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93626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矫正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小学五年级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性格极易扭曲的危险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重,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内部冲突非常激烈,如果没有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及时指点,很容易造成强烈的挫折感、失败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发展障碍,严重者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学习、交友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学校中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学生,有的可能是成绩优秀者,有的可能是成绩较差者;有的表现为心理自闭,不敢与同学交往;有的表现为行为缺乏自控,有破坏和暴力倾向。不管是属于哪一种类型,都是我们教育和服务的对象,都不能弃而不管。对待这样的

2、“特殊”学生必须运用特殊的教育方法,班主任教师则要有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一、案例背景:辅导对象: 小 林 性 别: 男 年 龄: 11岁 年 级: 小学五年级 家庭情况: 父母离异二、案例描述: 该生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父亲没有正当的职业,整天游手好闲。为此,该学生从小就失去了母爱,父亲也没有尽到教育的义务,只好与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受父母的影响, 总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感到悲观失望,有抑郁倾向。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内心充满孤独和寂寞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于与人交往,独来独往。上课经常发呆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降。 三

3、、案例问题:1、该生有很强的自卑感。由于家境贫困,缺乏母爱,自尊心很强的他感到无法与人相比,情绪低落,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愿与别人交往,缺乏自信心,无竞争意识。蔓延到学习上,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注意力涣散,得过且过,导致成绩一跌再跌。成绩的倒退,同学的白眼与老师的批评更加激起了他的自卑,从而造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2、该生有很强的孤独感。虽然在一个班集体里,可是他完全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由于没有同学愿意与这样的“差生”来往,自卑心理严重的他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进而引发孤癖不合群等各种不良心理。使他很少去关心他人,也不会被他人关心,不乐意与别人交往,封闭自我,很少参与集体性的活动,更缺少知心朋友。

4、3、该生还伴有焦虑和紧张情绪。 在成绩下降后,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也想迎头赶上。但在老师的批评与催促之下更加紧张、着急,在这种情绪中难以自拔,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在心理上必然引起自我防卫,借助玩耍找回快乐,摆脱烦恼,作业却一拖再拖,面对老师时,也只能用沉默来应对。综上所述,该生由于自卑引发的一系列心理反应,使他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饱尝痛苦与失败,急切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在恶性循环中就会毁了他自己。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他的关键之举。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

5、。”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理问题比别人要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四、干预措施:1、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学生在失败挫折面前树立积极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经常找小林谈话,我们谈到了海伦凯勒如何克服自己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三种痛苦,终生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获得成功,谈到了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实验面前,也绝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

6、世界的电灯如果这些人在失败面前丧失信心,将会一无所成。经过多次谈心,他终于重新又树立了自信,走出了情绪的低谷。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己。 2、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适当的赞美学生,会增强一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的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这样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在课

7、堂上我尽量树立他的自信心,让他也体会到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乐趣。只要他认真写了,我就展览他的作业;只要他举手了,我就会叫他发言,不管对与错,都给与表扬。他在进步,因为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从关心出发,以心换心,用感情去医治他长期造成的心灵创伤。 3、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其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让小林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他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林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小林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

8、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五、干预效果: 1、性格上:该生自卑感慢慢减轻,自信心慢慢增强,开始能积极的面对生活和家庭的困难,变得坚强了,而且在班上表现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慢慢融入了这个大的班集体,和同学能友好相处,还结交了一些好朋友,变得合群。 2、学习上:该生上课不再走神,能积极举手发言,课后能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并清楚地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按量完成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3、生活上:该生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懂事,帮忙做家务,减轻婆婆的负担。并愿意为班级和同学做好事,不怕脏不怕累,并认识到“虽然累一点,但这是做了一件好事。”六、案例反思: 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