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试题十七答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89725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学试题十七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因以下项目填写不清而影响成绩责任自负学号(考试证号)姓名系部 专业 班级 适用班级: 考生总人数:主任审批签字:土壤肥料学试题十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 分题 分核分人得 分复查人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15分)1、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2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3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4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5、氨化作用:指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氨(或铵离子)的过程。二

2、、填空题(各0.5分,共12分)1、土壤水分的类型有 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水 、重力水 四种类型。2、土壤有效水范围是从 凋萎系数 到 毛管持水量 之间的含水量。3、土壤耕性的好坏一般用 耕作难易程度 、 耕作质量的优劣 和适耕期的长短 来衡量。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 、土壤胶体类型 、土壤酸碱反应5、 肥料的混合原则是 肥料混合后不能降低任何一种养分的肥效 、 不能使物理性质变差 、 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工效。6、 目前常用的化学氮肥有 碳酸氢铵 、 尿素 ;等;常用的化学钾肥有 硫酸钾 ; 氯化钾 。6、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 发热阶段 、

3、 高温阶段 、 降温阶段 和 后熟保肥阶段 四个阶段。三、判断题。(各2分,共10分)1、 土壤中毛管孔隙能吸持水分,却不能通气透水。( )2、 理想的土壤结构为核状结构。( ) 3、常用的化学氮肥、磷肥都易溶于水,而常用的化学钾肥则不一定易溶于水。( )4、植物缺乏氮磷钾时,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片上;植物缺乏微量营养元素时,一般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嫩叶片上。( ) 5、常用的化学氮肥、磷肥皆不能与石灰混存或混施;常用的化学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或混施皆有好处。( )四、选择题(各2分,共10分)1、下列元素中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是。 【 C 】A、硼 B、锌 C、磷 D、铁2、养分归还学说是由下

4、列学者_提出的。 【 A 】A、李比希 B、施普林盖尔 C、米采利希 D、泰尔3、下列肥料中不能与草木灰混合贮存和施用的是_。 【A 】A、过磷酸钙 B、硫酸钾 C、磷酸二铵 D、硫酸锌4、土壤类型在地球表面自北而南呈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土壤分布规律称为【A 】A土壤的纬度地带性 B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C土壤的非地带性分布 D土壤的经度地带性5、土壤胶体上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时,三个Mg2+可以交换【A 】 A三个Ca2+ B三个Al3+ C 四个K+ D五个H+五、简答题(30分)1. 为何尿素特别适合作为根外追肥施用?答: 1)尿素以分子态溶于水,水溶液离子强度小直接接触作

5、物茎叶不易发生危害; -2分2)尿素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2分3)尿素进入细胞不易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即使发生也易恢复。-2分2、简述氮肥施入土壤中的主要损失途径及其如何减少这些损失?答:化学氮肥施入土壤的主要损失途径:(1)氨的挥发损失;1分(2)硝酸盐的淋溶损失;1分(3)硝酸盐的反硝化脱氮损失。1分减少损失的主要途径:(1)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作物特性以及氮肥的性质合理分配氮肥;1分(2)确定合理的施肥量;1分(3)深施覆土;1分(4)使用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1分(5)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1分(6)使用缓释肥料。1分3、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土

6、壤有机质的含量(1) 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1分(2) 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因而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分(3) 土壤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的多种物理性状。1分(4)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1分(5) 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自净能力。1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的措施: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有有机肥料的施入、如堆肥、厩肥、绿肥等,植物残体归还和根系分泌物。3分4、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特点比较(1)有机肥料含养分种类多、养分含量低,而化学肥料含养分种类单一、养分含量高;2分(2)有机肥料肥效长,供应养分数量少,而化学肥料肥效短,供应养分数量多;2分(3)有机肥料含腐殖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

7、,化学肥料常含副成分,影响土壤的性质;2分(4)有机肥料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改良土壤性质,而化学肥料易流失、固定、挥发损失。1分六、简述题(10分)简述土壤形成因素的作用?(10分)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1) 母质: 1分A. 总的说来,母质一方面是建造土体的基本材料,是土壤的骨架;另一方面它是植物矿质养料元素的最初来源。0.5分B. 母质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上。0.5分C. 土壤母质的机械组成决定了土壤的机械组成。0.5分D. 母质透水性对成土作用有显著影响。0.5分E. 母质的层次性,往往可长期保存在土壤剖面构造中,这是母质

8、先天性的残迹。0.5分2)气候: 1分A. 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0.5分B. 气候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粘土矿物类型的影响0.5分3)生物:生物在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中起主导作用,严格地说,母质中出现了生物后,才开始成土过程。土壤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其中绿色植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1分4)地形:地形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分A. 地形对土壤水分的再分配0.5分B. 地形对热量的再分配 0.5分C. 地形对母质的再分配 类似于地形对土壤水分的再分配。0.5分5)时间:时间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必要条件。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事物运动变化形式一样是在时间中进行的,也

9、就是说,土壤是在上述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下,随着时间的进展而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产物,时间愈长,土壤性质和肥力的变化亦愈大-1分六、计算题(13分)某一公顷的麦田耕层深30cm,其容重为1.2g/cm3,田间持水量为30%,灌水前测得含水量为20%,测后灌水600m3/hm2,10天后测得同一根层含水量19%,期间降水5mm,问小麦的日耗水为多少mm(需要判断灌水后有无渗漏损失)?解:首先判断灌水和降水后有无深层渗漏田间持水量为30%相当于水层厚度为:30%*30*10*1.2108(mm)1分灌水前含水量为20%相当于水层厚度为:20%*30*10*1.272(mm)1分灌水600m3/hm2相当于水层厚度为:600/1060(mm)1分灌水和降水后含水量为72+60+5137(mm)1分即灌水和降水后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13710829(mm)1分所以有深层渗漏29 mm1分水收入60+565(mm)1分设小麦的日耗水为X,则水支出10X 水期初72mm水期末19%*30*10*1.268.4(mm)3分依水分平衡原理水期初水期末水支出水收入可得7268.410X651分X6.9(mm)1分答:小麦日耗水量为6.9mm。1分土壤肥料学试卷 第5页(共8页) 土壤肥料学试卷 第6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