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采空区对K5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90704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6采空区对K5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K6采空区对K5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K6采空区对K5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K6采空区对K5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K6采空区对K5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6采空区对K5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6采空区对K5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县XX镇XX煤矿矿区南翼M6煤层采空区对M5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论证报告(工程规模:9万吨/年)总 经 理: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XXXXXXXXXX二O一三年八月报告编制委托书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矿井概况2第一节 地理概况及煤层埋藏条件2第二节 矿井主要灾害及开采条件10第三节 矿井现状15第二章 M5煤层巷探情况18第三章 矿井M6煤层采空区对M5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影响分析19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24附件:附图:1、XX县XX镇XX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2、XX县XX镇XX煤矿M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前 言一、项目来源受XX县XX镇XX煤矿的委

2、托,我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收集资料、分析,最终出具相关报告对XX煤矿南翼M6煤层采空区对M5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进行论证。二、项目概述XX省XX县XX煤矿(以下简称XX煤矿)位于XX县城北,XX镇南西,隶属XX县XX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0451081127,北纬253229253315。矿区呈不规则多边形,南北长约1400m,东西宽约1200m,面积1.0713km2,许可开采深度1650-1300m。XX煤矿生产规模9万吨/年,属于的证照齐全的合法矿井。XXXXXX2006年9月编制了XX县XX镇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并经XX省煤炭管理局批复(),矿井设计生产能

3、力9万吨/年;XXXXXX2007年3月编制了XX县XX镇XX煤矿安全专篇,并经XX煤矿安全监察局盘江监察分局批复(;XXXXXX2010年5月编制了XX县XX镇XX煤矿安全专篇补充设计,并经XX煤矿安全监察局盘江监察分局批复(黔煤)。矿井于2012年开始为扩建30万吨生产规模做准备工作。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编制了XX县XX镇XX煤矿(扩建)开采方案设计,并经XX省能源局批复();目前扩建工程尚未开工建设。矿井现有生产系统采用斜井开拓,布置有主斜井、回风斜井两个井筒,其中主斜井承担煤炭、材料、设备运输进风和行人任务,回风斜井承担矿井回风任务并兼做矿井一安全出口。根据矿

4、井实际情况,矿区范围之内南翼采区M6煤层已采空,本次论证矿井南翼M6煤层采空区对M5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地理概况及煤层埋藏条件一、地理概况(一)交通情况XX省XX县XX煤矿(以下简称XX煤矿)位于XX县城北,XX镇南西,隶属XX县XX镇管辖。矿区距XX县城平距11km,距离XX镇2km,晴隆至XX县道从矿区的西北部边界穿过,距南昆铁路顶效火车站约58km,交通较为便利。详见见交通位置图。XX煤矿交通位置图(二)矿井境界XX煤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0451081127,北纬253229253315。矿区呈不规则多边形,南北长约1400m,东西宽约1200m,面积

5、1.0713km2,许可开采深度1650-1300m,生产规模9万吨/年。矿区采矿权拐点坐标见表1-1-1。表1-1-1 XX煤矿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西安坐标)(三)井田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矿区属高原中山地形,总体上呈北东高南西低的斜坡,西部的夜郎组地层形成较陡的斜坡地形。海拔标高在+1609-1395m之间,相对高差约214m。地形起伏不大,坡脚地形相对较平缓。有居民点分布于矿区南部(崩土山)。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2、气候条件 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3 o C ,最高气温34.6 o C ,最低气温-7.8oC 。最热为7月,月均气温22oC;最冷为1月,月均

6、气温6.4oC。年均降雨量1341.9mm,最多年达1887.6mm;最少年仅960.4mm。5-9月为丰水期,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均蒸发量1382.90mm,年均相对湿度78。3、矿区地表水矿区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范围,区内无大的河流经过。在矿区东、西各有一条季节性河流,西部河流由北向南流出矿区,东部河流沿高武-王家寨公路旁侧由北向南流入尖山水库后再继续向南流入大洞进入地下河,河流水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其余均为雨源性溪沟,较大的地表水体为尖山水库。区内地表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4、地震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7、5、地温矿区范围内未发现高温异常区,煤系地层百米井稳梯度小于3度。 二、煤层埋藏条件矿井规划扩建30万吨/年生产能力,所以于2011年编制了XX省XX县XX镇XX煤矿(扩界)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根据该报告,矿井地层资料如下:1、地层井田及外围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一段(P3l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3l2)及第四系(Q),第四系以角度不整合零星分布于上述地层上。区内及周边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各组段地层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茅口组(P2m)出露于矿区北部边界外。主要为浅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厚层状灰岩,含白云质团块或白云岩,具缝

8、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第四系覆盖严重,区外出露不完全,本组厚度不详。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1)龙潭组第一段(P3l1):上部为粉砂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中部夹薄层灰岩,具水平及微波状层理。中部为煤线,厚度0.1-0.3m之间。下部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薄层及条带状,厚80.79m。(2)龙潭组第二段(P3l2):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状粉砂岩、砂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等,局部夹灰白色薄至中层灰岩、生物屑灰岩及煤层。该层主要可采煤层5层(编号M5、M6、K7-1、K7-2、K8)。厚175.40m。3)第四系(Q)广泛分布于区南部及西部大部分低洼及相对平缓地段,多为耕

9、地、植被及少量村落,岩性主要为坡积残积粘土、亚粘土、砂土,次为冲积砂、砾石和亚砂土等,厚度一般小于15m。2、构造XX县XX煤矿区域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一级单元)黔北台隆(二级)遵义断拱(三级单元)黔北台窿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四级单元)中部。矿区位于XX向斜西翼南段,总体构造形态为向斜构造,两翼不对称,地层产状走向近南北,西翼倾向东,倾角812左右,平均为10。东翼倾向西,倾角1118,平均13。 褶曲XX煤矿位于XX向斜西翼南段,矿区内褶曲不发育。 断层矿区内发现和揭露断层两条断层,F4、F5分布在矿区东北部界外和东部界外,现将各断层特征简述如下:F4断层:为正断层,位于拟扩大矿区

10、边界5号拐点附近,倾向西南,倾角68左右,断距大于100m,钻探揭露实际落差40.10m,钻孔揭露情况围岩较为破碎,岩芯倾角变化明显。断层切割了区内可采煤层,为区内较大断层,长度大于5km。F5断层:为正断层,位于矿区边界东部(矿区外),倾向东南,倾角55左右,断距大于50m,长度大于2km,南东向延伸图与F5断层相交。 岩浆岩区内无峨眉山玄武岩分布,故无岩浆岩活动。综上所述,区内地层走向及倾角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向斜两翼成不对称,矿区内断层数量较少,褶皱不发育,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3、煤层1)含煤性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为区内含煤地层,为一套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主要由灰色、浅灰色、

11、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局部夹灰岩及硅质灰岩薄层,一般厚为2245.19m。含可采煤层5层M5、M6、K7-1、K7-2、K8,煤层总厚4.397.81m,平均5.78m,可采含煤系数2.2%。可采煤层在煤系地层的中段分布。2)可采煤层井田内含可采煤层有5层;均为全区可采煤层,煤层总厚4.397.81m,平均5.78m;现将井田内可采煤层分述如下:M5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P3l2)上部,上距标一(B1)0.2718.12m,平均7.41m,下距标二(B2)7.3320.85m,平均12.86m。区内见煤点全部可采,煤层全层厚度1.622.62m,平均厚度为

12、2.10m;采用厚度1.492.12m,平均采用厚度1.77m。结构较简单,含夹石01层,一般1层,岩性为炭质泥岩或泥岩。总体趋势为西部稍薄,东部和中部厚。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顶板岩性:以粉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少数为泥岩。底板岩性:粉砂质泥岩、泥岩,极少数为粉砂岩。M6煤层M6煤层上距M5煤层13.8023.91m,平均20.17m;下距K7-1号煤层10.2716.91m,平均14.32m。区内无不可采点,煤层全层厚度1.872.32m,平均厚度为2.02m;采用厚度1.872.32m,平均采用厚度为2.02m。结构简单,不含夹矸。总体趋势厚度变化不大,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顶板岩性:泥

13、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少数为灰岩、粉砂岩。底板岩性: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K7-1煤层K7-1号煤层上距M6煤层10.2716.91m,平均14.32m;下距K7-2煤层0.882.57m, 平均1.97m。区内见煤点全部可采,煤层全层厚度0.871.40m,平均厚度为1.23m;采用厚度0.871.40m,平均采用用厚度1.23m。结构较简单,含夹石02层,一般1层,岩性为碳质泥岩、泥岩。区域煤层发育较明显,自身对比明显,煤层总体趋势厚度变化不大,属全区较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一般为粉砂质泥岩,极少数为泥岩或碳质泥岩。底板岩性:一般为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K7-2

14、煤层上距K7-1煤层0.882.57m, 平均1.97m;下距K8煤层34.2146.52m,平均41.54m,区内见煤点全部可采,煤层全层厚度0.891.91m,平均厚度为1.17m;采用厚度0.891.91m,平均采用厚度1.17m。结构较简单,含夹石01层,一般1层,岩性为泥岩或碳质泥岩。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顶板岩性:一般为碳质泥岩及泥岩。底板岩性:一般为泥质粉砂岩、泥岩,极少数为粉砂岩。K8煤层上距K7-2煤层34.2146.52m,平均41.54m,区内见煤点全部可采,煤层全层厚度0.821.28m,平均厚度为1.02m;采用厚度0.821.28m,平均采用厚度1.02m。结构较简单,含夹石02层,一般1层,岩性为炭质泥岩。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顶板岩性:一般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极少数为炭质泥岩。底板岩性: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极少数为泥岩。井田可采特征详见表1-1-2。表1-1-2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间距(m)煤厚(m)夹石可采情况倾角()结构复杂程度稳定程度最小最大平均(点数)最小最大平均层数一般M5上距p3l2顶部245.0175.3970.201.62 2.622.10011全区可采向斜轴西翼倾向东,倾角812左右,平均为10。东翼倾向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