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95560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月27日,来自各省、区、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30个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国家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工作业务管理及教研科研机构相关负责人200余人齐聚蓉城,一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现场交流会”在这里举行。这项改革为何如此重要?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评价环节成为制约教育教学改革的“短板”。虽然各地在改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

2、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突出表现在: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有鉴于此,2013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学业负担5个维度(一级指标)的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并于同年12月遴选设立了30个国家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召开此次现场

3、交流会,旨在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启动以来近三年的经验进行总结交流,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这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很强,具有探索性质的重大改革,必须高度重视,持续推进。”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马嘉宾说。三年改革实验成果几何?27日上午,与会代表兵分三路,分别实地考察了成都市青羊区的泡桐树中学和泡桐树小学、新津县万和小学和新津一小、双流区东升小学和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这些学校创新性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让参观考察者深受触动。青羊区泡桐树中学

4、是一所2014年开始招生、实施全员走班教学的新学校,该校结合学校的课程体系,构建起学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把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一级指标,分散于6大课程中,形成12个二级指标。基于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学生发展综合评价以学分量化来呈现,依据学分计算标准,每一门课程依据学习的长短和每周课时数,成绩合格将获得相应学分,在评价时更加注重过程评价。泡桐树小学则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由学生操作展示的学评网“个人评价主页”令人耳目一新。关注孩子的品德修养、兴趣特长的培养是这几所学校的共同特点,这样的课程及评价展示,让考察者直

5、观感受到综合评价改革在学校层面的丰富实践及带来的可喜变化,并从中获得启发。成都实验区、安庆实验区、广州实验区、海淀实验区(北京)、武汉实验区、常州实验区、上海实验区7个实验区在会上介绍了他们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经验。马嘉宾认为,各实验区经过近三年的改革探索,实验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基本建立起了政府统筹、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探索完善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积极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取得这些成效的基础上,不少实验区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都实验区采用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五大方面20

6、个关键指标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模式,市、区、校三级联动,反馈改进教学,实现了五大方面的全部落地实施。建立了“教育智库深度参与,行政和专业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专业引领,第三方评价”的战略合作机制、“诊断、改进、考核三结合”的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同。广州实验区科学细化评价指标,系统开发评价工具,构建了阳光评价指标体系。他们积极吸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有关社会交往、文化素养和自主发展等内容融入指标体系。在教育部5大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校文化认同”等指标。在学业质量评价方面,重在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立意。北京的海淀实验区根据区内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名校名

7、师云集但发展不均衡的特点,着力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和细化,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求调整指标框架,将“实践能力”聚焦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以突出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分析解释、推论预测、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创新意识”聚焦在“迁移创新能力”方面,以强调创新意识的外在能力表现。关注学科本质,将学业发展水平的四个关键指标细化为学科表现标准,关注学习进阶,构建起适用于不同学习阶段的指标体系,在纸笔测验中实现了对学科思想方法的有效测量。武汉实验区依托本地高校的智力支持,组成了以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为主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武汉市综合评价改革实

8、验工作提供专业培训、指标与工具论证等方面的专业引领与指导。武汉市教科院从院内中小学教研室、体卫艺教研室、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遴选18名专业人员,组成了评价指标、评价工具、数据平台及评价实施四大研发团队。目前,武汉实验区已初步培养和建设了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化评价队伍。继续改革和实验的重点何在?在肯定各实验区三年改革探索取得成绩的同时,对于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马嘉宾也毫不讳言。他指出,当前实验工作的进展还不平衡,个别实验区统筹推进的力度不够,进展缓慢,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实验区对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认识有偏差,如在评价

9、内容上仅聚焦于学科评价,或者简单等同于学业质量监测,没有体现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的要求。马嘉宾指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一项关系长远的重大改革,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实验区要巩固成果、攻坚克难,务求实效。在实验过程中要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最新研究成果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不断完善和修正,构建一套更加科学、系统、完善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评价队伍,建立一个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最终在区域内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改变单纯以分数、升学率来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同时,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要与课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形成育人的合力,使广大中小学校和学生从改革中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