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91925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诫子书导学案内容预览:诫子书导学练案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驾驭句,理解文章内容。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4、熟读文章成诵,倾听先哲教育,吸取精神养料。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把课文中生字和生词画出,并作注音或释意。2、查找有关诸葛亮名言诗句,明确所蕴含的意义。3、了解文章的有关背景初读课文自主先学: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2)留意词句停顿。3、师

2、范读,提示长句停顿。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订正,后齐读)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5、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留意体会语调、语速的改变,揣摩作者情感。7、学生自由散读。品读课文展示沟通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加探讨。(1)难点预见:A、词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

3、(提示学生留意加横线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B、句子: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2)处理措施:A、让学生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沟通,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B、师提示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以b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间疾驰,意志随着岁月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3、总结沟通:(1)四人一组相互翻译课文,沟通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活读课文探究

4、延长:故事引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留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闻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

5、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由此引申: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1、集体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告诫儿子要留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育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需具备哪几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其原句分别用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探讨沟通,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B、立志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请根据争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根据板书提示分组探讨完成,后总结再板书)提示板书: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D、惜时:(见上,略)(4)根据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原文。自背。互背。齐背。(5)问题引申:联系现实人世,充溢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四周实例及社会贪污腐败现象 、“八荣八耻”精神,自由沟通感想。指定优秀代表发言)参考:警句举荐: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原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奢侈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将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恒久静止。(席勒)课堂检测1.说明句子:(1)静以修身(2)俭以养德(3)非澹薄无以明志(4)非安静无以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绽开论述的?答: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