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88354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了采薇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 知能:把握情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 过方:朗读、合作探究 3、 情态:厌战、思乡 教学过程 、 导入(复习文学常识诗经) 或者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 或者播放舞蹈采薇 或者欣赏名人大家的朗诵,在欣赏中初步奠定情感基调 2、初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 孔疚( jiamp;gave; )靡盬(mmp;iu; )、玁狁(xin y) 寰宇( hu&;cute;n) 神裔( y≈igave; ) 肴馔(y&aacu;o zhuap;grae;) 宅邸(

2、 )逃遁( d&p;urve;n)象弭( m ) 归聘(pmp;irave;n ) 四牡( m )骙骙( u&a;iace; ) 所腓( &;eact;i ) 雨雪霏霏(y&ave;) 整饬( hap;ige; ) 有感情朗读文章 3、 再读课文,分析结构(提问) (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 (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吟叹; 内容比兴手法-植物生长,时间流逝, 士兵焦虑痛苦与日俱增) (二)、战争(未直写战争残酷, 而写战车马高大,侧面突出战争残酷) (三)、归途伤悲(今昔对比,大雪纷飞, 饥渴难当,气氛悲怆) 4、 析读课文,分析情感(合作探究)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3、普通士兵-离乡出征—-生活艰苦- -内心伤痛&am;mda;厌战&am;md;思乡 问: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回答问题 或者看哪位同学手举的高,看起来比较活跃 或者找一个靠窗的,或者靠窗的同桌起来回答下) 表现:“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说好要归,迟迟不归,君问归期未有期 (好,请坐,这位同学找的非常仔细啊, 看来对文本把握的非常清晰,还有其他同学要补充吗)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amp;das;忧心忡忡,归心烧灼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mda

4、h;今昔对比,大雪纷飞, 饥渴难当,气氛悲怆 归纳小结(参照板书) 布置作业:写一段文字表达思乡情绪 板书设计 采薇 (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mdh;比兴手法-重章叠句、痛苦焦虑 (二)、战争&mdsh;四牡骙骙-侧面描写-突出战争残酷 (三)、归途伤悲-雨雪霏霏-两相对比-饥渴难当,气氛悲怆 精选诗经采薇教案优秀范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最后一个章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

5、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基本能够独立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主人公对家园之思的深切之情。 一、导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人类历史的车轮,并不都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是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诗经&;bl;小雅中的采薇这首诗,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苦难的体味,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的复杂的人生百味。 出示本文学习目标。 二、读 1.学生自由诵读、翻译。 重点理解的句子:()岁亦莫止()我心孔疚(3)载饥载渴

6、()王事靡盬(5)我行不来(6)彼路斯何(7)四牡骙骙(8)小人所腓(9)象弭鱼服(10)雨雪霏霏。 2.整体把握 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明确:“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问题:你觉得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 要点提示: 第一、二、三、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

7、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以及军旅生活之劳苦。 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

8、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

9、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三、析 1、观察本诗前三章,看看形式上有何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

10、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2、从45章来看,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场面的特色。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3、诗歌小结:这首诗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重点表现对故乡的思念。采用了起兴、重章叠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起到了强化画面、音韵、情感的作用。 四、探 1、播放余光中的乡愁,为

11、诗歌情境作铺垫。 2、齐声诵读,抓住重点诗句进行品读,把全诗的内容梳理分为三个阶段,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重新回顾全诗内容。 引用渲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mdsh;≈ash;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a;mdash;&;mdash;宋之问渡汉江 、合作探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am;mdsh;&da;借鉴前人赏析佳句: 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lquo;莫知我哀&am;squ;,不然

12、,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am;mdash;&;mdsh;方玉润诗经原始 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lsu;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p;rquo;” &am;mas;amp;mdash;刘义庆世说新语∓midt;文学 采薇之∓squo;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am;mdah;a;mda;钱钟书 参考赏析: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春天里,微风吹拂,杨柳轻柔飞扬。&am;mash;&am;mah;依依惜别之情 寒冬时节,雨雪飘飞,纷纷扬扬。∓ah;&;das;伤感哀痛之情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焦虑不堪的家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am;mas;mp;das;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 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王夫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