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范围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94587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生态学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景观生态学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景观生态学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景观生态学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景观生态学范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生态学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生态学范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边缘效应: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界影响而表现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 学特征的现象。 边缘和内部怎么判断(生境、物种)(2)边缘效应原理 1)边 缘带宽度:边缘带宽度对跨越边缘带的许多生态过程的方向和速率有显著影响, 不同物种对由环境决定的边缘带宽度反应也不相同。例如:林内的鸟类和群落不 同于仅存于森林边缘的群落;相反,蝴蝶和底栖生物似乎可在整个边缘带的幅度 内变化。2)边缘带面积:斑块总面积、核心区面积以及边际带面积之间存在一 定的数量关系。一般来说:当斑块面积增加时,核心区面积比边缘带面积增加得 要快;同样,当斑块面积减小时,核心区面积则比边缘带面积减少得要快。3) 正效应与负效应 正效

2、应:表现出效应区(交错区、交接区、边缘)比相邻的群落 具有更为优良的特性,例如生产力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加等等。 负效应:主要 表现在交错区种类组分减少,植株生理生态指标下降,生物量和生产力降低等。2、引进斑块类型:1)种植斑块 1)起源 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植物引入某些地 区而形成的局部生态系统。(高尔夫球场)2)特点 在斑块内,物种动态和斑块 周转速率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如果不管理会怎么样?(农田除草?) 2)聚居地 1)起源:人为干扰,包括局部或几乎全部消除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然后兴建土木,并通常引进新物种。 2)特点 聚居地内的生态结构取决于代替 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类型,包括人、引进

3、的动物、不慎引 入的害虫和从异地移 入的本地种。聚居地高度人文化,其持续性部分取决于人类管理的程度和恒定性。 总结:聚居地和种植斑块都是在人类投入负熵的作用下存在的,受人类的影响很 大,其动态也受人类的控制。3、景观生态过程: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形成景 观生态流,景观生态流的表现形成即为景观生态过程。4、景观多样性含义及类型:(p73)5、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内涵: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对自然 -人文复合的有机 整体系统的设计,一种尽可能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以自然系统自我 更新能力为基础的再生设计,即促使现有物质流与能量流的输入和输出形成良 性循环流程。6、景观要

4、素及特点:景观三要素分别为斑块、廊道、基质。斑块的概念:依赖 于尺度,指与周围不同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的地表区域,在斑块内部呈现微小的 异质性,并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实际上,所有定义都是在强调斑块的空间非 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广义上,斑块可以是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而狭义的理解 则认为,斑块是指动植物群落。如裸岩、建筑物、植物群落、城市中的绿地。廊 道:指外观上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地表区域)。是形状特化的斑块? 例如:树篱、公路。7、廊道功能:1)传输通道功能(2)过滤和屏障功能 河流对水生动物是生境通 道,对陆生动物则是屏障(3)生境功能 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 多(4)物种源

5、-汇功能 河岸带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动植物种群,也吸收农田流 失的养分。8、福尔曼景观格局类型:1)均匀分布格局 指某种特定的景观组分类型的距离 相对一致(平原村庄、石灰岩孤峰)。(2)聚集型分布格局 指某些景观组分呈 团块状聚合在一起(城市建成区)。(3)线状格局 景观组分呈线性排列(道路、 河流的附属成分)。(4)平行格局 景观组分呈平行排列(山区)。(5)特定组合 或空间连接 指景观内部有两种以上景观组分呈密切相关(可能是正相关或负相 关)。聚焦点:三个以上景观组分交汇于一点,通常称为景观的聚焦点。聚焦 点在景观内部通常具有重要的节点功能。9、斑块的起源的因素及类型 :影响斑块起源的主要因

6、素包括 环境异质性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自然干扰(naturaldisturbance)和人类活动。 根据起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 )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patch)引进斑块(introduced patch)10、生物多样性(P274)11、景观、土地、环境的区别和联系( P3)12、大斑块与小斑块生态价值分别是什么?(简答)答:大斑块的生态价值水域和湖泊的水质保护;河流网络的连接,为鱼类在 陆地(基质)上的移动;维持斑块内部种种群的生境;为大居住

7、范围的脊椎 动物提供核心生境和活动范围(避难所);成为散布通过基质的种源;为多 生境种提供近似的微生境;提供一些近似自然的干扰,许多种与干扰相关或需 要干扰;在环境改变期间,对种的灭绝起着缓冲的作用。小斑块的生态价值: 为物种的散布和内部种在本地灭绝后的移植提供生境和阶梯(过渡)环境; 为边缘种提供高种群密度和高种群数量;加大基质异质性以减少传输距离和 侵蚀,为食肉动物提供逃避区;为只适应小斑块环境而不适应大板块环境的物 种提供生境;保护零星分布的小生境和稀有物种。大斑块分为两个小的斑块 后,阻止了某些干扰的扩散。散落的小型斑块可作为物种运动的“踏脚石”13、自然保护区设计的目的及要点(简答)

8、: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在于:保持较高的当地物种多样性;保护稀有种和濒危 种;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斑块设计要求: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多;完整比破碎要好; 尽量减少隔离度;簇状比线状好(圆形较好);斑块间用廊道连接。14、图示表达河流廊道(简答) 河流廊道是沿河流分布的,与周围本底不同的植被带。(1)结构 河道边缘、 河漫滩、堤坝、岸上高地。(2)功能1)它控制着河水及周围陆地进入河流的物 质流动。 2)它为物种的迁移和栖息提供了条件。 3)侵蚀、养分流、地表径流、 洪水、沉积作用、水的质量都与廊道的宽度有关。 4)廊道植被对河水和动物有 直接影响。如食物链、动物栖息地。控制 侵蚀 淤积

9、洪水、忖1丄尼心.水径沆水质高地内部物种的迁移/1厂高地森林开网区森林边缘 内部 河岸 泛滥平原 河岸.开询区+ 一一十15、斑块、廊道与基质如何区分?(P5668 )斑块(又称嵌块体、缀块)。由于 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的不同,生态学家对斑块的定义亦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 的斑块定义有:Levin和Paine ( 1974 ): “一个均质背景中具有边界的连续体 的非连续性”Wiens ( 1976 ): “一块与周围环境在性质上或外观上不同的表面 积” Kotliar和Wiens( 1990 ):与周围环境不同的表面积”Forman和 Godron(1986): “强调小面积的空间概念”,为“

10、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 性地表区域,它具有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邬建国等( 1992)认为上述定义缺乏普遍性和概括性,又把斑块定义为:“依赖于尺度的, 与周围环境(基底)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斑块的概念:依赖 于尺度,指与周围不同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的地表区域,在斑块内部呈现微小 的异质性,并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实际上,所有定义都是在强调斑块的空 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广义上,斑块可以是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而狭义 的理解则认为,斑块是指动植物群落。基质:范围最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 素类型,即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廊道:指外观上

11、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地表区域)3.3.1 线状廊道 1)线状廊道是指全部由边缘物种占优势的狭长条带。 2)线状 廊道是长期干扰的结果,大多有一个动植物相对缺乏的中心地带,是由人们经常 运输货物所致,保持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一般有7种:道路、铁路、堤堰、沟渠、 输电线、草本或灌木带、树篱。3.3.2 带状廊道 1)带状廊道是指含有较丰富内部种的较宽条带,其每个侧面都 存在边缘效应。 2)带状廊道与线状廊道的基本生态差异主要在于宽度,具有重 要的功能意义。3.3.3 河流廊道(上文已有)16、生态城市2.1 生态城市的内涵( 1)生态城市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 建立的空间布局合

12、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 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 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 2)生态城市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 人类社会活动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 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生态城市的内涵: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1)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 是一种生态系统。( 2)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充分体现了生态哲学的思 想。(3)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种“内在化”的知识经济。(4) 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崇尚“人自然

13、整体”模式。( 5)从地理空间 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种城乡统一体。 2.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在经济方面, 要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2) 在社会方面,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环保工作和活动,节约资 源和能源的消费方式。( 3)在环境方面,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 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 4)在管理方面,有健 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2.4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2.4.1 规划原则与目标(1)原则 1)尺度原则 2 )多样性与异质性原则3 )结构与功能人本化原则( 2)目标 1)安全性 2)健康性 3)

14、便利性 4)舒适性2.4.2 城市区域生态格局规划(1)大地生态格局与生态网络 1)山水格局 2)林田格局3)生物通道与生态廊 道 4 )生态脆弱带与景观边缘格局 5 )自然灾害多发地带(2)区域生态过程与生态依存1)水过程2)物质移动过程3)空气动力过程4) 污染扩散过程(3)城市污染物与区域生态承载 1)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区域生态 承载力 2)污染物类型与生态环境损害 3)污染物排放途径与生态过程2.4.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是以城 市行政区为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深度与规划的定位是直接关联的,也是由 规划的主要任务决定的。(2)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3

15、)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1 )主要考虑:人口密度大、土地昂贵、用地斑块小而破碎、城市景观竖向发 展较充分、中心城区多具有较悠久的历史 2)中心城市绿地系统的特点:中心城区绿地需要满足人群集聚和多样化的功能。 土地权属决定的小而分散的土地单元决定中心城区绿地大多具有面积小而分散 的特征。中心城区不仅要求绿地系统具有美观性,同时要求绿地系统应具有更高 的生态效能。绿地系统呈现多维空间的发展。2.4.4 城市大型自然斑块与廊道保护规划(1)城市大型自然斑块保护规划 1)城市山地与林地 2)湖泊 3)湿地 4)风景 名胜区城市大型自然斑块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自然生态遗迹地 生态物种的庇护所 物种扩散的源

16、与汇 城市自然生态过程主导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气候城市大型自然斑块的规划关键在于: 保护大型自然斑块空间的完整性 保护自然斑块物种和生境的原生性 依照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作用规律,规划大型 自然斑块与城市景观相互作用的过渡带 大型自然斑块在城市格局中具有隔离功能 严格限制大型自然斑块内部的人类活动(2)城市廊道体系保护规划1 )城市河流2 )城市大型绿化带、3 )城市公园路4 )城市道路城市廊道的功能具有:生物通道 生物扩散的生态屏障 生物扩散的过滤器 生物 栖息地 对廊道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生物源城市廊道体系规划关键在于: 保护廊道的完整性和连接性 自然廊道应尽可能保护廊道的自然性和原生性 廊道规划中保持廊道的宽度 设计要形成不同等级和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