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899798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新课程标准也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同时,还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能力、作用信息技术的

2、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既能加强直观

3、,又有利于抽象概括,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还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让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

4、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图片,有铁轨、枕木、双杠、窗户、电线杆、剪刀、红十字架等,然后用电脑抽象出线来,在这些物体和东西上,都有线存在,接着隐去物体,直接出示线,再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上的线,发现它们的特点,并进行归类。这一环节中,借助于多媒体的作用,将

5、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思考,也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础,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二、 变抽象于直观,发展学生思维。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困惑处采用恰

6、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介入多媒体教学,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课件,用动画演示形式将两个小朋友相遇的全过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等数学概念,同时理解“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理清思路,轻松解题。之后,我又安排了“相对而行”的演示,以直观形式告诉学生:虽然这次是两个人按相反方向行走了,但还是求相距的路程,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三、变表象为具体,巩固学生思维。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

7、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现行教材中的习题往往只停留在“知”的层次,不能达到“活”的层次。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达不到增强。那么,最佳效果就是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化表象为具体,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安排了以下一个练习: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说几种就说几种)1、把8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2、三角形占总数的1/4,三角形占总数是3/4;3、三角形是三角形的1/3, 三角形是三角形的3倍;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习题,答案是多样的。此题的设计关键在于并没有

8、作统一要求,让学生说出4种或5种答案,而是能说几种就说几种。看到这个题目,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样既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重要的是满足了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表现欲望,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四、化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思维。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

9、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媒体教学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例如:在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出示了家里房子的平面图,然后请学生根据个人的不同爱好,自主选择要计算的面积,达到了不同层次地训练,也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的理念。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五、变接受为亲历,弥补学生思维。新课程指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一定的动手实践活动,经历数学规律的推导过程,进行体验性学习。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学生的注意力

10、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将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演示出来,达到让学生经历数学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射线的认识时,“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学生可以先尝试画多条,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无数条”这样一个无穷的思想,效果较好。又如在经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推导时,如果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演示,则会造成操作的不连续性,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断点,且在“移”这一步上造成“平移”困难,从而使关键步骤模糊化,不利于学生理解转化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图形的剪、旋转、平移、组合,闪烁等系统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

11、地表现出图形转化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总之,课堂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阵地。采用多媒体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及动口的能力,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