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93931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第一章 总纲第一节 道德是做人的基础1. 道德的内函1) 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早期原始社会,便生产了道德的萌芽。2) 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3)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1)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第二节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3. 道路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1)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保障个

2、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4.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 从生产、发展来看,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规范。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经过了几十万年以后,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才产生了法律。任何被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法律。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2) 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来进行调控的。3) 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行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5. 把道德和法

3、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1)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i. 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与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ii. 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iii. 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从道德和法律产生发展来看,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有些法律规范就是从原始社会的道德习惯转化来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互相转化的现象更为普遍。第三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6.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 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 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 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 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 诚实守信,见利

4、思义。6) 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7) 修身为本,严于律已。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1) 从社会性质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服种手段。2) 从所有制来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其主体是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3) 从分配制度上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4) 从生产目的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自己的

5、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也国获得最大利润,但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即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9. 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1) 职业道德: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10. 职业道德的特征:1、范围上的有限性。2、在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在形式上的多样性。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1)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增强了人们的自主道德观念。2)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增强了人们竞争道德观念

6、。3)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义利并重,增强了人们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为重视科技的经济,要求人们不为更新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12. 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负责影响:1) 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2) 市场经济过分强调金钱价值,容易诱发拜金主义。3)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容易诱使人们淡漠精神价值,追求享乐主义。13. 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 抓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是抓各级领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总体工程,要在全社会各行各业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在总体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 职业道德建设应

7、和个人利益挂钩。3) 要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抓职业道德建设。4) 把职业道德建设同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并和相应的奖罚、教育措施相配合。第一章 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第一节 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自律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2. 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占居重要地位表现在:1) 企业环境需要由职工来维护和爱护。2) 职工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觉悟,企业的规章制度就形成虚设。3) 实现企业价值观、经营之道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主体是职工。4) 企业作风和企业礼仪本来就是职工职业道德的表现。5) 职业道德对职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

8、技能具有推动作用。6)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表现。第二节 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3. 职业道德是协调职工同事关系的法宝1) 同事关系构成了企业内部了际关系的主体:i. 正常工作形成的交往关系。ii. 工作闲暇时的非正式交往。iii. 由个人意愿而进行的工作以外的交往关系。iv. 因工作接触而结交的知心朋友。4. 职业道德有利于协调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5. 道德有利于协调职工与企业之的间的关系: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协调与否,主要责任在企业。第三节 职业道德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6. 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就必须重视职工职业道德的教育

9、和提高:7. 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1) 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直接表现。2) 忠于企业,维护企业形象,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的内部精神动力。3) 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企业安排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纪律保证。4) 奉献社会,真正以顾客为“上帝”,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外部精神动力。8. 职业道德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1) 职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减少厂房、机器、设备的损耗,节约原材料,降低次品率。2) 职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领导之间,职工与企业之间就会保持协调

10、、融洽、默契的关系,从而降低企业作为整体的协调管理费。3) 职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降低了企业与政府、社会和顾客的谈判交易费用。4) 职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在工作中惜分珍秒,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9. 职业道德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因为: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精神动力。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工努力钻研科学文化技术、革新工艺、发明创造的现实保证。3) 职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保守科技机密的重要条件。10. 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摆脱困难,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11. 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创造企业著

11、名品牌因为:1)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其本质是企业信誉,商品品牌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内容。职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形象和创造著名品牌。2) 在现代媒体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职工的表现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和品牌。第二章 职业道德与人自身的发展第一节 人总是要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生活1. 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人总要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生活,因为:1) 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2) 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人的需求;3) 职业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条件:i. 首先职业活动是人生历程的重要五一节;ii. 职业活动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途径。第二节

12、 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2. 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因为1) 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2) 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3) 每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职业品格包括:职业理想、进取心、责任感、意志力、创新精神等)第三节 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3. 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4. 人的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它自身包含丰富的内容。从道德的结构来看,人的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内容。从道德可能涉及的领域来看,则包含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5. 人内在的根本的道德价值观念,在人的整个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和主

13、导的地位。6. 人的职业道德的提高有利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7.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人格升华最重要的途径。8. 在家庭道德、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三个领域中,一直以家庭道德为中心。代替以“孝”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服务意识”将成为新的核心理念。9.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讲,“服务意识”表现为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1) 只有经过严格职业训练和生活磨练的人才能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智慧。2) 一个想成就事业的人必须经受得住诱惑以及考验。3) 最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经过严格职业训练,无一不是历经千辛万苦取得辉煌成就的。第三章 文明礼貌第一节 文明礼貌和职业道德1. 文明礼貌的涵义1) 所谓文明是同“野蛮”相对

14、的,指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时专指精神文明。2) 礼貌一词,在中国古代指“礼仪”“礼”“礼节”等,是维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礼貌是社会主义人与人平等友爱、互相尊重的新型社会关系的体现。因此,我们今天的礼貌一词是指人们在一切交往中,语言举止谦虚、恭敬,彬彬有礼。3) 文明礼貌指人们的行为和精神面貌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2. 文明礼貌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文明礼貌是职业道德的重规范,是做作业人员上岗的首要条件和基本素质:3. 文明礼貌是服务公约和职工守则的内容之一。4. 文明礼貌是从业的基本条件。5. 文件礼貌是一生一世的事情。6.

15、 文明礼貌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需要。1) 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重要内容一般的说,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道德形象、内部形象、外部形象。2) 内部形象主要指企业的内部管理形象,包括: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管理风格、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经营作风、企业竞争观念、企业进取精神等。外部形象是指企业的公众形象、经营形象、社会评价等。3) 职工个体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4) 做一个文明职工7. 文明职工是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先进职工。文明职工的基本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2) 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各纪律;3) 讲究文明8. 社会主义制度下,文明生产要做到:1) 生产的组织者和劳动者要语言方雅、行为端正、技术熟练,以主人翁态度从事生产活动。2) 工序与工序之间,车间与车间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支援,共同提高。3) 管理严密,纪律严明。4) 企业环境卫生整洁、优美无污染。5) 生产达到优质、低耗高效。第二节 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9. 仪表端庄:仪表端庄是指一定职业从来人员的外表要端正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