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925607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题目:“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之思想与实践摘要:在中国民间信仰史上,东南互保是一个非常特殊、独特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郑观应是东南互保实践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所倡导的共同保障、扶助、合作等理念,对于东南互保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将从郑观应的思想与实践角度,探讨他如何致力于“东南互保”的推广与实践。关键词:东南互保;郑观应;思想;实践一、东南互保的背景与概述东南互保,是指在清朝晚期和民国初期,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覆盖广泛的一种互助保障组织形式。其成员包括乡绅、商人、农民等各阶层人士,通过会员共同出资,建

2、立保险、救助、卫生医疗等服务体系,实现了社会的共同保障和互助。东南互保的产生和发展,要归功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首先,晚清时期国家政治经济衰退,粮食减产、荒年频繁,人民生活异常贫困;其次,清政府贪污腐败,治安恶劣,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第三,传统的家族和教派网络开始瓦解,传统习俗和道德失去约束力,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共同保障个人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二、郑观应的思想郑观应(1878-1958),是福建省莆田市人,是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先驱之一。他是东南互保运动的早期实践者和倡导者,被誉为“东南互保之父”。郑观应的思想是以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为

3、基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提倡“有人草草度日,无人一日不至”,即一个人的幸福应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和谐上。他认为,东南互保要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是实现三种平等:平等参与、平等分配以及平等发言,因此,东南互保的组织应该是一种自我管理的组织。三、郑观应的实践郑观应在东南互保推动与实践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倡导共同出资,实现共同保障。郑观应认为,蚕、茶、烟三大经济产业是福建的支柱产业,东南互保应该努力把在这些产业中获得盈利的溢余资金作为共同出资的对象,并将其用于给会员提供保障、救济和福利等服务。2. 组织实施“福联”,实现互助扶贫。郑观应在1920年组织成立了莆田“福联”,“福

4、联”努力帮助社群里面的弱势群体缓解困难,包括为弱势群体提供贷款、发展产业、帮助就业等。3. 实行“会员吸纳”制度,实现互助合作。郑观应还提倡组织内部的合作与互助。他认为,在东南互保组织中实行“会员吸纳”制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的事业中来,通过合作获取更大的利益。四、结论东南互保的发展与繁荣,不能不提到郑观应的思想与实践。作为东南互保早期实践者和倡导者,郑观应汲取了民间文化中的精华,将之运用到东南互保实践中,成功推动了东南互保的发展。其具有道德、文化和实用性的东南互保思想与经验,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发扬。郑观应的思想和实践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东南互保的产生和发展,更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

5、民间互助模式。在当今社会中,面对日益复杂、多元化、个性化的风险和需求,建立一种民间互助机制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而郑观应的思想和实践,提供了一种成熟而可行的社区互助模式的借鉴参考。同时,郑观应的思想也强调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应该建立在社会的和谐之上,因此,人们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是关键。在当今社会中,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问题依然存在,而郑观应的思想倡导协同合作、共同建设、互助共赢的理念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此外,郑观应的东南互保实践也体现了一种具有民主、平等、参与性的组织模式。他主张实现三种平等:平等参与、平等分配以及平等发言,认为东南互保的组织应该是一种自我管理的组织。当今

6、社会中,企业、政府等各类组织机构也面临着如何实现民主、平等、参与的问题,而郑观应的实践可以为这些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总之,郑观应的东南互保思想和实践,是一种富有现实价值的民间互助模式,其精神和理念不仅对于东南互保本身意义重大,同时也对当今社会中的组织建设、社区互助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除了对于现代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外,郑观应的东南互保实践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农民经常面临疾病、自然灾害等风险,但却缺少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东南互保的产生和发展,填补了这一空白,同时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组织形式,帮助农民应对风险和困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东南互保的形成与发展,也反映了当时

7、农民对于自身权利的争取和维护。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农民通常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于自身权益的主动维护和争取。而东南互保的推广和壮大,更多是在农民自主组织、自我管理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和集体行动的力量。因此,郑观应的东南互保实践不仅仅是一种民间互助模式,更是一种受到历史和现实双重背景滋养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郑观应的东南互保实践并不是完美的,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比如,在某些地区,东南互保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权力过于集中、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然而,这并不影响东南互保的重要性和意义,其精神和理念仍可以为当今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8、郑观应的东南互保思想和实践,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也为后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事实上,一些现代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如社区参与、共济互助、风险共担等,都与东南互保的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以我国积极推进的社区建设为例,社区参与便是其中的重要核心之一。社区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基石,而东南互保似乎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组织模式。此外,一个健康的社区必须保障每一个居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而这也是东南互保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在广义的意义上,东南互保所强调的共济互助和风险共担的理念,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风险和需求中,一个

9、联系紧密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东南互保的理念和实践,或许可以启示我们,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建立覆盖广泛、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机制。总之,郑观应的东南互保思想和实践,不仅仅是当时农村社会面临风险和贫困的应对之策,更是一种具有广泛现实意义的民间互助模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共济互助、彼此互助的道德范式,又可以启示我们思考如何构建覆盖广泛、公平公正的社会体系。此外,东南互保思想和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东南互保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是中国农民互助组织中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一个。同时,它的创立和传统也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存和寻求安全的智慧与精神。东南互保所强调的共济互助和风险共担的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爱”、“合作”、“平等”等,这些价值观也与东南互保的理念有着相通之处。此外,东南互保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文化和历史上的启示。例如,在东南互保实践中,存在着一种由一代代“元老”主持的组织管理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反映了中国乡土社会中长辈教育后代、传承社会智慧的传统。综上所述,东南互保不仅仅是一种应对风险和贫困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民间互助模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的道德模式,也让我们反思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留并传承这些有益的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