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90178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教材要求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继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

2、学生通过观察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1、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情感,并紧紧围绕数学与生活这一主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2、倡导自主探索、合作

3、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重视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自始至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3、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并以活动的形式为各层次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自己,表述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

4、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难点:能正确辨认所观察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方法:观察法 实践法 谈话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学习法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2.今天我们来看盲人摸象的故事。(课件出示)3.人们为什么笑这些盲人?

5、4.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5.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看动画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动画片中使学生体会到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也有不同。(1).现在请大家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2).图上都有谁?(3).他们分别站在讲桌的什么位置观察讲桌的?(4).他们看到的讲桌分别是什么形状的?(5).师生共同小结,同时课件演示。(6).完成连一连。(课件出示)(7).观察活动:全体学生坐在座位上观察放作业本的柜子:说说你从什么位置进

6、行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观察电脑桌:1如果我看到的是电脑桌的前面和上面,我是从哪个位置去进行观察的?请你来试试。2如果我要看到电脑桌的前面、上面、左面,我是从哪个位置去进行观察的?请你来试试。3如果我只看见电脑桌的前面,我是从哪个位置去进行观察的?请你来试试。4如果我只看见电脑桌的上面,我是从哪个位置去进行观察的?请你来试试。(8).师小结:通过上面的观察活动,我们知道了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讲桌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再通过老师说看见的面是什么,让学生说说是从什么位置去观察的这个活动,使

7、学生再次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1).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课件出示)(2).我们再来看这幅图。(边观察课件边演示)老师和小猴只看到讲桌的一个面。笑笑看到讲桌的两个面。淘气看到讲桌的三个面。(3).如果淘气换一个位置,会不会看到讲桌的四个面或更多的面呢?(4).现在请你把课桌看作讲桌来进行观察,可以离开座位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和同桌说一说你最多能看到桌子的几个面?(5).谁来给大家说说?(6).我们现在来看这几个小朋友观察的是什么物体?从他们站的位置最多能看到几

8、个面?(课件出示)小明观察洗衣机,能看到三个面。小红观察空调,能看到三个面。小路观察写字台,能看到五个面。1小路这样观察行不行?2我们只能从一个位置去观察,而不能把从两个位置观察到的面的个数相加。(7).师小结:从上面的观察活动中我们知道了: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课件出示,师带着说。)【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清楚的知道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课堂上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亲身观察活动,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3.认识长方体的各个面的名称。(1).现在请你来看,老师拿的是什么?(2).请你从你的座位来观察这个长方体,以你为标准来进

9、行观察,说说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这三个面分别叫什么?前面:它正对着我们,我们也把它叫做“正面”。背后的面呢?(为了和正面对应,我们把它叫做背面。)(师手指上面)这是上面。(手指下面)这是下面。(师手指右面)这是右面。(手指左面)这是左面。(4).拿出你的长方体:摸一摸正面、上面、右面。换一个位置,再摸一摸正面、上面、右面。(多换几个位置)(5).对一个长方体来说,正面、上面、右面是固定不变的吗?(6).指一指:课桌的正面、上面、右面。数学书的正面、上面、右面。讲桌的正面、上面、右面。柜子的正面、上面、右面。空调的正面、上面、右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三个面,并且变

10、换不同的角度来摸,使学生明白了长方体的三个面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观察位置的变换也在不断变换的;学生在指教室里面实物的三个面这个活动中,体会到生活中实物的正面、上面、右面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与区别。】三、巩固练习。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题,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1.课本26页“认一认”。(课件出示)2.课本27页的第1题。(课件出示)3.送信。(课件出示)4.课本27页第3题。(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做到学以致用。】四、课堂总结。1.这节课我们做了哪些活动?2.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做的活动,梳理这节课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谈谈自己的收获,查漏补缺。】板书设计:看一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