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现象导学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935875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现象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磁现象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磁现象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磁现象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现象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导学案大坝中学 王立保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2、过程与方法: (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重点:1、磁现象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难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学习用具:条形磁铁两个、蹄形磁铁、铝片、铜片、塑料块、小铁钉、硬币、大头针、 缝衣针、小磁针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2、同学们,中华浩荡的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让我们引以自豪的发明,指南针就是其中的一个。请大家看这段影视片段。 二、课堂研讨展示 (一)、探究一 磁体能吸引哪些物体? 用磁铁靠近桌面上的铝片、铜片、塑料块、小铁钉、硬币等各种物体,看看能吸起哪些物体。 小组展示结论: 磁性: 。 磁体: 。 (二)、探究二 磁体各部分的吸引力是否相同? 将大头针平铺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引大头针。 思考:哪些部位磁性强,哪些部位磁性弱?你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磁性强弱 的? 小组展示结论:磁铁的 磁性最强, 磁性最弱。 磁性最强的部位叫 。 (三)、探究三 小磁针是否有一定的指向? 将小磁针放在桌面上,

3、轻轻旋转一下,等它静止时,观察它所指的方向,反复几次,结果一样吗?你得到什么启示?小组展示结论:磁铁还具有 性,水平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一极叫 ,用字母 表示,指北的一极叫 极,用字母 表示。一个磁体有 个磁极。讨论:假如你手上的条形磁铁摔断了,它的磁极是怎样的?把两个磁体合在一起,它的磁极又是怎样? (四)探究四 把两磁极相互靠近会有什么现象? 将两个条形磁铁两端分别靠近,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你能总结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吗? 小组展示结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五)探究五 如何使缝衣针变磁体? 用缝衣针靠近大头钉,它能把大头钉吸起来吗?再将条形磁铁的一极在缝

4、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用它靠近大头钉,你看到了什么? 结论:一些物体在磁体和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 。小资料: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磁化既有有用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危害事例有:机械手表被磁化后走时不准;彩色电视机被磁化后色彩失真。 三、课堂检测: 1、将铁钉放在某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矿石具有( ) A.导电性 B.磁性 C.弹性 D.隔热性 2、甲乙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条,用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发现有吸引作用,则说明( ) A.甲一定有磁

5、性 B.乙一定有磁性 C.甲乙都可能有磁性 D.甲乙都可能没有磁性 3用一根铁钉靠近小磁针的N极,它们互相吸引,由此可判断 ( ) A铁钉有磁性 B铁钉无磁性 C铁钉可能有磁性,可能无磁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钢条靠近磁针的某个磁极时,发现该磁极被排斥,则这钢条 ( ) A一定具有磁性 B一定没有磁性 C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磁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 某物体的一端靠近静止的一根小磁针,当靠近小磁针的N极和S极时都能 吸引,则这物体的这端( ) A、一定是无磁性的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有磁性 6.下列器件中没有应用磁性材料的是 ( ) A.录音机的录音带 B.计算机的软盘 C.电话用的IC卡 D.VCD播放器用的光盘 7. 如图,两根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中间,它 们互相吸引,则( ) 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B.甲棒无磁性,乙棒有磁性 C.甲、乙棒都有磁性 D.甲棒有磁性,乙棒不一定有磁性 8用条形磁铁A靠近悬吊的铁棒B,铁棒B被磁化,并使磁针静止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试标出磁铁A的极性.五、 课外拓展延伸1.有两个外形一样的物体,一个具有磁性,而另一个没有磁性,你能不能想办法找出哪一个具有磁性?你应用了学过的哪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