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与发展方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86735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与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与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与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与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与发展方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与发展方向 现阶段我国的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还处于进展阶段,通讯技术的配套设备应用还处于实践阶段,设备的性能与设计预想存在肯定的差距,设备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设备与二次系统的协作度低。通讯网络模式采纳开放式协议,使得网络的平安性难以得到保证,加之网络节点与装置交互时,极易受到恶意攻击,使得通讯系统的稳定性差,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1、智能变电站通讯技术 1.1 OTN技术 OTN技术属于下一代骨干传送网,是在波分技术基础上拓展,应用于光层网络的传送网。OTN作为新一代光传递体系,其组网力量较强,具有较强的业务调度力量。擅长解决IP业务,包括超长距

2、离传输问题及超大宽带传输问题等,可以为2.5Gbit/s,以及10Gbit/s业务供应数据传统通道。OTN技术的应用主要发挥的是完全向后兼容的优势,除具备SONET/SDH管理功能外,还能够为 WDM供应组网服务,实现端到端的连接,能够规范ROADM。 1.2 PTN技术 PTN技术的应用,能够完成层面设置。基于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来设计,承载多项业务。PTN技术能够支持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且可以实现通道之间的双向点对点连接,PTN技术能够实现50s切换爱护。PTN技术融合了SDH技术的优点,使得OAM更加完善,进而使得智能变电站的通讯网络不仅能够实现切换爱护功能,还能够实现通道监控功能。PTN

3、技术与GMPLS结合,实现了资源自动化配置,进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生存性能。 2、智能变电站通讯系统组网形式 2.1 PTP+E1组网形式 PTP指的是精密时钟协议。PTP即时间同步技术,采纳高精度时钟传输实现同步。主要是利用PTP时间,完成同步网的构建,该种组网方式具有可行性。PTP+E1组网方式,将时钟设备所发送的PTP同步信息,传输到交换机系统内部,以此确保交换机能够支持PTP,进而供应PTP信号,将数据同步信号输入到协议转换器。PTP+E1组网方式能够对以太网PTP时间同步信号进行转换,将其转换成2M数字信号,再利用SDH通信链路进行传输,各变电站的SDH设备能够接收到信息。利用协议转换

4、器进行信号转换,对2M数字信号进行转换,使其成为以太网信号,再将以太网信号传输给变电站PTP从钟设备,利用扩展形式进行信号传输,最终实现时间同步。 2.2 B码+E1组网形式 该种组网形式实行是手工补偿机制,来消退传输过程中消失的延时问题,或者通过自动补偿机制,来消退信号传输时消失的延时。B码+E1组网理论精度能够达到微秒级。其主要针对时间同步设备所传输出来的信息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在2M通道内实现封装处理,接着利用SDH网络,借助其E1通道,实现时间编码信号的实时传输,进而将时间编码信号传递到同步节点网络中。 3、智能变电站进展方向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建设方向是智能电网,在此过程中智能变电站是

5、主要环节,只有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才能尽快实现智能电网建设。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体系,要将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系统建设作为主要内容,构建具有较强稳定性的通信系统,实现全网通信。在构建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要基于变电站系统功能,优化通信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兼容,实现通信系统集成化与模块化建设,提高信息自动化采集程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的建设,站控层不仅负责掌握设备与协同设备,还负责监视通信与掌握通信等。因此,要基于功能需求,扩展站控层,采纳紧凑架构,优化通信数据采集与传输,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提高智能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平安性与稳定性。 智能变电站将来的进展方向是智能电网,而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中,智能变电站建设是主要内容。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利用通信网络与技术,实现变电站内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同时实现各个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全网通信。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