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25).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94730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题(2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题(2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题(2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题(2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题(2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题(2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题(25).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历史试题(21)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指着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江南出现灌溉工具翻车2“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所描述的生产工具出现于 A西汉 B两宋 C元朝 D明朝3“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下列

2、体现材料所反映思想的是“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A B C D4新航路开辟后,早期的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加速西方资本原始积累 推动世界市场的拓展 传播了机器大生产 为欧洲掠夺大量劳动力A B C D5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形势发生了变化”是在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前期

3、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中期6右图为天津电报大楼的楼顶建筑,钟表指针的脱落向众人说明曾经红火一时的电报事业离人们远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人们观念的更新C信息技术的发展D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7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的含义是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C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D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8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

4、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9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当时中国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129%20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品454%459%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工商业产品数量超过进口产品 D近代工业化有所发展10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

5、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11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12下表中的变化发生于: http:/ 公有 个体 公有 个体 公有 个体 公有 从业人数011 258 041 277 145 33

6、6 236 373 湖南统计年鉴19xx年A1953年1956年 B1958年1961年 C1979年1982年 D2008年2011年13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14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D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

7、放15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体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A B C D 16民国乌青镇志卷 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 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 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 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172011年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

8、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19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速度 速度50 60 70 80 90 年代 50 60 70 80 90 年代 A B 速度 速度50 60 70 80 90 年代 50 60 70 80 90 年代C D20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

9、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21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时对社会主义所持的是怀疑态度,而1934年第二次来到时, 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这句话的主要着眼点是: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B西方经济建设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C苏联和西方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 D从苏联建设中看到计划经

10、济的力量22他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步入苏联最高决策层,而又在理论上准备不足的人物。他谴责独裁,但未能触及专横的权力。以下言行属于该领导人的是:A“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B“发展重工业,过去与现在都是苏联经济的不变原则”C“玉米能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样飞腾起来”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23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B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

11、帮助C1935年,学习苏联快速工业化建设经验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24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的本质不同在于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C所有制形式不同 D社会福利的待遇不同25“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巴黎和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6右图是关于欧盟的一幅漫画,创作时间是2009年,漫画中人说:“我五十二岁了,呵呵呵!”最主要的依据应该是下列:A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B罗马条约 C欧洲联盟条约D北大西洋公约27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称:“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