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907692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价差现象的一种解释Hal R. Varian大减价模型的不对称均衡王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内容提要 本文弥补了Hal R. Varian 大减价模型的缺陷,给出了该模型的不对称均衡ANE。然后用ANE来解释市场价差现象以及市场定价策略的多样性。最后证明大减价模型有且仅有四类均衡(即SNE;ANE、)。 关键词 信息 价差 大减价模型 不对称纳什均衡 可行价格一、导言主流经济学通常假定对于同一种商品整个市场只有一个价格,即所谓的一价定律。然而现实生活却远非如此。首先,从空间上看,同一时点上同一种商品在各地的价格并不相同。其次,从时间上看,同一家店铺对同一种商品的定价也不一定是一成

2、不变的(例如常见的大减价的情形)。也就是说市场上存在“价差”(price dispersion)现象。价差现象的普遍性早就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首先是George Stigler(1961),他开创了信息经济学对市场价差的研究。Steven Salop和Joseph Stiglitz(1977)则首度将市场上的消费者分为有信息的和无信息的两类,来说明市场价差。Hal R. Varian(1980)的贡献在于他弥补了前人局限于对空间价差(spatial price dispersion)的缺陷,将研究的触角延伸到时间价差(temporal price dispersion)的领域。Hal R.

3、Varian(1980)分析了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混合策略均衡。由于其分析过程中有一个循环论证 参见附录1,所以只得出了对称均衡。该对称均衡存在三大不足:一是所有的店铺都采用相同的定价策略,这与市场上定价策略的多样性矛盾。二是所有店铺的定价均为一个连续区间,这与现实中定价的跳跃性矛盾。三是可行价格集中任意一点的定价概率均为0,也即价格是常变的,不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点“滞留”,这也与现实不符。本文给出的Hal R. Varian大减价模型的不对称均衡,弥补了上述三个缺陷。本文的第三部分先给出Hal R. Varian模型的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的具体形式,并对其经济涵义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再给出求均衡解

4、的数学过程。为了行文的便利,本文第二部分首先给出Hal R. Varian的大减价模型。二、Hal R. Varian的大减价模型假定有某件商品拥有大量的消费者,每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购买量不会超过一件(要么不买,要买也只买一件)。所有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都有一个相同的保留价格r,当店铺出价高于r时,没人愿意购买。消费者分为两类:有信息的和无信息的。无信息的消费者随机选择店铺,如果价格不高于r就购买。有信息的消费者了解每家店铺的价格,因此他们总能以最低的价格(当然该价格必须小于或等于r)买到商品。用表示有信息的消费者的数量;用表示无信息的消费者的数量。市场上有n家店铺,由于市场可以自由进出,所以所有

5、店铺的预期收益为0。用表示每间店铺分摊到的无信息的消费者的数量。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价格策略,该策略给出了上每一个价格p对应的概率(或概率密度),用p的累积密度函数表示 显然,这种策略表述既适用于混合策略,同时也涵盖了纯策略。每个时期,每家店铺都按各自的策略定价,各个店铺定价是相互独立的,即有。定价高(即不是最低)的店铺只能拥有U名无信息的消费者,定价最低的店铺不但拥有U名无信息的消费者还平均分摊I名有信息的消费者。当只有一个店铺出价最低时,该店铺获得IU名消费者,其他店铺各获得U名消费者。假定所有店铺具有相同的平均成本曲线,该曲线严格单调递减 这与零售业本身的特点基本相符。用表示总成本函数,表

6、示平均成本函数,其中q为销售量。为了便于分析,令。所有店铺都是理性的,而且以上假定的所有内容对所有店铺都是“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三、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及其经济涵义定义1:对于,如果(离散型)或(连续型),则称p为店铺i的可行价格。对称均衡 Hal R. Varian(1980)有详细论述。(简称SNE)为下述策略组合(参见图1):市场上有n家店铺,n由决定。所有店铺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均为,且定价策略(即累积密度函数)均为:其中,。不对称纳什均衡(简称ANE)为下述策略组合(参见图24):市场上有n家店铺,n同样由决定。n家店铺中有t家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为。为了便于

7、描述,不妨设这t家店铺为第1家第t家。其余家店铺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为单值点和连续区间,其中, 当时,可以理解为,店铺i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仅为单值点。不失一般性,令,即将后家店铺按其连续区间的上限由大到小排列,同时为了统一符号令。对于任意一点所有n家店铺的定价策略,即累积密度函数均为:。对于任意一点,前k家店铺的定价策略(即累积密度函数)均为:。对后家店铺而言,它们定价为r的概率分别为其中。按可行价格的定义域不同,ANE又分为三种情形:、(参见图2)。有家店铺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均为。其余家店铺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为单值点和连续区间,其中,。、(参见图3)。有家店铺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均为。家店铺的可

8、行价格的定义域为单值点和连续区间,其中,。还有家店铺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均为单值点。、(参见图4)。有家店铺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均为。其余家店铺的可行价格的定义域均为单值点。从图1可以看出,SNE中所有店铺的可行价格区间都是连续的。要用SNE来解释“大减价”这样的价格跳跃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定价策略。通过计算可知 推导过程参见附录2:令,则当时,单调递减;当时,达到最小值点;当时,单调递增。也就是说的大致形状为U形。根据Hal R. Varian(1980)的解释,这种U形的定价意味着任意一家店铺定价“较高”和 “较低”的概率较大,而定“中间价”的概率较小。他通过所有店铺只有固定成本k的特例来阐述

9、这一观点(参见图5)。然而,用这种方式来解释“大减价”现象有两个缺陷:第一,如果把 “较高”的价格视为原价,把“较低”的价格视为“大减价”,那么“中间价”指代的又是什么呢?第二 参见附录3,当时,(参见图6),不存在定“较低价”的概率较大的情形,从而更加不能解释“大减价”的现象。从图2可以看出,ANE中有一部分店铺的可行价格区间是间断的。而且对这些店铺而言定价为的概率分别为其中。这刚好解释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大多数店铺而言,商品通常按“原价”卖,偶尔才有“大减价”。从图3可以看出,ANE中不但有一部分店铺的可行价格区间是间断的。而且还有一部分店铺以概率1定价为。因此,在ANE的框架下,

10、不仅可以解释“大减价”现象还可以解释市场上定价策略的多样性:有的店铺频繁变动其价格;有的店铺采用“大减价”的策略;还有的店铺始终维持高价。从图4可以看出,ANE所对应的市场中有一部分店铺始终维持高价;其余店铺频繁变动其价格。表1总结了上述四种均衡的经济涵义。表1: Hal R. Varian“大减价”模型的四种类型的均衡与其所解释的市场类型。均衡类型可用来解释的市场类型SNE所有店铺定价策略相同,均频繁变动其定价。ANE一部分店铺频繁变动其价格;其余店铺采用“大减价”策略。一部分有的店铺频繁变动其价格;一部分店铺采用“大减价”的策略;一部分店铺始终维持高价。一部分有的店铺频繁变动其价格;一部分

11、店铺始终维持高价。本节直接给出了均衡的几种类型,下一节将给出求解这几种均衡的推导过程,并证明Hal R. Varian“大减价”模型只有这四种均衡,不存在其他类型的均衡。四、求均衡解的数学推导为了求Hal R. Varian“大减价”模型的价格策略纳什均衡 本节的分析均以纳什均衡为对象。(Nash,1950),必须进一步分析每家店铺的策略空间。由于任意一家店铺可能获得的最多消费者为IU位,由模型的假设知。根据平均成本严格单调递减可知p*为任意一家店铺所能达到的最低平均成本,从而没有一家店铺的定价会低于p*。同时只有定价低于保留价r时消费者才会购买,所以没有一家店铺的定价高于r。从而有:结论1

12、该结论与Hal R. Varian(1980)文章中的命题1相一致,只不过用累积密度函数F(*)来表示比用密度函数f(p) 更加严谨:前者涵盖了离散型分布的情形而后者没有。:,。引理1:任取一店铺i,其所有可行价格的预期收益均等于0。也即对于,如果(离散型)或(连续型),则:其中,表示除i外其余n-1家店铺的定价。证明:不失一般性,设可行价格的预期收益小于可行价格的预期收益,则理性的消费者会以来替代,策略有偏移的诱因。这与均衡的定义矛盾,所以均衡中的预期收益只能等于的预期收益。由于是任取的,所以所有可行价格的预期收益相等。又因为市场是自由进入的,所以所有可行价格的预期收益都等于0。引理2 该结

13、论适用于,而不仅适用于可行价格,从而将端点也涵盖在内。:对任意店铺i的某一可行价格有:。证明:假定对于店铺i有或。由于在任意概率分布中,正概率点群(points of positive mass)的个数是可数的。所以可以找到足够小的使得n家店铺定价为的概率都等于0。比较店铺i定价分别为和的预期收益。定价为时预期收益表示为以下五项之和: 而定价为时预期收益表示为以下三项之和:当时,从而,店铺i定价为的预期收益与定价为的预期收益之差趋向于下式:上式不能大于0,否则有偏离的诱因,从而与均衡的定义矛盾。同时,又 。 引理2的结论要弱于Hal R. Varian文章中命题3的结论,原因是这里考虑了不对称

14、均衡存在的可能性,而不是假定只存在对称均衡。由引理1和引理2可得:推论1:对任意店铺i的某一可行价格p,其预期收益可由下式表示:。结论2:任意两间店铺在可行价格相同的点,累积密度函数的取值相同。证明:从市场上任取两个店铺(i和j),假定是两个店铺共同的可行价格,亦即(离散型)或(连续型);且或。则店铺i定价为p的预期收益为: (推论1) 其中表示除i和j以外其余n-2家店铺的定价。两边同乘以,化简得:(引理2)(引理2)(1)考虑店铺j,同理可得:(2)由(1)式和(2)式可知:。定义2:用Si表示店铺i的所有可行价格的集合,则称为市场价格可行集。引理3 这里并不排除某家店铺的可行价格集不成立

15、的情形。:市场价格可行集 在这里,符号“”表示S可以是区间,也可以是区间剔除掉可数个点的情形(下同)。也就是说,对于市场价格可行集S而言,不可能在的某个连续区间没有定义 可以参看Hal R. Varian(1980)文章中的命题6、命题7和命题8的证明。证明:由于所有店铺的定价都不会小于p*或大于r,所以S必然是的一个子集。反证法。假定存在区间且。若,则所有店铺的最低定价都大于。此时若有一家店铺改变其策略,以概率1定价为则它的收益将由0(引理1)变为正数 。由于有偏离的诱因所以时不存在均衡。若,令,。那么就是市场价格可行集中小于的价格中最大的一个。不妨设,则对店铺i而言,定价为的预期收益为: (推论1)从而店铺i有偏离选择的诱因,所以时也不存在均衡。证毕。引理4:对任意店铺i的任一可行价格,有,即。证明:反证法。假定,由可知存在某家店铺的某个可行价格。j定价为的预期收益为: (与引理1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