有何感想?2、回顾总结。师: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象圆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来认识它,理解它,应用它。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过自己的实践,一定会探索出大自然中的更多奥妙。在生活中圆被广泛地应用着,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图片。希望大家能从圆的认识中更加喜欢数学,感受数学那份特有的美丽吧!。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圆的画

14、法:定点 定长 旋转一周圆 心 0 在同圆或等圆里 半 径 r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直 径 d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r= 或d=2r八、 教学反思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概念新授课,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课的开始,我出示一根绳子和一个小球,把小球甩起来,让同学猜想:小球运动的轨迹会成什么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圆?然后欣赏了一组图片,使学生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图形。

15、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让学生感知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想方设法画圆,先借助实物画圆,接着用圆规画圆,最后用钉绳画圆,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感悟画圆的方法。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学生掌握了用钉绳工具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板书中的圆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进而理解圆上有无数个点”、“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部分内容教材里没有安排,但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补充这一内容对圆的概念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