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化工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91262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化工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化工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化工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化工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化工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化工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化工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子矶片区整治开发地块杆线迁移工程电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南京华恒输变电有限公司2013年11月批准:_ _年_月_日审核:_ _年_月_日审核:_ _年_月_日编写:_ _年_月_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41、工程概况42、基坑支护概况43、编制依据4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55、周边环境66、主要基坑开挖断面形式67、开挖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分析9二、基坑开挖、支撑施工方案9围护桩施工9基坑开挖施工12冠梁施工工艺13深基坑支护设计开挖8米13基坑支撑17挖土施工工艺17基坑施工技术难点及措施18三、质量保证措施19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9支护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9基坑回填质量保证措施20四、

2、冬雨季施工措施21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1、建立健全安全施工保证体系,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212、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防范要点223、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23六、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4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42、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措施24七、环境保护施工措施251、施工环境保护252、施工期内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特征253、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26八、基坑开挖施工应急预案27一、施工监测27二、应急措施27九、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29一、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南京栖霞区,隧道南起经五路与栖霞大道交叉口的东北角,沿经五路东侧向北延伸至经五路与神农路交叉口东北角,然后沿神龙路北侧向东延伸

3、至神农路与怡园路交叉口东北角,之后沿怡园路东侧向北延伸至拟建变电站。隧道全长约1667m,隧道全线主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桩号桩号K0+000K0+940段隧道结构外轮廓尺寸(宽高)为37003400mm,桩号K0+940BK1+180、支线桩号ZK0+000062.001段隧道结构外轮廓尺寸(宽高)为37003500mm,主线桩号K1+180K1+604.636段结构外轮廓尺寸(宽高)为37004450mm。隧道每隔30米设沉降伸缩缝一道,中间预埋钢边止水带,缝宽3厘米,内设丁晴软木、油膏填塞,外贴橡胶止水带。2、基坑支护概况场地周边建构筑物较少,隧道沿线存在较多规划管线,场地工程地

4、质状况较好,全线基坑开挖深度一般不超过8.8m,基坑宽度5.3m。根据对基坑场地的周边环境、土层条件以及基坑开挖尺寸的综合考虑,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确定本基坑的支护结构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由于桩号K0+920950段从现状桥梁下方通过,钻孔桩无法施工,局部采用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布置形式为8001200,桩号K0+000340、K0+460920段桩长为11m,桩号K0+340460段桩长为15m,桩号K0+920950段人工挖孔桩布置形式为10001300,桩长为11m,桩号K0+030950段基坑顶部设置一道609,t=16钢支撑,支撑水平间距为5m

5、,桩号K0+000030段基坑采用单侧悬臂桩支护,桩号K0+950K1+604.636、ZK0+000062.001段采用放坡开挖。3、编制依据(1)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燕子矶片区整治开发地块杆线迁移工程图纸。(2)现行的行业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修订);(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8)地

6、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1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 5144-2001;(14)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15)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12-2005(16)宁建工字(2009)104号文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按GB50021勘察规范,根据地基岩土体岩性、结构

7、、成因类型、埋藏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异同性,将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体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10个亚层),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1层素填土:杂黄灰色,稍湿湿,松软,局部地段表层2030cm为混凝土路面,主要以粘性土堆填为主,混杂少量碎石、灰渣等。经调查,堆填年龄小于10年,场地沿线普遍分布。3-1层粉质粘土(Q3冲积):褐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无摇振反应,含铁锰质结核,杂青灰色条纹,可见灰白条纹,有光泽,韧性、干强度高。场地沿线普遍分布,埋深起伏较大。3-2层粉质粘土(Q3冲积):浅黄色,可塑为主,局部软塑,局部粉质略重,无摇振反应,含铁锰质浸染,有光泽,韧性、干强度高。场地

8、沿线大部分地区分布,埋深起伏较大。3-3层粉质粘土(Q3冲积):黄褐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含较多的铁锰质结核,杂青灰灰白色条纹,无摇振反应,有光泽,韧性、干强度高。场地沿线大部分地区分布,埋深起伏较大。5-1强风化安山岩:灰黄色,经强烈风化原岩结构已破坏,取岩芯呈砂土状,局部地段夹少量碎块状岩芯,遇水易软化,手捏易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分布、埋深不稳定。5-2中风化安山岩:灰黄浅灰色,取岩芯主要呈柱状,局部短柱状,锤击声脆,岩芯采取率7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4.20m。依据GB18306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查“中国地震加速度峰值区划图A1”,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

9、值为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弱);查“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B1”。南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参数表层号土体名称土重度固结快剪(标准值)渗透系数CKkN/m3kPa度(cm/s)1素填土(18.0)(18)(15)5E-053-1粉质黏土19.03221.44E-073-2粉质黏土18.825.019.46E-063-3粉质黏土19.5(47.7)(21.6)7E-075-1强风化安山岩(20.0)4E-05()内为建议值具体详见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周边环境沿线的建筑较少,电缆

10、隧道开挖施工时对已有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目前这一段隧道均位于经五路东边外侧,基本上避开了道路上的管线。沿线存在若干架空线钢塔,施工时需要加强监测,防止开挖对这些杆塔产生不利影响。6、主要基坑开挖断面形式K0+940之后均为放坡开挖7、开挖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分析7.1、本工程为地下结构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达5m左右,局部位于边坡上开挖深度达8.8m,深基坑位置在经五路东侧以及规划神农路北侧,规划怡园路西侧。设计要求主体基坑施工安全等级为二级,所以控制深基坑施工时地面沉降和深基坑安全是关键。7.2、本工程施工为全封闭施工,需进行施工围挡,由于批准围挡宽度有限,大型机械的操作半径较大,因此现场可利用的

11、空间相对有限,那么利用有限的施工空间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搞好施工组织调度是本工程特点之一。7.3、基坑围护的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旋挖桩的承重、挡土效果、止水效果、基坑降水的有效控制、基坑开挖后钢支撑的支护时效、进度及质量,土方开挖的科学组织是控制基坑周边变形,保持周边基坑土体稳定,保证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难点。7.4、附近存在一所幼儿园距施工现场较近,妥善处理与周边相邻单位、工程的关系,施工时保证周边建筑安全是本工程的又一难点。二、 基坑开挖、支撑施工方案围护桩施工1、桩施工流程2、测量定位2.1测量方法首先,测量主管计算出桩的中心坐标,经过检核合格后。现场控制网点

12、用极坐标法放出桩的平面位置,附合到另一控制点上进行检查。标高用水准仪测出护筒顶标高,以控制孔深和钢筋笼标高、混凝土面标高。3、施工工艺3.1旋挖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钻机钻头对正桩中心 成孔钻进至设计桩底清孔合格吊装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混凝土拔导管 钻机移位养护3.2钻机钻孔钻机就位,将钻头对准桩位,复核无误后调整钻机垂直度。开钻前,用水准仪测量孔口护筒顶标高,以便控制钻进深度。钻进开始时,注意钻进速度,调整不同地层的钻速。钻进过程中,采用水平尺随时观测检查,调整和控制钻杆垂直度;如遇特殊地层需带泥浆护壁时,必须边钻进边补充泥浆护壁,旋挖同时排渣土。成孔深度要求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深度。3.

13、3清孔旋挖钻机钻进孔深达到图纸规定深度,进行清孔,让钻机空转不进尺。3.4成孔检验钻孔清孔完毕后钢筋笼安装之前,在技术员自检(包括孔径、孔深和垂直度、桩位等,作好钻进施工记录)合格的基础上,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3.5混凝土灌注施工3.5.1 导管和漏斗选择直径为30cm的导管,漏斗选择容量为1.5 m3。导管组装时接头必须密合不漏水(要求加密封圈,黄油封口)。导管底端下至孔底标高上30cm-50cm左右。漏斗安装在导管顶端3.5.2浇注混凝土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桩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为C30,配比由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提供,粗骨料(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5mm,坍落度180220mm,采用普通

14、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混凝土浇注前由技术人员检查混凝土塌落度并记录。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不能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首灌量应灌至导管下口2m以上,保证首灌导管埋入混凝土为2m左右。混凝土浇注时,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2m,不大于6m,设专人及时测定,以便掌握导管提升高度。每次拆卸导管,必须经过测量计算导管埋深,然后确定卸管长度,使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并作好浇注施工记录。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中间不得间断。拆除后的导管放入架子中并及时清洗干净。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导管位置居中,提升导管时应有专人指挥掌握,不使钢筋骨架倾斜、位移,如发现骨架上升时,应立即停止提升导管,使导管降落,并轻轻摇动使之与骨架脱开。混凝土灌注到桩孔上部5m以内时,可不再提升导管,直到灌注至设计标高后一次拔出。灌注至桩顶超灌量不小于1m,以保证凿去浮浆后桩顶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及时拔出护筒,待灌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立即进行桩空孔回填,防止塌孔及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