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契机无处不在.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91642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笔契机无处不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练笔契机无处不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练笔契机无处不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练笔契机无处不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笔契机无处不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笔契机 无处不在 新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写”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方面,也是每位语文老师教学工作的难点。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老师我深刻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艰难,但实践证明:练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现有的教材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练笔契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练笔契机,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抓住文中字、词,练习遣词造句 现有的教材规定学生每学期要掌握认识一定数量的字、词,学习这些字与词不能停留于会读会写,关键要训练学生要会用,作为语文老师、作为一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

2、有责任让学生把最基本的字词学会运用。当然,方法很多: (1) 组词并造句。这是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最基本的字灵活搭配,培养学生对句的最基本构成元素字的正确驾驭能力的一种方法。这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语。但我认为不能光达到积累目的了就到此为止,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是否会用。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例:发(发扬)造句: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 既让学生学会了组词,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一举两得。这种方法其实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运用,长此以往,我想,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定能有所提高。 (2) 扩词并造句。这是以上形式的扩充。例如:请你用“发”组成不同的词语并造句,看谁组的词最多,造的句最多

3、。发(发生) 造句:昨天,我家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发(发现) 造句:我发现妈妈昨天哭了。发(发明) 造句:长大后,我要发明能减轻妈妈家务的机器人。当然“发”可组很多其他的词,更可造更多的句子。这样使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关联词、成语、一般词语的混合运用 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学生所学词汇,进行综合训练。例如:请运用“如果就 拾金不昧 矛盾 ”这三个词 语写一段话。 又如: 请运用“厕所、苍蝇、白瓷砖|”或“玫瑰、花盆、泥土”编一个故事。 诸如此类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4)运用图画 指导写作 图画是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出示某

4、些具体的或抽象的图画,或某些连续的、毫无关系的图画,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既训练了学生的习作,同时可让学生编写不同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个性。 例如: 请发挥想象,把以上至少两种图形想象成具体事物,编写故事。 二、充分挖掘文本,指导学生练笔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本都是经过有关专家缜密论证后才刊印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最好的写作典范,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有效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写作。 (1)模仿课文片段,进行练笔 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片段值得我们学习。 A 学习修辞手法 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长江之歌 此文是一首经典的现代诗,共两段,虽是现代诗,上下两段对仗极为工整,字字饱含深情,表达了对祖

5、国母亲的热爱。我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本文对仗、排比的写作特色后,我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针对我班学生都来自阳澄湖畔,要求大家也用诗的形式赞美家乡的母亲湖,布置进行了以下的练笔: 阳澄湖之歌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你是 你有 虽结果没有豪言壮语出现,但至少让学生经历了创作诗的过程,有了写诗的体会,或快乐、或艰难,也是一种收获。 B 学习描写方法 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灰椋鸟一文中出现了两段精彩的场面描写,鸟儿归林的场面及鸟儿喧闹的场面,学习之后,不妨布置仿写一段场面描写,能力强的自己写,能力差的根据老师提示写: 下课了,操场上热闹极了。 (2)模仿整篇课文,进行练笔 教材中有许多具有特色

6、的课文,值得一仿。A 模仿课文写作结构 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游天然动物园一文,典型的游记,作者按游览顺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详有略地记录了下来,并同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文章层次分明,是一篇优秀范文。学后,可布置学生去游玩一处风景名胜或景点,以游 为题,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把自己的一次游览过程记录下来,做到详略得当,并发表一定的自我感想。 当然,像这样结构有特色的课文还有很多,如山谷中的秘密最大的麦穗是先分后总结构,先讲一个故事,然后说明一个道理,结构分明,让人一目了然;鼎湖山听泉记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白天听泉感受,再写晚上的听泉感受,条理清楚类似课文,作为写作执导者,都可布置学生练笔,丰富学生

7、的写作经验。 B 模仿课文主要描写手法 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负荆请罪一文,属于剧本,它通过人物语言成功刻画 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蔺相如与知错就改的廉颇。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任人物语言同时可设计这样的练笔: 请仿照负荆请罪一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品质,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爷爷的芦笛一文,它的特色是把人物心理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互相结合。课后,老师应有意识地布置这样的练笔: 请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a我今天真高兴,b我今天很伤心,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环境描写为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服务。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训练自己对文本的敏感度,做个有心人,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多给学生提供练笔机会,巧妙设计,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扬个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好感受,提高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扬个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好感受,提高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