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因素分析法.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90162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因素分析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用因素分析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用因素分析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应用因素分析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因素分析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因素分析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分析培训培训时间:2009年3月26日 主 讲:杨培莉培训编号:CW-PX-2009-04 培训人员:事业部会计一、销售收入的因素分析 (一)分析的程序 首先,先确定影响销售收入的各因素,为分析简便起见,可将其归纳为两种:产品销售量以及产品销售价格。按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可列计算公式: 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量产品销售价格 这两种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产品销量收入的变动,我们以计划的销售收入与实际销售收入的差额为分析对象,假定某企业销售资料如表131所示。 表131项目产品销售数量(件)产品销售数量(件)产品销售价格(元) 产品销售收入(元) 计划数 10001000100100000实际数

2、1200120096115200差额200200-415200从表131中可以看出,产品销售收入实际数比计划数增加15 200元,是一种好的趋势。但影响收入的两因素的变动却不全是有利的,销售单价实际低于计划,进一步利用因素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利用比较法确定的分析对象为15 200元(实际总额一计划总额)。然后确定公式中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本例中为先数量指标再价值指标。计算程序如下: 1以基数(计划数,前期实际数)为计算基础; 2按公式中所列各因素的顺序,逐次以各因素的实际额替代计划额或前期实际额;每次替代后实际额就保留下来。有几个影响因素就替代几次,直到所有因素都变为实际额为止;每次

3、替代后都求出新的计算总额; 3将每次替代后的结果与上一次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额即为某一因素的变动对综合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4计算各因素变动影响额的代数和。 应用该计算程序分析上例: a以计划数为基数 1000100=100 000元 b以实际销售数量替代计划销售数 1200100=120000元 销售数量的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b-a) +20000元 c以实际销售价格替代计划销售价格 120096=115200元 销售价格的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c-b): -4800元 影响额合计(+) +15200元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虽然销售数量的增加能使总体销售收入增加20 000元;但由于销售

4、价格的下降使得总体销售收入减少4 800元;两种影响共同作用,使销售收入仅增15 200元,这与分析对象是一致的。从这项分析中可以看出,销售价格变动趋势不利于收入增加,需进步查明其主观因素影响或客观因素影响,对销售收入总体情况作出评价,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二)因素分析的特点 1计算程序的连环性。计算各因素影响程度,并按既定的顺序逐个替代,每次替代都是在前次替代基础上进行的,除第一次,每次比较都不是与固定值进行的,而是连环进行的。 2计算条件的假定性。计算某一因素变动对总体指标的影响程度时,假定影响这部分指标的其他因素固定不变,因此,计算结果只能说明在某种假定条件下的结果。这使分析变得简单,

5、但并不十分符合客观实际。而这正是由分析的目的所决定的;分析只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计算求得的各项数额只是为这目的服务,对其精确性的要求并不高,往往能表示出顺序性、趋势性以及大致的影响程度。这种科学的抽象分析方法在研究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 3因素替代的顺序性。计算分析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因素的顺序性。特别是进行两个企业之间的比较分析时,分解的顺序定得相同,否则不具可比性;当然,即便是同一企业内部,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分解的顺序也应相同。这是因为,计算同一种因素变动对综合指标的影响,如果它在计算公式中的位置变动了,相应地会出现不同的计算

6、后果。通常确定各因素替代顺序的方法是:左右分析的因素中,如果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应先查明数量指标变动的影响,然后再查明质量指标变动的影响;如果既有实物量指标又有价值量指标,这是因为价值量即使不变,实物量的变化最终也将影响价值量的变动;如果有几个数量的指标和质量指标,要分清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何者是基本因素,何者是次要的因素,据此确定替代的顺序。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论计算公式中各影响因素的顺序如何变动,由于各因素起作用的数额、百分比不一样,故起作用的高低程度不变。例如:(1)K=ABC与(2)K=BCA (1)式中各因素的影响百分比为A 60、B 30、C 10,而(2)式中各因素的影响

7、百分比为B 33、C 11、A 56。 二、成本费用的因素分析 以上介绍的是因素分析中最为简单的例子,下面介绍比较复杂、深入的应用。对企业的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计划的标准成本的差额)进行分析,是日常会计分析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企业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为例来说明因素分析法在成本费用分析中的运用。首先,先确定影响材料成本总额的因素,一般认为有三种因素: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材料数量以及材料的单价。按它们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确定因素顺序的方法列出计算公式为:材料成本总额=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消耗材料数量材料的单价。 假定某企业的材料成本资料如表132

8、所示。 表13-2项目产品产量(件) 单位产品消耗材料量(公斤) 材料单价(元) 材料成本总额(元) 计划数 1000045200000实际数 98003.756220500差额 -200-0.25120500从表132中可以看出,材料成本总额实际数高于计划数,多出20 500元,是一种不利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三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先用上小标题中介绍的因素分析方法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利用比较法确定的分析对象为+20 500元。 计算程序如下: a以计划数为基数 1000045=200000元 b以实际产品产量替代计划产品产量 980045=196000元 产品产量的变动对材料成本总额的影

9、响(b-a) -4000元 c以实际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替代计划的数量 98003.755=183750元 单位产品消耗材料变动对材料成本总额的影响(c-b) -12250元 d以实际材料单价替代计划材料单价 98003.755=220500元 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总额的影响(d-c) +36750元 影响额合计(+) 20500元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虽然产品数量以及单位产品消耗数量的变动都使材料成本总额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使成本下降4000元和12 250元),但由于材料单价的上升,使材料成本总额上升的趋势超过了前种使之下降的因素影响,最终结果即为材料成本总额上升20 500元,这与分析对象相

10、一致。从这项分析中,可以看出材料单价是关注的重点,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其上升的原因,如果是因进价过高、舍近求远等原因造成,则要采取措施对采购部门进行改进;如果是采购计划问题导致紧急采购使单价上升,或质量的提高使单价上升,则要区别各种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将单价的变动不加分析地全盘归于采购部门的责任。另外,由于产品产量的减少导致材料成本总额的下降,未必是一种好趋势,产品产量的减少,可能导致销售收入下降,影。向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对导致产品产量下降的原因也要深入分析,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有利的变动,也值得进一步分析,将经验加以推广,这些数字背后的分析工作,不可能在会计报表上完成,需要深入生产

11、经营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 到此为止,分析方法和上一小标题下谈的仍是相似的,下面介绍成本费用分析中的独特之处。 1一般产品产量的变动原因与会计工作关系不大,有时在分析时直接采用实际产量而省去产品产量变动对材料成本总额的影响。因此,在成本差异的分析计算中,尤其是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言,成本差异由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构成。 数量差异是指实际的单位消耗数量脱离计划数或材料数所产生的成本差异。以直接材料分析为例,上例计算分析中的单位产品消耗数量的变动对材料成本总额的影响即为数量差异,称之为材料用量差异。 价格差异是指实际价格脱离计划或标准单价所产生的成本差异。以直接材料分析为例,上例计算分析

12、中材料单价的变动对材料成本总额的影响即为价格差异,称之为材料价格差异。 对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的分析也与直接材料的分析相类似。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直接人工成本=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消耗的工时单位工时的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消耗的工时单位工时的费用率 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称为人工效率差异,价格差异称为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价格差异称为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可以仿照直接材料的模式写出。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略有不同,可以用二分法和三分法进行分析。二分法仍是将成本差异分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三分法不过是将差异进一步细分而已,不再详述。 2在确定因

13、素的顺序时,采用的是先数量指标再价值指标,并未论及为何及如果改变这种顺序且会造成什么不同的结果。 仍以某企业的材料成本资料为依据,但改变一下数量和价格的位置,则计算公式变为: 材料成本总额=产品产量材料的单价单位产品消耗数量。 不考虑产品产量的变动影响,一律用实际产品产量计算,重新分析计算成本差异为: a以计划数为基数 980045=196000元 b以实际产品产量替代计划产品产量 980046=235200元 产品产量的变动对材料成本总额的影响(b-a) +39200元 c以实际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替代计划的数量 98003.756=220500元 单位产品消耗材料变动对材料成本总额的影响(c

14、-b) -14700元 影响额合计(+) +24500元 而依据原来的计算分析方法,除去产品变动的影响,成本差异也为24 500元,但两种成本分解后的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并不一致。通过一个框图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材料价格差异980041=39200元 价格和数量联合差异9800(-0.25)1=-2450元 材料成本计划总额(以实际产品衡量)980045=196000元 材料用量差异9800(-0.25)5=-12250元 由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同时变动导致的成本差异为联合差异。 所以,对两种不同顺序进行分析,结果出现差别是在于,将联合差异放入价格差异,还是放入数量差异。将数量放在计算公式的前部

15、,其是将联合差异放入价格差异,而将价格放在计算公式的前部,则是将联合差异放入数量差异。当然,对联合差异还有第三种处理方法:将之在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之间进行分配。 分别来看三种处理方式的利弊:首先,将联合差异计入材料用量差异和数量差异,等于是让控制数量消耗的部门承担这部分责任,但这些部门对价格是毫无办法的,故这种方式并不合理。其次,将联合差异放在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之间时行分配,理论上讲是合理了,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一正作量过大,分配的标准难以确定,所以,这种方式采用的也不多;最后,将联合差异计入材料价格差异(价格差异),等于将一部分用量差异由控制价格的部门承担,也不合理。但考虑到对于价格差异在许多情况下由控制价格的部门(如采购部门)承担,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将一部分用量差异归于此类,不会对部门考核产生过大影响,而且,有利于简化工作。这种方法是大多数企业所乐于采用的。这种联合差异的分析适用于任何一种成本费用的因素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