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开国大典1 .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916832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开国大典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开国大典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开国大典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开国大典1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开国大典1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一、教材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新闻特写,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场面描写。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记叙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1、充分自读,理解文章的条理,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2、抓住场面描写,互动交流,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3、根据文本中的内容,引用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丰富文本内容,深化学生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

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1、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精读课文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提示进行自主的学习,并且能通过小组的合作进行的有效学习,从而掌握自学提示中的相关知识要点,便于理解课文内容。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课前学生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享与交流,并且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利用课前pad中的学习资源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分享,并能生成相关的知识。这样借助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更多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服务。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

3、将Flash动画与PowerPoint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则选择了微机室的学习环境,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自主性、实效性。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前置学习汇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开国大典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课前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你对生字掌握的真好,谁还想汇报?师:是啊,同学们。类似于这样的资源老师把它们整理在一个文件夹中(师演示一下文件夹)你们在自学其他场面描写时可以结合资源进行自学。那除了课文中第一部分内容的群众入场场面,还记得课文中其余的三个场面描写吗?生汇报:典礼中的“典礼仪式”和“阅兵式”,典礼后的“群

4、众游行”。师板书 生书空 师:这篇课文就是以场面描写为主,上节课我们感受了群众入场的场面,这节课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到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典礼仪式,感受一下会场的气氛。预设生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这一课的生字词,我给大家读一读。预设生2:我也学会了一些词,我还知道它们的意思,大家请看:(高高耸起、徐徐上升、检阅)汇报课前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对学生之前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有所了解,便于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二、聚焦大典,感受气氛请看老师给大家的学习建议:PPT1、结合微课,认真品读课文510自然段,边读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2.先自主学习,再把学习收

5、获与组内同学进行分享。结合学习提示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本环节的小组讨论能促进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驱动力。三、自学阅兵,再现场面 盛大而隆重的典礼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的“阅兵式”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1113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能感受到些什么?自主学习后汇报讨论的过程当中,学生面对老师的针对性的提问和全班同学的集体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心情更愉悦。四、读写联动 情感升华师:同学们,1949年的开国大典距离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我们没经历过,我们只能用课文中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才能感受当时的气氛。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

6、,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要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同学们,你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要靠你们建设!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齐读)生写话,写完后与同学分享,相互交流课堂中的小练笔,有助于升华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情感目标容易达成。七、板书设计 群众入场 典礼仪式 盛大 隆重 26.开国大典 阅兵式 欢快 激动 群众游行副板书:抓重点词 突出氛围八、教学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本课时,设计教学目标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从而使教学目标取得一定的效果。并且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亲身感受了店里盛况激动场面,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的情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但是本节课下来,感觉生们读得还不够充分,应该多读,多感悟,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