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导学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91161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别康桥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别康桥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别康桥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再别康桥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再别康桥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别康桥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别康桥(2课时)目标平台1、品味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2、感知本诗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3、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预习案一、教材辅读1、走近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6年,二次旅游该英国,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8年第三次旅游英国。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

2、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主要著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2、了解背景“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他曾经这样写道:“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

3、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3、整体感知(1)诵读: A、集体诵读,把握诗歌的基调 含有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对康桥风景的赞美和深情。 B、教师评点并作诵读指导:第一节诗连用三个“轻轻地”,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仿佛诗人缓慢而轻柔的步履。 第二节“新娘”“河畔的金柳”,此时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些词,要读出惊艳的喜悦,声音要响要亮。“荡漾”一词,要读出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的“荡”感,要读出心泉摇曳的多姿,声音要低柔悠长,满含深情。 第三节“油油

4、的”一词,要读出滑滑的、润润的感觉,要读出“青荇”这种水草的特质。“招摇”一词,声音可以张扬一些,读出自在无束的感觉。 第四节“天上虹”这个词,要读出“虹”的绚烂明丽,声音要亮要美。“揉碎”一词,要读出破碎的感觉,声音要低要柔,情绪黯然。“沉淀”一词,要读出沉淀感来,声音低沉。“梦”一词,要读出梦幻色彩,声音要有飘忽迷离感。 第五节“漫溯”,声音要悠长深远,读出追寻的色彩,读出对“青草更青处”的向往。“星辉”,声音要满含欣喜,读出星光粲然的感觉。“放歌”,声音要高亢喜悦,此时此刻,诗人的情感已达到高潮。 第六节“但”字后,要稍作停顿,因为诗人并没有放歌,并且也不能放歌。这个“但”字,要读出顿挫

5、感,要读出深沉凝重的色彩。“悄悄”一词,要轻轻地读,此时,诗人的情感回到“别离”的情境,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别离”一词,要读出感伤的色彩,声音低沉舒缓,满含哀愁。“沉默”一词,回环往复,声音尽量拉长,读出叹息,读出沉重。 第七节“悄悄地”一词,连用三次,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要用声音把诗歌推向那种默无声息的高潮。 C、指定学生朗读。 D、磁带朗读。(2)整体感知内容和结构:A、内容: 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 第五节,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一支长篙

6、,在星辉斑斓时,泛舟夜游,放声高歌。 第六节,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B、结构: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表现对康桥的留恋之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部分(2-6):以特有的意象表达对康桥无限爱恋之情。 第三部分(7):照应开头,承上总结,表明对康桥的留恋之情。 二、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青荇()笙箫()长篙()漫溯()斑斓()2、区别字形偻 () 漪()溯()篙()偻 ( )绮()朔()蒿()峦()畔()斓()诅()挛()衅()谰()沮()3、词语含义艳影: 。 青荇: 。招摇: 。 斑斓: 。4、第一节与第七节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1、xng,shngxio,

7、go,s,ln2、1ul,yq,sshu,goho,lunlun,pnxn,lnln,zj3、艳影:美丽的影子。 青荇:绿色的水草 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这里是“摇摆、摆动”的意思。 斑斓:五彩缤纷的样子。4、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探究案探究点一:文本解读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 (轻轻地、悄悄地。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深怕惊醒了它。诗人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2、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说成“作别西天

8、的云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3、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诗人?用诗歌原句回答。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榆阴下的一潭,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的沉默。)4、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因为绿柳在夕阳照射下,它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 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 形象逼真的写出了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5、“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

9、用?(拟人,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和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6、你认为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7、诗人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此时情绪如何?何以见得? (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时,泛舟夜游,放声高歌。是兴奋欢快的情绪。 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

10、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8、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句?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这里是人匠心独运,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探究点二:意象选择1、本文在意象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本诗的意象。(主要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清潭、彩虹、浮藻、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2、选择这些意象有何作用?(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借助这些意象,抒发了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告别康桥时

11、,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景物,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探究点三:形式之美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建筑美(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绘画美(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音乐美(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三美”。1、如何理解本诗的建筑美? (这首诗一共有7节,每一节有四行,每一行的字数都不一样,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句子的排列上,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美感。 第一节与第七节在结构上回环呼应,给人以整体之美。)2、如何理解本诗的绘画美? (全诗

12、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选用了表色彩的词语,如“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也几乎每一节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等等。作者还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3、如何理解本诗的音乐美? (A、前面讲到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我们在雨巷中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

13、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B、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并思考押韵情况与雨巷有何不同。 韵脚是: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雨巷是一韵到底;而这首诗每一小的节的第2句与第4句句押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讲究的是韵律的和谐。)训练案一、基础训练题1、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缥浮 B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破锭C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回溯 D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沉淀2、再别康桥以 为线索,抒发了作者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句中的“梦”指的是什么?“寻梦”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46

14、题。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声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4、给上述诗句划分节奏。5、上述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6、上述诗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C。A项中“缥”应为“漂”或“飘”,B项中“锭”应为“绽”,D项中“生”应为“声”。2、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3、指的是过去的留学生活。流露出作者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4、略。5、顶针,拟人。6、对康桥的离情别绪,既有恋恋不舍的情思,又有轻松道别的洒脱。二、能力提升题阅读下列徐志摩的诗歌,完成12题。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