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迁移.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918591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技能迁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运动技能迁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运动技能迁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运动技能迁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运动技能迁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技能迁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技能迁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贾文月 摘要:新课程性质规定: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础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以运动技术为主线安排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方式, 克服以往的技术教学的。繁、难、严, 把技术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运动技术教学过程建立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基础上。因此, 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问题, 我们有必要理清思路, 进行认真的思考。一个动作技术的完成需要许多因素。运动迁移就是影响动作完成的一个重要的的因素。本人根据自身

2、体验针对于乒乓球和健美操教学中的运动迁移所影响的效果进行分析。关键词:运动技能 迁移 体育教学 一、运动技能的概念与定位 运动迁移是指一个人把已经掌握了的某种运动技能,运用到学习某些新运动技能中去的过程。运动技能也是指“能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专业基础, 是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所在。离开了运动技能, 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更无从谈及体育教育。从本质上看, 运动技能是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实现了完善自己运动技术的身体认识,是体育学科中特殊的认识领域。运动技能必须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才能最终掌握,这种体验也多是在户外进行的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与一般学科的知识形成

3、相比,除运动技能教学的手段和模式灵活多样外, 还存在着信息反馈量、生理负荷量、心理负荷量、情感负荷量与一些在运动技能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量, 这些量的同时存在也使得体育教学的设计、控制和评价变得更为复杂,需要进行各种量之间的协调,协调不好会影响教学本身和运动技能的形成。二、运动技能迁移的界定 运动技能的迁移的定义为“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一种运动机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而另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影响一种运动技能迁移称为逆向迁移。不论是顺向迁移或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如果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技能产生积极影响, 能促进新技能的形成, 就是正迁移; 相

4、反, 若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作用, 妨碍新技能的形成,就是负迁移.如: 学完短跑, 紧接着学急行跳远, 短跑的加速跑就会对跳远的助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就是正迁移. 再如:排球的正面上手扣球和正面上手发球就不能放在一起学习,因为这两个动作虽然都是上手击球动作,但它们的击球手型,击球用力,击球部位,手臂的运行轨迹都不相同,放在一起学习就容易相互干扰和影响, 也就是会产生负迁移。 吴嘉玲.论体育教学中的技能迁移及其运用J.洛阳大学学报.1999.6三、运动技能的迁移在教学中的应用运动技能的迁移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新运动技能的掌握常常会受到早已形成的

5、运动技能的影响。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既可能产生正迁移,即有利于新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又可能产生负迁移,即阻碍新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因此,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应依据技能迁移发生的规律,解决好新旧技能之间的矛盾,有计划、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运动技能的正迁移,防止产生负迁移。例如,我们在学习乒乓球技术动作时,初学者要从挥拍开始。当挥拍的动作固定后,开始上台打球就可以既保证动作的准确又可以保证打到球。这样就不会让初学者感觉的太难,而且还会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又如乒乓球正手击球的掌握程度将决定弧圈球技术的好坏。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正手击球技术对弧圈球

6、动作技术的学习形成正迁移,那么就可以很好的完成整个动作技术的要求。大脑皮层中已经建立了条件反射,为新技术的动力定型建立了基础。同样在学习健美操时,对于初学者我们也要从基本的步伐和手势开始学习,因为健美操的操化就是由基本步伐和手势组成的。我们要让初学者先学习步伐,例如并步,V字步,A字步等,这些都是在健美操基本操化中经常出现的。同时注意掌握手臂上的动作,把基本的步伐和手势掌握好,在学习操化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的掌握。而在教学中同时安排两种教材内容,切忌同时进行两种新的运动技能,必须考虑到新旧技能的搭配,根据运动技能迁移的原理,尽可能使新学的内容能够依靠先学的技能而掌握得更快,又使已有的知识、技能得

7、到巩因和提高。郑威.运动技能的迁移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2例如:V字步教学过程中,应先学习前后方向的,再学习转体与其他变形动作就比较适宜。这是为什么呢?所有生物的一切身体活动都有其固定的生理机制。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是操作性学习,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学习是由内隐的智力操作和外现的身体,肢体的操作共同实现。从本质而言,新的运动技能与大脑中已有的运动技能表象,印象同化,进行操作性识记和学习。在操作性识记和学习中,原有运动技能记忆从大脑储存区被提取,表象的功能与新的运动技能进行比较,如果已学的运动技能和新学的运动技能在动作结构,动作顺序等方面有相似性,已有的动作技能的动

8、力定型就会迅速的被提取,通过大脑皮层的指挥,利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各部分迅速学习并完成原本已经比较熟悉多次操作过的似曾相识的动作。通过迁移,学生的动作学习过程加速完成,运动技能迅速被学习者掌握。当然,运动技能的迁移不只是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同样在学习乒乓球运动中,有的学生在学习正手击球的动作时没有体会到正手击球的转腰动作,就会影响到学习弧圈球技术时的发力顺序。导致漏球或出台。而在健美操学习中,手臂上的动作在操化中一定要做到位,这就要求在初学时学习基本的手势动作时要认真反复练习,否则在操化学习中就会出现动作无力不舒展。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充分利用技能的正迁移作用,防止或减少负

9、迁移的干扰作用,并使其尽可能转变,成为促进运动技能学习的积极因素。四、促进运动技能迁移的教学要求动作技能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学生有的时候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深入的分析研究技术动作结构,根据运动技能相互转换与干扰的相关理论,合理的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在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以往的运动知识和运动体验的影响,在进行任何新运动技能的学习时,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迁移和干扰,加上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经验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首先,合理安排教材,组织教学程序。合理的安排教材的进度,教材的排列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10、, 实现教材的序列化和程序化, 使学生在掌握了一项教材之后再学习另一教材。要尽量避免同时学习两项新教材的现象, 以免出现技能的相互干扰, 而把容易发生正迁移作用的两种技能尽量前后衔接起来。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每个动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又可分为若干步骤,这的确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考虑教法,找出重点、难点和技术关键。 李培文,牛鹏飞.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能迁移J.教学与管理.2012.7就像在健美操教学中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动作、用力顺序等基本的内容,才能进行正常的操化教学,否则一种运动技能未稳固形成,匆忙过渡到下一动作练习,那种急促的、表面化的学习不仅不能使迁移产生效益,

11、甚至可能导致错误干扰,对教学效果也只能是有害无益。其次,加强教学指导,改善教学方法。要采取诱导式教育,多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新教材时,要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明确的学习计划,经常给予学生指导评价。发展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促进技能迁移。最后,多采用比较的方法,避免技能干扰。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新旧技能的特点,分析其差异性,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已达到对整个技术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时,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运动技能的迁移规律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多采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新的运动技能。参考文献: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吴嘉玲.论体育教学中的技能迁移及其运用J.洛阳大学学报.1999.63郑威.运动技能的迁移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24李培文,牛鹏飞.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能迁移J.教学与管理.20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