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927384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平分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角平分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角平分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角平分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角平分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平分线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角平分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宁安市第四中学 张前峰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探索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并能正确应用。 2、教学难点:对性质和判定的准确理解。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某小区的花园内有一凉亭,它建在两条路OA、OB所成角和平分线

2、上,要从P点修两条小路便于人们到凉亭休息,怎样修才能使路最短?这两条小路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如图)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1: (1)你能否通过折叠的方式将 AOB平分呢? (2)你能否进行第二次折叠,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呢? A P O B (3)将折叠的图形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4)这一结论,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证明吗? 引导学生观察得到;(1)第一次折叠所得的折痕是角的平分线,第二次折叠所得的另两条折痕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2)这两个距离是相等的,同时猜想出角平分线的性质。 学生结合图形分析猜想的已知,求证,并加以证

3、明。 练习1:判断 (1)如图,OP是 AOB的平线,则 PE=PF ( ) (2)如图,PE OA于点 E,PF OB于点 F, 则 PE=PF (3)在 AOB的平分线上任取一点Q,点 Q到OA的距离等于3厘米,则点Q 到OA 的距离也等于3厘米( ) 活动2:至此,学生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出引例的两条小路的长度是相同的。 改变引例问题的情境,如图要在两条交叉的路OA、OB的S区内建一凉亭,使它到这 S 两条路的距离相等,且离两条路的交叉点O处200米,这个凉亭应建在何处?(在图中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000)。 提问,若去掉“离两条路的交叉点O处200米”这个条件,这个凉亭又

4、应建在何处呢?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建无数个满足条件的凉亭,而这些凉亭都是到这两条路相等的点。从而得出另一个猜想,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写现猜想的已知,求证,并加以证明。 练习2:判断 (1)如图,若 PA=PF,则 OP 是 AOB的平分 线( )。 (2)如图,若 PE OA 于点 E,PF OB于点F, 则OP是 AOB的平分线( )。 (3)已知,点Q到OA的距离等于3厘米,且点 Q到OB的距离也等于 3厘米,则点Q在 ABC的平分线上( )。 3、巩固理解,综合应用。 (1)在引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问题情境,如图 S要在三条相交路的S区内建一个凉亭,使它到这 三条路的距离都相等,问这个凉亭应建在何 处? (2)如图,点是 ABC的两个外角平分线BM、 CN的交点,求证:点P在 BAC的平分线上。 (3)如图, ABC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BM与 BAC的平分线AN 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 ABC另外一个角的平分线上。 (4)如图,有三条相交的路,现要建一凉亭,使它 到这条路的距离相等, 但没有区域限制,问,这样的 凉亭能建几个?找出它们的位置? 4、归纳小结,提升能力。 提问:你这堂课收获了什么?四、布置作业,书上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