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89329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学习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学习心得体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学习心得体会 赴山东潍坊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提升我区中小学管理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中小学58位校长,以教育局申局长为领队,于10月21日赴山东潍坊培训学习,10月22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潍坊一中“容雅”校园文化和三中传统文化教育,下午走进潍坊外国语学校,观摩了两节公开课,听了两位讲课老师的说课并与两位讲课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之后参观了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的根基教育;10月2日上午听了听取潍城教育局副局长韩吉东做的“现代学校管理与实践”的报告,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理事长程新民做的“根基教育生态课堂”的报告,通过两天的参观校园、现场听课、互动交流、听专家报告,觉得这几所学校独特的校

2、园文化的营建和创造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浓厚的校园文化 这几所学校的校园都是修炼人品、锻造人性的地方,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文化的渗透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各班走廊的展示墙,教室内的黑板旁、讲台边、书架上,学生们书籍、笔记本的扉页上,甚至在洗手间里。处处都有励志的话语,处处都有教育的体现,处处都在彰显学校的文化。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培养出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在这里能成功开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了。 二、高效的

3、课堂教学 潍坊外国语学校的生态课堂,其实质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生态课堂的个性特征: ()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态课堂坚持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大面积吸纳生活资源,高密度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发生在学生身边或学生耳闻目睹的国内外时事、新闻、重大事件、社会生活、家乡变化等鲜活的生活资源,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 (2)学生学习主动化。生态课堂教学,始终注意启发学生的生命自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探索触及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助于充分弘扬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加强学生基础能力以及核心能力的培养。这种核心能力主要是指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能力。 (3)

4、教学过程动态化。生态课堂秉持理解、交往、动态生成的课堂过程观。师生之间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包含情感的交流、彼此的理解和宽容。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动态的知识传播与生成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与形成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 (4)教学评价多样化。生态课堂教学,改变了考试和试卷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手段的做法,将学生的各类习作纳入学习成绩评价体系,这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说和做实现最大化,从根本上发展了学生的核心能力。 生态课堂的方法要求: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

5、”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要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

6、学生的问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目睹的是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授课模式,潍坊外国语学校的生态课堂使得学生在充分自主的课堂上,协作学习,分享成果,这种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永远保持高涨的状态,达到课堂高效。我们也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的结合学科特点、课时内容、学生学情,逐步建立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择善而从 伴随着火车的隆隆声,睁开双眼,映入我眼帘的恰是被朦朦细雨笼罩着的齐鲁大地,火车里是温温的暖,车窗外,树有残留的绿意,水有多情的柔波此情此景,在我的眼里倒像是初春一般。忽地想到老舍先生的

7、“济南的冬天”,我笑了。 我们的学习学校定于山东潍坊东明学校、北海学校、昌乐二中、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泰安实验学校等五所学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创新之处,这些闪光点熠熠生辉,令人难以忘怀。 一、精彩纷呈的墙壁文化 墙壁文化被这五所学校发挥地淋漓尽致。 班级墙壁文化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们亲手写、亲手画、亲手做的,字迹整洁工整,绘画色彩协调、线条流畅,手工艺品制作精细,有些图画甚至让我感到震撼,但是真正令我感动的是,这些走廊上的书法、绘画和手工艺品即使发黄了,有了落尘,但是绝对没有人为毁坏的现象,五个学校无一例外。 校园墙壁文化主题丰富多元,涉猎范围极广,文学、社会、自然、健康、传统美德

8、与社会公德、名人传记与名书名画、名著介绍与古迹博览等等,同时还专门设立几个板块同步更新国内外社会要闻。 在这样充满文化韵味与艺术气息的校园环境中,孩子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薄薄的课本,而是将视野延伸到更加广阔、更加现实、更加多彩的领域。学校不再那么单调、冰冷、严肃,而是充满浪漫色彩,充满人文气息,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家庭。这样的环境给我的感觉就是孩子们学得有动力,玩得很尽兴,活得很滋润,学校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宽度、有高度、有长度的立体的知识世界,而且为他们添上了灵动的眼睛,插上了会飞的翅膀。 二、令人印象深刻的“学生成长日记” “学生成长日记”,这个名词给我带来了深深感动、震撼,也让我幡然醒悟

9、。它是我在昌乐二中的学生课桌上,一堆小小的书山中搜寻到的。一本浅黄色封皮32k的小本儿,封面正中标题“山东昌乐二中学生成长日记”,左上是校徽,正下方是班级和姓名,扉页上是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与承担责任的誓言,下有学生签名与自我激励的座右铭。全本大概有150页左右,一天对应一页,节假日也不例外,设计一致,都有五个部分组成:日期与星期、一日高效学习计划、今日反思、明日提醒、激励语。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初一三班的一名叫徐子静的女孩儿,她的“成长日记”就像是一部纪录片,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日记,里面的内容详细、充实,既有目标,又有反省,既有学习,又有休闲。202X年11月20日星期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10、,挤一挤总会有(她写给自己的话) 高效学习计划 7:27:45背英语m 、u 、u2单词,熟练背诵 7:7:5背地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天气符号1:2012:25放电影:语文:寓言四则的寓意和内容 18:001:0完成英语导学案(m6),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 点;整理英语期中试题中的错题;(剩余时间) 练英语书法。 19:1020:00完成语文导学案;完成生物导学案;整理英语 道题 20:020:45清底子:数学:常亮与变量,函数与函数值, 导学案,先改正导学案,再整理至少3道题 2:021:2放电影: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今日反思:今天晚自习不如昨天效率高。 明日提醒。明天有信息技术课。(画

11、了一个笑脸,看来她比较喜 欢和期待这门课程) 激励语。我要用完成计划,高效学习,实现目标,证明我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有责任心的人。 反思日记: 期中总结大会反思与感悟 通过这次大会,使我受益匪浅。 1、我明白了成功需要目标,并且要将大目标划分成一个个小目标。 2、我懂得了学习需要动力,我明白了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学习,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3、我知道了学习公式。xy+ha,即动力+目标+方法=成功。从今天起我要超越自己,改掉拖拉的坏习惯,向那两位同学学习。 期末目标:个人:(1)继续冲刺全班第一 (2)冲进年级前20名 小组:(1)小组总分进全班前三 (2)超越六组 加油。加油。加油。 这就是徐子

12、静同学一天的收获与成长,而且翻翻她的成长日记,每一页几乎都是这样的容量,天天有计划,天天去执行,天天会反省,天天有收获,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是看着她一天天逐渐进步的。写到这里,我觉得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再多说些什么了。我只想问,如果我们的孩子每个都能拥有这样一本厚重的“成长日记”,并亲力亲为地去创造、去执行、去坚持的话,孩子们的明天会是怎样的。高新教育的明天又会是怎样的。 三、规范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潍坊高新区东明学校有着一套系统化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中心在于致力打造“责任文化”,锤炼“东明精神”。下设四个大板块: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形象文化、师生行为文化。 (一)理念文化下设校训校风、教

13、风学风、及学校发展目标。 (二)环境文化下设校园园林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校内外宣传栏文化、办公室文化。 (三)形象文化下设校徽、校歌、校报、校服、班牌、网站、宣传册以及办公用品(各种文件用纸、信封、手提袋、水杯等)。 (四)师生行为文化下设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活动文化(社团文化、其他活动文化)、课堂教学文化(课堂模式、个性化教学等)。这一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范围广阔,使得学校至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方方面面的文化建设得到有效规划与整合,使得后续的建设工作有序展开。这样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有了风向标、有了蓝图。 四、走“动态连动式”校本研修之路 潍坊高新区

14、东明学校一直秉承着“用未来思考今天”的校训,坚持奉行着“勤奋、求实、创新、和谐”的校风,不断追求“建立新型组织,打造精品化团队”的管理策略,走校本研修之路,全面打造教书育人队伍,抓教师团队建设,帮助每一位教师成长,成就每一位教师,促进新课堂的形成,巩固教育主阵地,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逐渐形成“六段联动校本研修”模式:即“读课”“集体备课”“说课”“磨课”“同备课组听课”“赛课”这六个阶段。 (一)读课。备课前,教师自我默读,将教材读通、读透。然后备课组内教师互读,实现对教材的准确理解与表达,为集体备课做好铺垫。这是一个凝练思想、凝练语言的阶段。 赴山东潍坊

15、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们5人前往潍坊市参观学习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我对这次考察培训格外重视,异常珍惜,积极地看、听、记、想。在潍坊培训的几天时间里,潍坊市委党校教授、农学博士、专家、潍坊市乡企局局长分别讲授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国际化竞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潍坊市农业产业化成就巨大的原因分析兼谈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培植与发展等知识。专家讲授一天,实地参观一天。这次赴山东潍坊的学习培训使我对潍坊农业产业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在理性上和直观上有了不少的收获: 一是产业模式多样。“三大六小”模式是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宝,成为潍坊农民增收和市场接轨的支柱,也使潍坊农业产业化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的龙头。潍坊市各县市充分发挥当地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