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时间的脚印19.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91418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 时间的脚印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8 时间的脚印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8 时间的脚印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8 时间的脚印1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 时间的脚印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时间的脚印19.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的脚印窦敦秀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脚印不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在岩石上,很有趣味。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提示”及“单元提示”,通过它的引导,自己来读懂文章内容,获取科学知识,品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二、教学目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由于层次清楚,顺序合理,学生还是能尽快熟悉内容的。此外,课文尽管有点深奥,但生动形象的语言让我们学习起来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和难懂。此文知识点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应重点学什么,还是要依据编者在“预习提示”中给我们提示。最后,我还结合学生的现状知识的储备及阅读的能力,特

2、拟定教学目标为:1、 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2、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3、品读生动有趣的语言,感受它的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1、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2、品读生动有趣的语言,感受它的魅力。难点:1、文中关于地质学、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如:为什么“寒武纪”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等。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及我掌握的教学技能,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于是确定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自主互助、教师点拨手段:多媒体课件四

3、: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进而设计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学生准备:根据“单元提示” 及“阅读提示”来预习课文,筛选主要信息,并做好质疑准备;利用字典等工具自行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六: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师问:预习过这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后再问:预习时认真阅读“单元提示” 及“阅读提示”的同学请举手(此举是提醒学生学习要讲究方法)。(二)、学生活动一:谈谈我的收获汇报自读所得,以“我的收获是”作答教师活动:认真倾听,看看同学们通过预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并将重要的信息写在黑板上。教师预设:1、读第1921自然段,我知道了可从

4、岩层厚度、排列顺序等方面去判断时间。2、读第2229自然段,我知道了岩石是通过它的结构、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保存历史痕迹的。3、我知道了人类读懂岩石的记录有何意义。(此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自读时读懂了什么,以确定课堂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活动二:说说我的疑惑师问:学习了本文,你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惑教师活动:仔细倾听,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以备探讨。教师预设:1、为什么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 2、为什么“寒武纪”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快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呢?3、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呢? (此活动是为了引导梳

5、理出有价值的主要问题以备课上探讨。)(四)、学生活动三:讨论交流,解疑答惑学生活动:对于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先让每个人思考一会儿,接着在四人小组内讨论,最后让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活动:学生小组活动时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时评价,补充遗漏的重要信息。(此活动目的是为了引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以读懂课文,获取科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五)、学生活动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学生活动:细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比喻句、拟人句和排比句,读一读,品一品,做点批注,看看它好在哪里活动流程:先个人品读赏析,然后同桌交流,双方都大声的说给对方听,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活动:评价并归纳生动说明的效果:让事物

6、鲜活起来,让深奥的道理浅显起来,让枯燥的文章生动起来。教师预设:时间伯伯这首小诗,将时间比作旅行家,形象的的说明了时间的匆匆流逝,以及那些形形色色的岩石中都藏着它的踪迹。若改为“时间在不停的流逝,岩石记录下它流逝的痕迹”,效果会怎样?(此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生动说明的魅力,了解并学习用生动的语言去介绍事物。)(六)、学生活动五:学生小结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1、在内容上:你获得了哪些知识?2、在学习方法上:你发现应该怎样学习自读课文?教师活动: 在学生总结时予以肯定、补充。教师预设:1、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这一科学知识。大量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使用

7、,使得文章语言生动,读来很有趣味。2、课前认真预习。先看“单元提示”,以了解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然后认真阅读课后的“阅读提示”,它直接告诉我们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色,给我们预习及学习课文以引领作用。、课中积极讨论,大胆质疑。课堂学习的时候,应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思考以形成己见,讨论以互相弥补或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课后再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且书常读常新,你定会有新的收获。(此活动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归纳学习自读课文的一些方法。)(六)、作业:请课下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星期后汇报阅读心得。(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板书时间的脚印提炼信息 品味语言 厚度、排列顺序 比喻事物鲜活岩石 句子拟人道理浅显结构、颜色、化石 排比记录 文章生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