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90386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欣悦试卷网http:/ 试卷下载试卷交流学习资源学生、老师、家长的得力助手邹忌讽齐王讷谏曹刿论战练习一、填空1.战国策又称 ,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 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表达方式上长于 和 ,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的意思是“纳”是 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是 。3.今齐地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二、字词1.通假字邹忌修八尺有余 徐公来,孰视之2.古今异议字古今地方千里古义: 今义: 能谤讥于市朝古义: 今义: 3

2、.掌握一词多义上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下乃下令 受下赏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朝朝服衣冠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孰孰视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之齐国之美丽者也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 吾妻之美我者于欲有求于我也 皆以美于徐公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4.词类活用朝服衣冠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吾妻之美我者 闻寡人之耳三、实词过关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修,_,昳丽,_。 2、朝服衣冠,窥镜,服,_,窥,_ 3、我熟与城北徐公美?熟,_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_ 5、王之蔽甚矣: 蔽 6、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 7、谤讥于市朝:谤讥:_,市朝:_, 8、闻寡人之耳者:闻_ 9、时时而间进

3、,期年之后:间_ ,期年_ 10、朝于齐:朝_ 四、虚词一览 而: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 而_ 暮寝而思之 而_ 时时而间进 窥镜而自视,而_ 之:臣之妾畏臣,闻寡人之耳者,齐国之美丽者也 之_ 吾妻之美我者 之 _ 王之蔽甚矣 之_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之_ 问之客曰 之_ 由此观之 之_ 燕赵韩魏闻之 之_ 以:自以为不如。 以 _ 皆以美于徐公以_ 于:臣之客欲的求于臣,于_ 皆以美于徐公,于_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于_ 皆朝于齐 于_ 五、重点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4、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六 回答下面的文言问题(一)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 (今义: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 ) (今义: )3、明日,徐公来。(古义: ) (今义: )(二)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句式: )2、忌不自信(句式: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句式: )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式: )6、王之蔽甚矣(句式: )(三)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 ),写出一个反义词。( )(四)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邹忌: 齐威王: 七 选择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

5、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公私之积尤可哀痛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山 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孔子过泰山侧 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例:令初下,门庭若市( )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曾不若孀妻弱子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2下面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例:忌不自信( ) 城中皆不之觉秦城恐不可得古之人不余欺也莫用

6、众人之议也时人莫之许也 3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今齐地方千里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

7、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八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九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十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4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8、列句子。(2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答: 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甲既克,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彼竭我盈 ( ) (2)望其旗靡 ( )

9、(3)臣之妻私臣( ) (4)今齐地方千里(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3甲乙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 ”和“ ”;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 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 ”。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2)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十二 比较阅读甲十年春,(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

10、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分)【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撤。谍刺探军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0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1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